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恍如清丽又暧昧的月色,悄悄地爬上半蓝半白的天际,染出一片温暖的霜红。
杏花溪畔,几个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正挽起裤脚,准备清洗一日的忙绿,还有几个洗着衣裳的年轻妇人,头上系着碎花头巾,这是村里已婚妇人最传统,也是最受欢迎的头饰。
这就是杏花村的傍晚,美丽如画的江南小村。
清澈见底的杏花溪畔是一条落英缤纷的青石小道,村里人称之为杏花街,因两旁繁密的杏花而得名。
杏花街的尽头是杏花堂,是一年前才开设的小学堂,在这纷乱的年代,已经很少有人家会送子女去学堂了,可是在这杏花村,人们却十分乐意将自家的孩子送到杏花堂。
寂寞的夕阳,透过散发着岁月气息的屋檐,慢慢地往下移动,爬过微微倾斜的窗台,静静地洒在清凉的木屋的每个角落。
“夫子,为什么勤能补拙?”响亮悦耳的童声穿过一屋的金色光辉散开,只见数十个端坐在小木桌前的稚童齐刷刷的将明亮的双眸射向那白衣男子。
那是他们的夫子,他们管他叫夫子,可是村里人总是叫他先生,是村里除了村长外最受村民爱戴的人。
轻柔的踱步声压过细细调皮的轻笑,清澈温和的声音响起:“所谓勤能补拙,即笨鸟先飞之意,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勤勉刻苦,那么,就可以弥补一些先天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使自己有所作为。”
夫子停了停,抬起好看的眉角,轻扫了一屋的学生,正欲开口,却被一个带着满脸笑意的孩童打断了:“夫子,那为什么刘老三天天来偷听,可还是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小男孩名叫狗儿,调皮的笑靥看着窗外。
刘老三是村里的猎户,身子壮得像只牛,可是是天生的口吃,还有些傻气。
在一片放肆的笑声中,夫子的脸色变得几分严肃,修长的手指开始轻抚细长的教鞭,警觉机灵的孩童们立马安静下来,一个个正襟危坐,晶亮的黑眸胆怯又带着几分期待地盯着夫子。
“你们自己说,夫子教过你们什么?”年轻的夫子淡淡开口,眼底一片柔和。
“夫子说,不可以嘲笑别人。”
“要尊重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一个接着一个声音响起,夫子始终是耐心地听着,不做打断,学生们都知道夫子生气了,夫子每次生气都是这个样子,不笑不怒,只是轻轻抚着教鞭,第一次的时候,他们还以为夫子会用教鞭打他们,可是夫子居然罚他们去帮村口瘸腿的马大爷去山上捡柴火。
从那以后,孩子们都知道,他们的新夫子和以前的夫子不一样,他们好喜欢夫子,真的好喜欢!
每次他们犯错,夫子惩罚他们的方式总是很怪异,有时候会让他们跟着村里的猎户刘老三去山上一整天,是很好玩,可是如果他们二十几个人一起不能猎到任何猎物,那就惨了,可是要被罚蹲马步的哦!被罚的次数多了,大家的马步蹲地可好了,连镇里的武教师父都说好!
夫子扬起嘴角,轻咳了一声:“那么……这次罚你们做什么好呢?”
二十几个孩童个个凝神屏息,万分期待地望着夫子,可是夫子却依旧不慌不忙地抚着额头,可是急煞了这些玩心正盛的孩子。
“那就罚你们去杏花溪去捉鱼吧!”夫子重重地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说道,立马收获一片欣喜的窃笑。
“可是……”原本越来越响的笑声顿时被淹没,夫子接着说:“村里一共有三十三户人家,如果你们捉不足三十三条鱼,就从明天开始停课三天!”
夫子这么一说,可是让孩子们即期待又紧张,期待着捉鱼,又担心要停课三天,三天呢!对于孩子们来说,停课可是最严重的惩罚,因为这会让他们错失很多乐趣的,也会错失学习的好时光。
夫子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们谨记于心,而且夫子会很多很多东西,家里的爹娘也常常对他们说,夫子有他们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学识。
“放学!”
夫子一声落下,小屋内的二十几个孩子立马从小木凳上跳起,奔了出去,冲劲十足。
就当大家热情如火的时候,却又听到夫子重重地叫了一声:“等等!”几十个身影立马如石雕般顿住,连搭在同伴肩上的手都没有收回,只是十分、十分缓慢地转过头。
夫子却好似无事人一般,抬头望着屋檐,好似那里有无边的不可错过的风景,十分严肃的声音这样说:“记得给我留一条!”
几个学生踉跄了几下,屋内顿时陷入一片无语之中,孩子们毕恭毕敬地弯腰,道:“是,夫子!”
然后,夫子就听到一片宛如清晨鸟儿般唧唧喳喳的笑声,桑莫青好笑地摇摇头,放下教鞭,完完整整地扫了一眼小屋,唇畔微微勾起,起步走出小屋,关起房门,朝着隔壁的家走去。
小村虽小,却承载了他的一切!
他的一切?!
二十几个孩童成群地走在杏花街上,沿路遇上好多务农归来的村民,总是能够引起片片爽朗的笑声,这样的情景,对于杏花村的村民来说,真的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自从先生一年多前来到杏花村后,深受这乱世纷扰的村民们,仿佛都看到了一丝希望。
记得一年多前,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
一位衣裳褴褛却掩不住清秀瘦弱的男子,肩上用木藤条吃力地拉着一个坐在破木榻上的老者和一个不足五岁的男童,还有一个长的很美很美的女子,那女子的美,完全超过了村民们的想象,在淳朴的村民眼中,那简直比天仙还要美上几百倍。
这些年来,乾国屡屡被他国侵犯,承光帝乾翼却只知道畏首畏尾,以公主和亲和年年的向敌国纳贡来平息战乱,转过头来,朝廷横征暴敛,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这样的时候,哪还有人会去管他人呢?村中有许多村民因为严寒得了伤寒,却没钱去看大夫,可是,也许是天意吧,那清秀的男子声称自己略懂岐黄之术。
后来,村民们才知道,那不叫略懂岐黄之术,那简直是华佗再世,在那男子的医治下,所有的村民在不到三日的时间内全部康复。
从此,那家人就在村里住了下来,那男子除了免费为村民看病外,也在村里开办了一个学堂,村里所有的孩子,只要愿意,都可以去免费上学,所以村民都叫他先生。在这偏远的村落,能看到如此风雅的人太难了,村民们都十分敬重先生。
先生一家对于杏花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迷!
先生姓桑,单名一个青字,村民们都说,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读书人,而且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可是怎么会到了他们这个鸟不生蛋的小村子呢?
还有他的父亲和兄妹,那很美的女子就是先生的妹妹,名叫桑晚榆,人如其名,美得销魂。
但是,一句话,村民们都很喜欢先生,也喜欢先生一家,只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大家都会给先生家里送去,卖豆腐的每天都会给先生送块豆腐,猎户和先生十分要好……
傍晚十分,正是小村最忙绿的时候,卖豆腐的王老汉挑着刚刚做好的豆腐,正要到隔壁村子叫卖,却恰巧碰到了那群孩子。
“孩子们,干啥去呢?”王老汉笑嘻嘻地问着。
狗儿愉快地说:“夫子罚我们给村里人捉鱼呢!”
王老汉哈哈一笑,乌黑的老手抚了抚杂乱的半白胡子,道:“好!好呀!有鱼吃了!来,狗儿,给先生送块豆腐去,整好煮鱼头豆腐汤呢!老汉我赶着去卖豆腐,来不及去送!”
“好咯!”狗儿爽快地接过王老汉手中的豆腐,往夫子家跑去,才一会儿功夫就回来了,二十几个孩子再次成群结队地往溪边去了,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小村的暮晚,宁静安详的能够挤出水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