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本站公告

    粟裕在军部招待所住下后,即到军部向项英等领导汇报工作,同时得到两个不好的消息。一是三团经受了进驻横山地区以来的唯一失利的一次战斗,二是三团副团长邱金声病故。

    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就在粟裕前往军部的途中,三团一营(包括营部和两个连)近两百名干部战士,在营长邱立生、副营长(政委)王荣春率领下,前往江宁镇一带破坏敌人的京芜铁路。途中因情况发生变化折回,进驻距南京三十公里的云台山后石塘村。小丹阳守敌得到密探报告后迅即转告附近据点之敌,联合伊藤、活野等部兵力五百余人向云台山进剿。一营由于带队干部思想麻痹,放松警惕,未能认真、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周围的敌情,没有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变化,所以没有做好两_4460.htm手或几手应急方案。当晚一连二排副排长曹有金的房东陈老头建议说,日寇夜里可能出来扫荡,部队最好转移到云台山山顶大庙内宿营,以防不测。曹有金将此情况分别向营长、副营长,但也未引起重视。随即一营招致敌人的暗算。云台山战斗中一营虽然毙伤敌四十多人,但损失惨重,牺牲六十五人(其中营长、副营长、连长、排长各一名,班长三名),伤二十人。

    邱金声是福建龙岩人,此人枪法准,在红军时期就是有名的虎将,走上抗日火线第一仗就毁日寇一列军用火车,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可以说出手不凡。他没有倒在抗日沙场,却落入病魔之手,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粟裕内心十分悲痛。三团一营战士大多和邱金声一样是福建籍的战士,政治觉悟高,战斗力特别强。为了北上抗日,他们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江南,又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开辟一片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任务。云台山战斗也说明日军的策略重点是向根据地反复“扫荡”围剿,这就使得横山地区的斗争环境日趋恶化。

    粟裕向项英等军部领导汇报工作后,又和陈毅在罗里村“种墨园”当面向前来新四军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周恩来汇报工作情况。从岩寺出发以来,新四军活动在长江南北,以江南的一支队和二支队成绩较为出色。粟裕率二支队在当芜地区捷报频传的同时,陈毅率傅秋涛、江渭清、张正坤、王必成、刘培善等也是连连获捷!先后取得新丰火车站、竹子岗、句容、高资、新塘等战斗的胜利。一、二支队联手建立的茅山抗日根据地,人枪总数翻了一倍。

    粟裕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一九二七年的南昌起义。那时周恩来任起义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住在南昌江西大旅社。粟裕在那里直接做周恩来的保卫工作。最后一次见面是一九三四年七月初粟裕和寻淮洲、乐少华、刘英等人在瑞金接受中共中央的命令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陈毅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见过周恩来的。

    再次相逢,几人都是十分高兴。周恩来从前英俊儒雅,现在周恩来丰采依旧,一身戎装,风度更见成熟。周恩来为人处事方面原则性很强,但是他给人更多的是和蔼可亲、待人宽厚、善解人意的形象。

    看到粟裕,周恩来眼里闪烁着喜爱,微笑地看着粟裕,把手伸过去。粟裕给周恩来敬礼后,握住周恩来伸过来的手。

    粟裕在南方三年游击战时与中央失去联系,中央都以为他已经牺牲,把他和已经牺牲的李大钊等人一起开会悼念;陈毅也是九死一生,在油山被国军包围时曾以为必死无疑以至写了绝命书;周恩来在长征时身患重病,得陈赓悉心照顾并亲自担任担架队长,周恩来才得以走出草地。现在几人再次见面,真有隔世重逢的感受。

    周恩来的手红活圆润,温暖湿润,与人握手时力度刚好,笃定而且自信,紧紧握住后会保持一会。很多与周恩来握过手的人从内心里喜欢周恩来的那双手。

    ――这双手不是平凡手。在外敌当前、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是这双手将都杀红了眼的国共兄弟两党连在一起共同抗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