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盟军出动(1)


本站公告

    “一二一二……”穆逊在重复操练着军士的冲刺,校场上十数组军士,每组千人不知疲倦地做着简单而枯燥无比的练习,也许有的老兵已经将这套战法演练得烂熟于心,可是所有的训练官知道,真正耐心的训练课中的每一次冲刺都将在敌人的胸膛得到验证。

    现在穆逊亲自操练的是玄谷的步军,按照寻常的见识,很多人认为玄谷的兵种应当是重骑兵,这当然不对。一支守卫青烟王朝南疆长达百余年的强悍军队必定是一支无比全面的军队,它不仅需要可以在玄谷荒原纵横驰骋,百战不败的铁血骑兵,同样需要精准而杀伤力巨大的弓骑兵作掩护,还有呢?

    玄谷是一座古老的关口,两侧的要塞固然可以为它迅速地应变提供保障,但是它同样需要适应性最强的步军防守,需要斥候的巡逻查探等等,可以说陆家骑兵是玄谷军队的灵魂,但是整个玄谷军的构成几乎跟青烟所有的要塞没有不同,只有一些特殊地形对一些特定兵种的需求有不同罢了。

    在战场上奋战的时候,军队里有一部分人是起不了作用的,可是他们又实实在在地决定着一支军队在常规作战时的战斗力,那些人便是军营中的训练官,曾经他们的军旅生涯也有过短暂的灿烂,然后他们将自己的作战经验跟武术结合,作为兵士的指导,在每一天的操练中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士兵的存活率。

    同样的,穆逊的经历中也有与大部分训练官同样的记录。而现在他作为其中尤为出色的一位,担任了玄谷军的总训练官。

    从他印记鲜明的姓氏里大致可以猜出他的家乡――列柳。

    是的,穆逊继承了列柳武士的光荣传统,在武术世界里,他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穆逊将千百年来列柳武士的武学锻炼知识和谐地融入日常训练中,在陆家军的战斗力里添加了穆氏的线索。

    “一二一二……”穆逊持续地发出指令,十数组坚韧的军士如臂使指般重复着同样枯燥有力的动作,毫无疲态与厌倦。

    现在训练早已不是日常训练,在大战在即的重压之下,现在的每一次锻炼都将在战场上加倍体现,而这也是劳师远征的军队的不利因素之一,是他们对战青烟朝廷援军的优势所在,当然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能够对列柳现有守卫力造成压倒性威胁的前提下。

    而为了这个前提,玄谷的大部分骑兵们却没有像步军一样艰苦地锻炼,相反地他们甚至有些优哉游哉,这不仅是因为陆家军的骑兵早已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战士,更因为他们的战马需要足够的休养,而战马身上那些鼓胀着不断积聚能量的肌肉就是对骑兵的最好锻炼。

    相对于玄谷骑兵的休养生息,此刻仍在奔驰骏马往往来不及应变紧急的情况。

    然而为即将展开的乱世篇章奔跑的骏马却不得不尽力耗费储存的能量。

    戈之斡以及数名颇具战斗力的武士在越过青烟的一个虽不如玄谷一般传奇却同样给青烟朝子民以有力保障的边关要塞后,便开始恣意放纵马蹄狂奔在为了帝国存亡而争取时间的道路上。

    戈之斡没有老辣的政客想得遥远,却也非常明显地预感到玄谷之乱极有可能打乱整个中洲的制衡局面,无论是丰饶的中都,剽悍的玄谷平原,虎视眈眈的金越,甚至遥远的舍卫都将毫无例外的卷入整个争端,而可怕的不是这个soudu.org,可怕的是戈之斡所没有料想到的不安因素。

    正如连尊对楚游的话:“寡人所虑非玄谷之乱,实乃天下诸侯之心。”青烟王朝幅员辽阔,这本是一个大国的气概,可是当四面环敌的时候这也成为一个令每一任国君头痛的问题,因此四处建立坚固的要塞,并任命稳定的军队驻守便是一个极可能被采用的方法,这是中洲的历史上每一个皇朝建立的根本也是灭亡的根源,却没有一个能够豁免。

    青烟皇朝统治几近200余年,这当然是历史的教训下君主对边关加强控制使然,可是如今一切似乎有些控制不住了。

    这一切是戈之斡所无法料想到的,无论为玄谷鸣冤或者愤慨的人都想象不到的,当利益所趋,只需要一个借口而已,一个或者牵强或者合适得连自己都相信的借口。

    更令戈之斡无法相信的是,他现在的奔驰可能根本无法对大局起到一丝一毫的影响,因为当他出生在这个乱世,就注定与同时代群起的英雄为伍,对平淡的历史来说这可能是一_4460.htm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而对亲眼目睹这个世界的戈之斡来说,这是一个悲哀。

    “你说有一天我们能不能真正踏足这一片河山呢,这被中原人夺去多年的土地?”一个对比军人来说稍显单薄的中年人对不用牵扯却靠的很近的马匹说话。

    马跟人一样聪明,在不需要穿铠甲的时候也知道放松自己的心情,它慵懒地低头嗅了嗅草地,这是金越人最崇敬的山峰的顶点,似乎没有人敢于僭越,可是偏偏这山峰上成长的高贵的草,它连吃的欲望都没有。

    单人匹马立足在此,这似乎是一个落寞的将军或者战士的身影,他身边没有战将跟随,也不需要人的保护,也不需要在军营中巡逻站岗,或者按照规定的时间从事日常训练。

    或许他的姓氏“拓跋”也有可能归于没落,因为有一个远远伟大过这个姓氏的家族死死压住他进取的步伐,甚至不给一丝机会。

    可是,在他即将老去,消灭了一切雄心壮志的时候,历史无疑留下了一个致命的破绽,或许这是一个陷阱,或许是一个将他拖向风口浪尖的唯一机会了。

    拓跋真言选择将这个机会让给那个家族的年轻继承人,而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收拾残局的人,或许不是一个英雄但是却有机会缅怀自己的功绩与种族的成功。

    而已经站在浪尖,成为英雄多时,甚至同样有着收拾残局,缅怀一切的经历的帝王呢?在当庭宣布遣派心腹欧冶阔领5万赤水军往赴列柳之后,他只作了一个微调,私下发出了调遣一支军队在戈之斡面向的方向上迅速地赶往前线的指令,这似乎只是一次平常的征调,可是未免太匆忙了,而略有智力的人应该可以觉出一丝疾风暴雨的惊人气势,那一生明亮的眼神照耀过的铠甲从穿戴起似乎就已没有想过要除下。

    这是连尊的武器,随同这个好战而控制欲强烈的君主东征西伐的百战雄师,或许在战争中略有折损,可是补充的新鲜血液却一次比一次来得精华,有人说,除了数量上的差距,这批禁卫已不下玄谷的重骑。

    事实呢?事实总是无可反驳地用自己来验证自己!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