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有人闹事,殴打剃头匠、砸毁挑子等,均按毁坏圣旨罪。对为首的用“小家伙”当场凌迟。把人头放在圆笼里,带回营中示众。
因此说,清初的剃头匠。都是执行剃发令的刽子手。很有些神秘感和恐怖感。
清朝有三种人不在剃发令内,俗称“三不降”。他们是妇女、出家人和乞丐。
男人必须剃发梳辫,穿着顶翎袍褂。妇女则仍按照明制,凤冠缠足,上衫下裙。时有“男降女不降”之说。道士修练,以不剪不剃为玄规,和尚六根清静,头发早剃去,况且和尚、道士的服饰也不易更换,所以他们不剃发,也不从服饰上投降。当时又有“长不剃、短不编”的俗谚。乞丐的衣食全是乞讨得来,无钱剃头换衣,所以也在“不降”之列。
“三不剃”之外,还有“三不鸣”。
一是过庙不鸣,不许摇动“唤头”,怕惊了庙内的鬼神;二是过桥不鸣,怕惊了四海龙王;三是过剃头棚不鸣,怕搅了同行生意。俗话说“行对行不响唤头”。
这种行规的建立,是因为清初剃头棚,是奉旨特设的剃发处。剃头挑子,是剃发处派出的兵役。同是官差,“唤头”等于军令。同行不能互相用军令打招呼。
因此,剃头匠必须熟悉行规。凡投师学剃头手艺的,必须将《净发须知》背熟,方可出师。否则,就会出现“盘道”的麻烦。如果只能耍手艺而不知《净发须知》,叫做“有师无祖”,必受同行排挤。排挤的方法叫做“盘道”,“盘道”分“文盘”、“武盘”两种。
“文盘”是两桃相遇,彼此以“祖传道范”进行口试。
“武盘”是两挑相遇,或剃头挑子走到剃头棚边,忘记行规而鸣了“唤头”,对方怀疑有意挑战,待误鸣“唤头”的挑子走到自己面前,则急将“大竹蓝”即剃头时所围之蓝布,或“小竹蓝”即小围布,横铺地上,误鸣“唤头”挑子便不敢前进。
因为,这两块蓝布是祖师爷――罗祖的两条青龙。
假如他不懂规矩,直闯或绕行乃至退回去,则对方便可以把他的挑子和“唤头”夺过没收。如因此发生纠纷,则可以将他的挑子砸毁,或把他打伤。
误鸣“唤头”者若懂得行规,他便走到“竹蓝”前将挑子放下,弯下腰去用双手拿着“竹蓝”的边沿,撕一寸小口,随撕随高唱:“你要青龙拦道,”然后站起,把自己的小蓝布放在左臂上,把剃头挑子捧起,用左臂担着,不能放在肩上,踏着蓝布向前走,边走边唱:“我就跨海登山。”走过蓝布围后,便连续不断地鸣“唤头”,扬长而去。对方不得阻拦。
因为“大竹蓝”代表青龙,而剃头的圆笼煮水的锅则代表“海”,用臂担着挑子走过,表示“跨海”,意思是跨海降龙,将龙收入海中。
这种不对话的盘道,就叫做武盘。很有些趣味和意思。
老北京的剃头匠,必须会十六种技能,即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统称为“整容行的文武不挡”。
梳、编是梳发编辫;剃是剃头;刮是刮脸;掏是掏耳朵;剪是剪鼻孔内的鼻毛;剔是清眼,俗称打眼;染是染发染鬓;接是接骨,早年有关节脱臼者多到剃头棚治疗;捏、拿、捶、按,即是按摩;活、舒、补,即舒筋活血补碎的正骨手术。
剃头匠因有上述十六种技术,所以清宫内为皇帝剃头的机关,叫“按摩处”,剃的太监称为“清发太监”,按摩的称“按摩太监”。
给皇帝理发的剃刀,是用两层竹夹着刀片,只有二分宽的刀刃露在外面,以防御前行刺。
从满清入主中原后,凡是大清男人,除去出家人和乞丐,都得留辫子。小孩子在三四岁以前,多半留“坠根儿”或“歪毛儿”,即小辫儿。四五岁以后留“锅圈儿”或“码子盖”,这是为以后梳大辫子打基础。北京有“留锅圈儿长大辫子”的俗话。
小孩子的辫子没什么讲究,只用红绒头绳扎辫根,系辫梢儿。也有扎几个小辫,用几色绒绳的,俗称“王八辫儿”。还有扎一个冲天杵的。
到十六七岁,进入青年时期,便要梳大辫子。但不扎辫根,要在辫梢续辫帘子。
成年男子的发辫,大体分两类,即官派辫子和土派辫子。
土派辫子,又叫匪派辫子。这类辫子又分文、武两派。文派多半是大辫顶,周围短发一寸长,辫根松散,疏疏落落,辫梢很长。还用加大加长的辫穗和灯笼锦或蛇皮锦的辫帘子(用黑丝线编制,三根为一副帘子下端连着辫穗)续着,辫穗直垂过腿弯。
留这类辫子的,多半是花花公子。其中个别的还梳”五股三编“的辫子,续着五个辫帘子,透着那种匪气。
武派是小辫顶,不续辫帘子,也不留辫穗,辫子编得又紧又硬,有的还在头发中间续些铁丝,为的是使辫子硬梆;辫梢不用绳扎,而是用布条捻起来扎着,辫长一尺左右,辫梢向上撅起。时人称“蝎子尾巴紧小辫”。
留这种辫子的人都是些地痞流氓,耍胳膊根儿的。脚下穿双螳螂肚靴子,鼻子上抹着鼻烟,抹成大蝴蝶状。走起路来,晃着膀子,常在街上游荡找便宜。
他们吃仓库、开赌局、撂跤、打架,无所不为。
官派辫子,又称文派辫子,留这类辫子的。大都是官员和文人黑客。
这类辫子顶不大不小。一般是青年人留的大些,老年人小些。最大的辫顶,旁边留的头皮,不过辫顶的三分之一,辫根不扎绳,编得不松不紧,后垂辫穗与臀部相齐,辫顶四周一圈短发,半寸左右长,也有不留短发的。
这种发辫梳理好后,讲究戴上官帽或瓜皮小帽,不能有辫顶露在帽外,也不能把帽子支起,要的就是这手艺。留这类辫子的,多半穿两截接褂,脚下福字履鞋,显得规矩斯文。
徐雷等人,要剃的就是这种头,也是这种打扮。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