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诸候国纷纷变法图强,春秋产生五霸,战国形成七雄争夺天下的纷争局面。
当时的儒家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地维护不合时宜的周礼,尤其是竭力倡导礼教中的孝道思想。这就必然地遭到各个诸候国的反对。为什么呢?
当孔子在齐国时,齐景公打算任用孔子,大臣晏婴劝阻道:“儒这种人,都能言善辩,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的(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儒以文乱法之说);态度高傲自以为是,是很难驾驶的;他们重视丧礼,长期悲痛不止,为办丧事隆重可以倾家荡产,这种礼俗不足取法;他们不从事生产,只是到处游说求职来进行政治活动,这种人不能用来掌理国事。自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这些大贤去世后,周王室已经衰微,礼乐的沦丧也很有些时候了。现在孔子却对仪容服饰刻意讲wWw.究,详定各种应对进退间上下快慢的礼节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连续几辈子也学不完,一生也弄不清楚。君主想用这一套东西来改革我们齐国礼俗,这不是导治百姓的办法。”
此后,齐景公只是很客气的接见孔子,不再问起有关礼的事情。
儒家是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儒是礼仪专家。而过时的礼教与被儒搞得十分繁杂的礼仪对于处在战乱中的各个诸候国来说是具有极大WWW.soudu.org危害的。
这就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不重儒而强盛之因。相反在礼教最完善的周国、鲁国,在形成七雄争夺天下前就已亡了国。周朝的周礼没有保住周朝的命运;孔子的“克已复礼”亦没有保住鲁国的灭亡。
此篇摘自孤的逐浪网中的《儒典》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