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二百三


本站公告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二百二)

    这支“玩命”探险队从1761年到1764年,短短四年时间以每年挂一人的速度减员八成,最后就剩了一根“独苗”。

    这根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独苗”名叫卡斯腾·尼布尔(KarstenNiebuhr,1733~1815年),尼布尔老兄之所以没像他的四位同伴那样出师未捷身先死,主要得益于他精通阿拉伯语,而且每到一处便和当地群众同吃同穿。

    1765年,在没有任何同伴的情况下,尼布尔依然继续着考察之旅,独自来到了波斯波利斯。

    在波斯波利斯,尼布尔逗留了三周,发现了有2000年历史的波斯王宫遗址,并绘制了遗址图,标明各建筑的相对位置,不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描摹楔形铭文,这其中的11篇,被尼布尔发表在了自己写的《阿拉伯及临近国家游记》里。

    尼布尔的《游记》于1772年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他描摹的铭文准确,完整,为后世破译楔形文字提供了宝贵资料。不但如此,尼布尔还亲自上阵,进行破译工作。

    尼布尔发现,他描摹的波斯波利斯铭文并非只用一种语言写成,是用了三种,而且都用了同样的楔形文字,书写方式都是从左向右。可惜铭文实在太过简短,其中的两种语言无法破译,但尼布尔还是基本破译出了第三种语言--伊朗地区在公元前6~4世纪使用的古波斯语。

    在破译古波斯文方面,引航者尼布尔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做出最大贡献的则是一位年轻的中学教师。

    1802年7月,27岁的德国哥廷根中学教师乔治·弗里德里希·格罗特芬德(hGrotefend,1775~1853年)因为一个赌约开始了他对古波斯文的破译之路。

    在此之前,格罗特芬德是一个东方学的小白,不过他脑袋里始终有个破译楔形“天书”的念头,为此他还跟自己一个朋友打了赌,他的这位在哥廷根皇家图书馆工作的朋友先是很不厚道的嘲笑了这位小白同志,可能是为了让格罗特芬德能输的心服口服,接着又很厚道的为小白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一切资料,这里面就包括尼布尔的《游记》,而《游记》中的铭文B和G正是“破译之匙”。

    格罗特芬德虽然在东方学方面是小白,可对希腊历史文本很了解,因而格罗特芬德很熟悉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把手们在碑志中常用的套语--“X,伟大之王,万王之王,...之王,Y之子,伟大之王,万王之王...”。格罗特芬德之所以会把铭文和阿契美尼德王朝联系起来是因为尼布尔发现铭文的地点波斯波利斯正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首都。

    格罗特芬德仔细检查了波斯波利斯的铭文后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尼布尔描摹的铭文B上面。

    他首先注意到了一组反复出现的符号,这组符号在短短的三行就出现了四次,按照套路,他把这组符号断定为“王”字,这样的话在第一个“王”字之前的那组符号就应该是某位波斯一把手的名字,第二个“王”和第三个“王”构成“万王之王”,而第四个“王”就应该是“万国”或“万民”之王了。

    就这样,格罗特芬德在根本不知道任何字母如何发音的情况下正确猜出了铭文B的大意“X,伟大之王,万王之王,万国之王。Y之子,...”

    虽然这时候楔形文字远没达到破解的程度,但格罗特芬德的破解之路无疑是正确的。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二百三)

    接下来,格罗特芬德把铭文B和G做了对比后发现,铭文B的第一组符号在铭文G的第三行又出现了,还是按照套路,他断定铭文B上的一把手是铭文G上一把手的老爹,不光这样,格罗特芬德还发现了一条线索。

    这条线索正是出自铭文B,格罗特芬德发现B铭文中的Y很有意思,作为一把手X的老爹,名字后面却有作为某某之王的修饰,也就是说铭文B和G提到了三个人名,这三个人是祖孙三代,其中祖父是平民,父亲和儿子是古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两个一把手。另外格罗特芬德还发现两个一把手名字的长度差不多。

    照着这些依据,格罗特芬德在希罗多德编制的阿黑门尼德王朝一把手表中吻合的人选。

    格罗特芬德首先排除了居鲁士和冈比西斯,因为这两人名字长度不一样,接着他很快就找到答案:铭文B的作者是大流士,铭文G的作者是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而大流士的老爹胡斯塔普斯是居鲁士大帝手下一位非王室血统的总督,并不是一把手。确定人名之后,这两段铭文的意思就很明了了。

    铭文B意译为:大流士,伟大之王,万王之王,万国之王,胡斯塔普斯之子,阿黑门尼德王朝之王,是建成这做王宫之人。

    铭文G意译为:薛西斯,伟大之王,万王之王,大流士王之子,阿黑门尼德王朝之王。

    格罗特芬德最终确定了15个字母(其中错了4个),并在1802年9月4日在哥廷根科学院宣读了他的论文,这位在短短几个月,主要凭借自身敏锐洞察力的天才解读家的研究成果为楔形文字的最终破译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真正解开楔形文字之迷的另一位年轻人--英国军官亨利·克瑞斯维克·罗林森(.Rawlinson)。

    罗林森1810年出生于牛津郡的查德灵顿公园(ChadlingtonPark),从小酷爱阅读希腊罗马作家的历史著作,这为他后来从事古代文献解读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罗林森从16岁就受东印度之雇来到印度,在印度学习了波斯语、阿拉伯语和印地语,到达印度的第二年,罗林森成为了孟买第一近卫兵团的翻译和军需官。在此期间,罗林森还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波斯问题专家和学者。

    罗林森不光脑子好使。身体素质也是特级的,身强体键,热爱运动,他曾为一笔可观的奖金参加过一项“十项全能”挑战赛,比赛项目包括“跑步、跳远、掷圈、网球、台球、射鸽、猎野猪、障碍赛马、国际象棋及牌戏。”他还曾经在6天内骑马穿越波斯沙漠以完成一项外交使命。

      “十项全能运动员”罗林森在孟买服役五年后,于1833年成为了詹姆斯·邦德的同事,作为英国情报局的特工人员,罗林森在1835年被派往波斯,任克WWW.soudu.org尔曼沙赫省省长的军事顾问,于同年4月走马上任。

    也就在这时,罗林森正式开始了对楔形文字的研究。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