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熙朝未有殊恩,听传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
喜吾黔今钟间气,忆神仙流传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上面这副楹联,是贵州青岩人赵以炯中了光绪十二年丙戌科状儿时,在京城任监察御史的贵筑县入李端菜,由于高兴,为祝贺赵以炯而写下的。
清朝的开科取士,从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起,到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废除科举止,二百五十九年间,总共才取状元一百一十二名。正如驻日本公使、贵州人黎庶昌所说:“举状元者……东南大省,县或至数人,而西南边徼之地,至乃十数行省,旷数百年而不得一与,又何难也!”这次赵以炯中了状元,不仅在贵州,而且在云南贵州两省,也是“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确实是一件震动全国、让各地文人对贵州文士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大事!作为贵州人,哪个不为此感到振奋?“夫黔,天下之右脊也,其山川清淑旁魄之气郁极蓄久,而于仲莹发之”也!
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咸丰七年丁巳(1857年)二月生于青岩城。他,就是赵国澍的次子。赵国澍死时,留下妻子陈氏及四个儿子。赵国澍字畏三,众称陈氏为“赵三太”。赵国澍的四个儿子,长子叫以焕,后为“丹阳知县,循吏有传”;次子就是赵以炯;三子四子“以炳、以烃皆中举”。赵家四弟兄的成才,都是在赵国澍死后十多年中 文首发的事,赵三太真是个了不起的“教子有方”之人!
赵以炯二十三岁时中己卯科举人。三十岁时,他与四弟以赃一同赴京会试,同中丙戌科进士。之后,九十名进士参加殿试,赵以炯独占鳌头,成为状元。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仲秋的一天,慈禧太后突然召见赵以炯,当然,光绪皇帝也在坐。赐坐不久,光绪帝看了一眼太后,对赵以炯说:“太后今日召见新科状元,将有大恩大德相加,拟为汝作月下老人。”
赵以炯一听,忙起身跪下曰:“臣下家有糟糠,不敢欺君。”
光绪帝面带难色地望着太后。太后思之良久,自言自语:“好事多磨!”临行,太后命人将一对刻有“御赐”款衔的金墨盒赏_38605.html赐赵以炯。赵以炯叩谢而回。
不知为何,慈禧太后对贵州状元赵以炯似有偏爱。光绪皇帝结婚大典之日,太后特别指定赵以炯和福建省的前科状元王仁川两人,作婚仪中的引宾赞礼傧相,以示礼节之隆重。按清朝服制,状元顶戴的帽珠大如核桃,是白色水晶所制。在这样喜庆的婚礼上,慈禧太后见了觉得气氛不协调,即下令,将赵以炯和王仁川两个状元的白顶珠,换成了红色的水晶顶珠。按清制要朝中一品大臣才能戴用红色顶珠,而两个年轻的状元却戴上了,他们自然感到无上荣幸。难怪事后,赵以炯十分珍爱这颗红水晶顶珠,而且还曾经对侄儿赵沅香得意地说:“清朝从关外算起,状元能戴红水晶顶珠者,仅我与王仁川二人,何幸如之!”
赵以炯中状元后,任职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以编修衔出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光绪十七年,任提督广西学政;光绪二十一年,出任顺天同考官。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赵以炯丁母忧回籍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入京。后因仕途艰难.便辞官回青岩讲学。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八月,五十岁的赵以炯病故于青岩家中。发大将山这条山脉旁魄之气而名震科场的赵以炯,又默默地躺回到大将山这条山脉之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