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少年得志


本站公告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曾国藩14岁时,在当地的读书人中已很有才名。

    那年,父亲的好友衡阳的一个资历很高的老秀才欧阳凝祉(字沧溟)到湘乡来看曾麟书,见到了曾国藩诗文大加赞赏。

    这位欧阳凝祉是衡阳、湘乡有名的学者,尤wWw.其诗文作得好,功名虽不高,但平日自负得很,值得他称赞的实在不多。为了试一试曾国藩的才学,欧阳凝祉当场出题考问。曾国藩对答如流,据题赋诗,这使他大为惊奇,认为这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前程。于是,当即和曾氏议婚,成就了曾、欧阳两家的儿女亲事,欧阳之女便是后来曾国藩的结发原配。

    这位欧阳夫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比曾国藩小五岁。面对父母的媒妁之姻,曾国藩只有从命,从此,他的生活中多了一个陌生的女子,或者说陌生的玩伴。

    道光六年(1826 年),曾国藩16 岁了,父亲让他参加长沙府举行的童生府试,考取了第七名。他非常自傲,认为考官张启庚阅卷不公平,为讽刺考官两目无光,还特地买了副老花镜作礼物送给他。

    曾麟书同父亲商量,自己连考多年秀才未中,让曾国藩跟着自己读书,怕误了孩子的学业,不如让孩子另请名师。听说衡阳唐氏家塾有个名儒汪觉庵老先生,八股文教得极好,可以送去就学。

    道光WWW.soudu.org十年(公元1830年),已满19岁的曾国藩,与10岁的弟弟国潢去衡阳唐氏家塾,跟汪觉庵学习。

    在唐氏家塾学习间隙,曾国藩早早晚晚在湘江边散步,看着江上星星点点的钓钩子和站在其上的渔翁,觉得他们真是世界上无忧无虑最快活的人,常常不自觉地吟起《 三国演义 》开卷那首无名氏的《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个时候,攻读“四书”“五经”的烦躁厌倦之情,便会一时淡化,功名莫测的忧虑苦恼,也会得到片刻安慰:当么子大官,建么子功业,“是非成败转头空”,还是当个渔翁幸福!真是一个活脱脱的书生样。

    在学习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国潢那小子聪明伶俐,逢问必答,又会来事儿,甚得汪老先生喜欢,常被夸奖。而曾国藩沉默寡言,反应又慢,木讷得让汪先生有点不大高兴,汪老先生对他的诗文只用“也好”二字敷衍。一天,曾国藩背书不流畅,塾师训斥他说:“你这个天生的蠢货笨蛋,就这智商还想读取功名?你将来要是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谁知,这句气恼时的话,曾国藩始终记在心中。偏偏在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曾国藩在京城参加会试,高中进士,还乡拜谢老师汪觉庵时,特地带了把伞,进门便放在汪家的神龛侧。后来告辞时,起身便走,刚到槽门口,突然对送行的汪觉庵说:“我忘了带伞。”汪觉庵连忙双手拦住说:“曾大人在此稍候,等我去取来便是。”汪觉庵取了伞再来时,曾国藩不冷不热地说:“谢谢汪师,今天给我背伞了!”汪觉庵猛想起往年的话,半天哭笑不得,只好长揖罢了。

    在衡阳只读了一年书就学完了该校的课程,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曾国藩从衡阳唐氏家塾汪觉庵师处回到自己所在县的涟滨书院就读。

    涟滨书院原名涟溪书院,是湘乡五大书院中最早建立的一个书院,书院建于宋代,明嘉靖末年被废,清乾隆年间复办时,改为涟滨书院,因居于涟水之阳而得名。在山清水秀的书院里学习不到一年,曾国藩的学业有了很大长进。

    不久,从湘乡县的涟滨书院毕业。山长(相当于校长)刘元堂、郭嵩焘、胡林翼、左宗棠、刘蓉、刘长佑等后来都成为了领导湘军的将领,这些人在后面会陆续介绍。

    经过学习,随着年龄增长,曾国藩渐渐知道了自己过去各方面的幼稚,许多想法也不对。必须重新做起,勤勉不懈,才能真正有长进。所以,在涟滨书院读书期间,曾国藩特意为自己取了个“涤生”的名号,即有洗涤过去,重新做人的意思。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