第三章 礼仪


本站公告

    我们现在提到“儒”这个字,总会想到“儒雅”、“儒生”等等,认为是个褒义词。在孔子的时代,这个词,可不是什么褒奖的词汇。

    孔子有很多学生,孔子在世的时候,他的一些学生也开门办学了。可以想象,当时孔门的弟子一定很多。其中不乏有才能,进入上层社会的人才。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恐怕只能身处下层社会吧!

    处于下层社会的这些人,他们以什么为生呢?

    ――他们赖以为生的本领,就是孔子传授的礼仪。

    所以,孔子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人,把“礼仪主持人”作为自己的职业。谁家里死了人,他们就去帮助操办丧事,在丧主家里混口饭吃。孔子当年也为人家主持丧葬仪式,在丧主家里吃饭。

    这样卑下的社会地位,这样没有保障的谋生方式,是让人瞧不起的。

    当时人们把这批人,就称为“儒”。

    反对“孔子学派”的人,就把“孔子学派”称为“儒家”,说他们没有品德,下贱。见了别人家死了人,就高兴,认为自己争钱的机会来了,赶着去混饭吃。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是不称自己“儒”的。对这个称谓很反感。

    《论语》中,孔子只提到一次“儒”:

    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段话中,“儒”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的解释是,“儒”是儒学、儒生、读书人、孔门弟子。孔子提到的这个“儒”,不是指他创立的“儒学”,也不是指“儒生”。指的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职业,“礼仪主持人”。

    这段话,可以这样翻译:

    孔子对他的学生子夏说:“你如果当了‘礼仪主持人’,也要像个君子一样,不要像小人一样。”

    孔子的这段话,不会无缘无故就说的。说明了孔子的学生中,确实有些人行为不端,当个礼仪主持人,就到处混吃混喝,丢了“孔门弟子”的脸面。当时反对“孔子学派”的人,对“孔子学派”的指责,也是有事实依据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的学生们,大多数也应当是些穷苦的平民,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受到歧视。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孔子当年结束了流亡的生涯,回到了鲁国的时候,鲁国的国君接见孔子。国君想和孔子开个玩笑,羞辱一下孔子。

    国君说:“先生,您穿得是‘儒服’吗?”

    孔子气坏了,说:“我生在鲁国,长在宋国,生活在有文化的国家,当然穿得是有文化国家的服装。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

    国君让孔子顶撞了一下,还不死心,又羞辱孔子,说:“请你说一说,你们‘儒者’的行为好吗?”

    国君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你们这些人,不就是为人办丧事,混口饭吃吗?”

    孔子当然不能受这样的侮辱,在国君面前,他滔滔不绝地发表了长篇的演说。

    孔子在这篇“演说”中,列举了“儒者”的种种优秀品质,说明了“儒者”都是一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孔子最后说:“今天人们把我们称为儒,是错误的。 他们常常用儒这个词,来侮辱我们。”

    国君在孔子的演说面前,解除了对儒家的误解,对孔子恭敬起来,。

    国君说:“我这辈子,再不敢拿‘儒’开玩笑啦!”

    故事讲完了,让我们“言归正传”,解读孔子对“礼仪”的论述。

    七)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3.17)

    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提出:每个月的初一,在祭祀仪式中,去掉祭祀用得活羊。孔子回答:“赐呀,你爱惜活羊,我敬重祭祀的礼仪。”

    周朝的礼制:周王室每年的秋冬季节,把“历书”颁发给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国君们把历书供奉在“祖庙”里。每个月的初一,国君都要到祖庙里去祭庙,表示一个月的开始。在这个仪式上,要献上一只活羊。

    到了孔子的时代,国君就不亲自到祖庙去了,祭祀活动由有关的官员主持了。

    孔子在鲁国担任过“代理宰相”的职务,他一定在这个时候,主持过每个月“祭庙”的仪式。这段话记载的事情,可能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孔子的学生子贡,可能认为,每个月都要用活羊来搞祭祀仪式,是不是太浪费了?所以,他提出,还是把活羊去掉吧,这样可以节约一些费用。孔子回答说:“赐呀,你爱惜活羊,我敬重祭祀的礼仪。”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很重视祭祀活动的仪式的。维护传统的仪式,不愿意做改动。

    孔子是不是只重视表面的形式,而忽视了祭祀活动的内在意义呢?

    不是的!

    人们的一切祭祀活动,都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些思想,释放自己的感情。古人是这样,今天的人们,也是这样。比如,我们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去祭祀去世的亲人,表达我们的哀思。

    在这里,祭祀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表达的感情。

    八)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

    鲁国人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仪的本质。孔子回答说:“你这个问题很重要呀!一般仪式,与其办得奢华,宁可办得简朴一些。丧葬仪式,与其办得周到、平和,不如自己心里悲伤。”

    孔子更重视礼仪所表现出的内容。

    我们现代人的一些做法,都不符合孔子的精神。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对我们现代人关系最大的,就是婚礼和丧礼,这两个礼仪了。

    现代的中国人结婚,都要花很多钱。很大一部分钱,都要花在“结婚仪式”上。大操大办,摆很多桌酒席。结婚的人花钱,来凑热闹的人,也要花钱。孔子对这样的做法,是不赞同的,孔子说:“与其办得奢华,宁可办得简朴一些。”

    再有,就是丧礼了。

    孔子说:丧葬仪式,不必要求办得多么周到、平和,重要的是自己心里哀伤。

    现在有些丧礼,办得就不只是周到、平和了。

    我从报纸上得知,有些“官员”,办丧事的时候,还用公家的车辆组成车队,浩浩荡荡地送葬,排场很大。

    我想,这也是不符合孔子的要求的。

    儒家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学派,孔子又是个礼仪专家。孔子本身还是个各种仪式的职业主持人。听听孔子对仪式的见解,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九)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9.3)

    孔子说:“麻布帽子,是符合礼仪的;今天改用黑丝绸帽子了,用黑丝绸帽子比较俭省,所以,我认同大家的改变。在堂下拜见国君,是符合礼仪的;今天改在堂上拜见国君了,这就显得傲慢。即便是违背大家的意愿,我还是坚持在堂下拜见国君的礼仪。”

    时代在前进,人类社会的各种礼仪,也在发展变化之中。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流行的是跪拜礼,人们见了君王要下跪,师傅收徒弟,徒弟也要下跪。

    今天的人们,就不一样啦!

    在隆重的外交场合,双方“会见”,握握手,就可以了。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个别场合,也有行“拥抱礼”的。这些都表现了社会的进步,民主意识的觉醒。

    对于这些礼仪的变化,孔子是什么态度呢?

    孔子不看重礼仪的外在形式,看重的是礼仪表现出的内容。符合儒家思想的变革,孔子就赞成,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变革,孔子就不赞成。

    儒家提倡节俭,用黑丝绸帽子代替麻布帽子,比较节约。所以,孔子赞成这项改革。

    儒家崇尚恭敬,在堂上拜见国君,就显得傲慢,是对国君的不恭敬。所以,孔子不赞同这项改革,还是主张在堂下拜见国君。

    我们的社会,正进入一个民主昌明的时代。

    民主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人们交往中的各种礼仪,都表现了民主的进程的发展。

    握手代替了跪拜,这就表现了人和人的平等。是民主进步的表现。

    我认为:以发扬传统为借口,恢复跪拜礼,是落后、倒退的表现。

    我们现在,也有一个评价礼仪变革的标准:表现民主精神的变革,就应当赞成。

    十)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3)

    有子说:“诚信要适宜,说得话才能兑现。恭敬要符合礼节,才不会招来屈辱。遵循适宜和礼节,才能把握诚信和恭敬的原则。”

    有子,名若,字子有。是孔子的学生。

    在这段话中,称有若为“子”,子,是老师的意思,可见这段话,是有若的学生记录的。

    “礼”的意思有三个:第一个是“礼法”,第二个是“礼仪”,第三个是“礼貌”。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解读了“礼法”和“礼仪”。现在,我顺便解读一下“礼貌”,就不另列章节了。

    人在社会中活动,总要离不开和人打交道。在和人交往的时候,就要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要做到态度合适。

    这种合适的态度,就是“礼貌”,或者说“礼节”。

    怎样才能把握和人交往时的礼貌、礼节呢?

    孔子的学生“有老师”说:第一要诚信,第二要恭敬。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诚信和恭敬呢?

    你和别人诚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你的诚信是不是合适。

    比如,有朋友请求你,说:“我现在急需用钱,你能先借我几万块钱吗?下个月还你。”帮助朋友是件好事,你又了解朋友不会骗你。所以,你就爽快地回答:“没问题,明天你到我家拿吧!”

    人是要讲信用的,你答应朋友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如果,你家里存放着几万块钱,朋友第二来了,你把钱交给了朋友,兑现了你的承诺。

    如果,你家里没有钱呢?

    那就麻烦了,朋友来了,你拿不出钱来,那就要失信啦!

    所以,你在和朋友讲信誉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你答应朋友的事情,是不是能办得到。如果能办得到,你答应朋友的要求,是合适的,你的承诺也就可以兑现了。如果办不到的事情,你轻易地就答应了,那是不合适的。你就难免要失信啦!

    和人交往,第一重要的是诚信,这是内在的东西。在表面上,就要恭敬。恭敬,是尊重人的表现,和人交往,一定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

    但是,表现尊重,还一定要符合人们习惯了的礼节。

    比如:你见了长辈,立刻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说:“某某大人,身体康健呀!”尊重是尊重了,可是,要把长辈吓一跳,以为你神经了!

    为什么呢?

    因为跪拜礼已经取消了,你的尊敬长辈,不符合现代人的礼节。

    再比如:同学会上,老同学好久不见了,现在见了面,你要表示一下对同学的友情。看见了女同学,你就上去来一个拥抱。友情是表达出来了,但是,后果可能就不妙啦!

    为什么呢?

    这个女同学还以为你耍流氓呢!

    拥抱礼,还是“外国礼节”,中国人现在还不习惯,所以,你表达友谊的方式,不符合中国人的礼节,也就是不礼貌啦!弄不好,这个女同学要说你“非礼”呐。

    有子这段话的最后两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历来有多种解读。

    我解读为:“遵循适宜和礼节,才能把握诚信和恭敬的原则。”

    我们在讲“诚信”和“恭敬”的时候,如果能把握住“适宜”和“礼节”,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就可以说,是个懂礼貌的人啦!

    儒家的“礼”,包括“礼法”、“礼仪”、“礼貌”。这“三礼”,就暂时解读到这里了。

    朋友,谢谢您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