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救难


本站公告

    李继迁虽然年青,却熟读汉史,不忘沟壑,安富恤贫。所辖蕃众皆被泽蒙庥,安堵乐业。

    一听说许多人被抢占田园牧场,寒冬腊月里无家可归,李继迁的心就滴血冒火。

    李继迁冒着鹅毛大雪,跑到庆州的蕃汉交界处一看,更是心如刀扎,双目喷火。

    米擒、往利二族帐数千人,被从原有的田园草地赶出,地界竖起高高木砦墙。被赶出家园的人们,在自己原来家园边缘木砦墙外,安放下帐篷,吃没吃喝没喝地等待救援。有数家族帐前,哭声震天,在哀悼冻死饿死的亲人。还有的女人疯了,抱着死孩子死活不撒手。。。。。。

    人们一见李继迁来了,匍匐在地,嚎陶大哭,诉说苦难:“官爷啊,你可来了。田园草地被宋人占了,马匹牲畜都被抢走了,活不成哩。。。。。。”

    一时间,哭声震天,哀嚎遍野。

    李继迁喷火的眼睛里,喷出的是泪水。

    少年李大信怒吼如霹雳:“你们的刀呢?你们的箭呢?咱蕃人不光有眼泪,更应该有刀箭!对黑心的汉蛮子,就得用刀箭说话!”

    党项人最是桀骜不驯,宁死不屈。然而眼前这些党项人,都是久居汉边的熟户,已经没有那么多野性。

    气得李大信大骂:“你们的牙齿让汉蛮子掰掉了?你们的犄角都折断了吗?”

    不远处,同样被赶出的吐蕃羌,都悲哀而羡慕地望着来了救星的党项人,眼中放射出孤独无助的绝望,望着李继迁。

    悲哀绝望的一道道目光,牵动李继迁的视线,特别是孩子惊恐万状的眼睛,让他心酸心颤。

    他一把抹去眼中泪水,厉声喝道:“大信,不要象笨狗一样乱叫了!你让这些没了犄角的羊群,如何与那些训练有素的乡兵争斗?”

    李大信张口结舌。这些被称为熟户或熟蕃的久居汉边的党项人或其他族人,多数都汉化已深,由游牧转变为半牧半耕,基本上都定居一地安居乐业,尽管还能骑马,弓箭刀枪却早已生疏。

    再者,他们距汉界太近,历朝官府都在兵器上对他们严格控制,而他们安逸久了,也不愿意再舞刀弄枪,多种因素促使,多数人没兵器也不会使用兵器了。

    而宋朝为了“备西边,御北塞”,到赵光义当朝不久,已经搜募战士近七十万。

    在禁军、厢兵之外,在西北更有陕西强人、陕西保毅、陕西砦户、陕西强人弓手、陕西弓箭手,陕西义勇、陕西护寨及“熟户蕃兵”各路乡兵。隔河相望的是河东乡兵,分别是河东神锐、河东忠勇、河东强壮、河东义勇、麟州义军等。各路乡兵,共计三十万之多。

    乡兵,其实就是古代的兵。唐朝以前,各朝均是征兵。实行的是义务兵制度,男子到成丁年龄,就得服役二年或三年,遇到战争年代,就没时限了。

    这些兵没有报酬,有的朝代,甚至于盔甲兵器衣物都要自备。

    这一点,在秦朝兵士的家书中,有明确记载。

    自唐朝起,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减轻人民负担,开始以募兵取代府兵,对士兵实行薪金制。

    到五代,由于战乱频繁,经济衰退,募兵制度无法满足当权者的需要,便又开始恢复征兵制度。严重的根本就是抓兵,不论何时何地,碰上青壮男子,摁住在脸上刺下自己的番号,这人就是他的兵了。

    宋建国后,虽然恢复募兵制度,建立健全禁兵、厢兵。但宋太祖鉴于有契丹这个强敌,和党项这个潜在的对手,在与契丹和党项人接壤的河北、河东、陕西各地,不但没有解散乡兵,反而又陆续增置了很多乡兵,曰兵户,免其科役,接受专业训练。乡兵接受训练或执行任务时,朝廷日给粮二升,盐菜钱十文。

    此刻,围绕着党项人居住地的秦凤、泾原、延、环庆、熙河五路,和河东的石、隰、麟、府、岚等州,共有陕西与河东的乡兵二三十万之众。不用说朝廷的禁军和地方厢兵,仅仅是这些乡兵,对于分散的党项及各族人来说,就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李继迁见大信醒悟,续道:“拿上咱的箭令,立刻飞奔到附近各族帐去传令。。。。。。”

    “要开战?”李大信高兴得蹦起来,打断李继迁的话。

    李继迁眼一瞪怒吼:“笨熊!就知道打仗!眼前这些人怎办,看着他们冻死饿死吗?赶紧传令就近的各族帐,柳垂千条一根生,蕃人附的是一根藤。有谷草的出谷草,有皮肉的出皮肉,速来接济边界的自家人。”

    李继迁说着,脊梁骨一阵阵发凉,仿佛被悲哀绝望的泪水湿透。他被一道道目光拉扯着回过身去,看看窥视他的那些哀哀无助的吐蕃人,叹息一声,高声追加:“还有,告诉蕃众,吐蕃、回鹘、匈奴和蕃汉人等,都是好兄弟,如果有难,一概给予帮助。”

    “佛爷爷呀,你总算开眼了。。。。。。”

    “佛爷爷啊,你总算来救咱们啦。。。。。。”

    吐蕃人闻声扑过来,七嘴八舌地呼喊着,伏草般匍匐在李继迁面前,感激涕零地叩拜。

    说起来,吐蕃人跟党项人是世仇、血仇。

    吐蕃王朝强盛时,一直欺压党项人。后来吐蕃王朝土崩瓦解,部分吐蕃人留居在陇东陕北一带。跟党项人没了大的冲突,但小摩擦依旧不断。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他们最危急的时刻,李继迁会不计前嫌仗义相救。那份感激,着实是无法比拟言表。

    李继迁衔着泪水,扶起吐蕃头人泽仁,善加抚慰道:“冰天雪地的,快叫大家起来吧。你们虽然不是咱治下的子民,却是万能神的子民。追根溯源,大家都是羌人子孙,遇上灾难,但凡能伸手相助,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甚?好我的十八哥,汉人也要咱管?咱不该管,不管,不管,绝对不管!”一边的李大信,闻令就不痛快。吐蕃人乃是世仇,不趁火打劫他们就不错了,还要帮助他们。但见此情景,受了感动。便将一腔的不愉快,转移到汉人身上,橛起嘴来大声嚷嚷。

    李继迁脸一沉喝道:“咱说的是久居蕃地的蕃汉人,不是汉地的宋人!久邻胜亲,不分畛域。凡被宋人欺凌的人,都是咱的兄弟子民,决不能让宋人残民以逞!你明白吗?”

    “明白了!阿哥说的是仁谦姐丈张浦哥那样的汉人是吧?”

    李大信急忙打马而去。路上遇到党项人的族帐,李大信和随从便边跑边喊:“官爷传箭!柳飞天边开白花,各帐蕃人是一家。。。。。。”

    “杨涩柳苦生一地,戎狄羌蕃是兄弟,有粮出粮有畜出畜。。。。。。”

    一时间,邻近的党项人纷纷行动起来,通往边界的路上,救助的人、物络绎不绝。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