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之旅3


本站公告

    龟兹与中国渊源甚深。汉武帝时,汉朝为了“断匈奴右臂”(乌孙在匈奴之右),决定与西域大国乌孙联姻,以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之后因昆莫年老,细君公主又改嫁昆莫之孙岑陬。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与西域和亲的公主,远嫁西域于她个人而言,并不幸福,她有《黄鹄歌》传世:“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据说当这首《黄鹄歌》辗转传到汉武帝的耳中时,这位百代之帝王也不禁为之潸然泪下。细君公主死后,汉武帝再以楚王刘戊之女刘解忧为楚国公主,下嫁岑陬,后改嫁岑陬族弟翁归靡。解忧公主与翁归靡生有一女,名叫弟史。弟史公主曾经被送到长安学习弹琴,回去乌孙时路过龟兹,被龟兹国王绛宾看中,将公主留下。解忧公主得知后,干脆将女儿嫁给了绛宾为王妃。因为这样一层关系,龟兹也开始与汉朝走得亲近。绛宾受妻子感染,非常向往中国文化,还曾经到长安入贡汉宣帝,留住长达一年之久。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龟兹人开始了漫长的内迁历史,规模时大时小,人数或多或少。据说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龟兹王族姓“白”,龟兹人内迁后也都跟从王姓)就是龟兹移民的后代。绛宾崇尚中原礼仪,回国后学习汉天子制,治宫室,作徼道(禁卫之地),出入让卫兵守卫,唤人作事时撞钟鼓。这些礼仪西域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反而讥笑绛宾,说是非驴非马。

    龟兹佛法兴盛,佛教史上的传奇人物鸠摩罗什就是龟兹人。昔日前秦苻坚为了迎接鸠摩罗什来华,派骁骑将军吕光用武力进兵西域。玄奘于贞观四年(630年)二月到达龟兹时,龟兹国已经有寺院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信小乘佛教。龟兹国王听说玄奘到来后,十分重视,亲自率数千僧人到王城延城外迎接玄奘。因为要等待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冰雪融化,玄奘在龟兹停留了两个多月,在延城苏巴什佛寺讲经说法。

    龟兹名僧木叉毱多曾在印度游学十二年,十分自负,对玄奘说:“龟兹这里《杂心》、《俱舍》等经典应有尽有,你在这里学习就够了。没有必要再往西去,去受跋山涉水之苦。”于是玄奘问道:“这里有《瑜伽论》(又名《瑜伽师地论》,据说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的弥勒内院所讲的经典,印度僧人无著记录)吗?”木叉毱多很不屑一顾,说:“那是没有用的书,真佛弟子不学它。”玄奘便说:“《俱舍》等本国已有,我认为不得究竟,才想到西天求学大乘《瑜伽论》。《瑜伽论》为弥勒菩萨所言,法师怎么会认为是无用之书?”木叉毱多不甘心服输,又与玄奘论经,但对玄奘提出的经论多不能解。他逐渐为玄奘的才华所折服,私下对旁人说:“别看这位中国僧人年轻,实在非同一般,恐怕印度也没有人能与他匹敌。”

    除了佛教外,令玄奘印象深刻的还有龟兹的音乐和舞蹈,“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龟兹音乐非常有名,也是自前秦吕光西征西域后,开始大量传入河西,再传入中原,为中原的音乐文化增添了奇光异彩。隋乐中设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上龟兹三部,入唐后,龟兹乐又编为十部乐之一,龟兹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唐太宗本人也很喜欢龟兹音乐,他还是秦王时,一场战争胜利后,在回师途中,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士兵们也在秦王的率领下耍着剑戟,擂着大鼓欢舞。后来,这种场面经过唐太宗的加工发展,成为大型的宫廷乐舞,即闻名于世的《秦王破阵乐》,举凡宴会必定演奏。《秦王破阵乐》舞姿健美,动作刚劲有力,队容整肃。音乐曲调受龟兹影响很深,故《旧唐书音乐志》云:“秦王破阵乐舞杂以龟兹之声,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听者无不为之振奋。现代日本乐舞蹈中的《拨头舞》,便是从龟兹传入中原,又从中原传入日本。

    据说龟兹就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所在地,而龟兹河(今库车河)就是小说中的通天河。其实,就在与玄奘同时代,在葱岭之南,有一个真正的女儿国——苏毗。苏毗国最大的特点是重妇女、轻男人。通常情况下,国王和官吏都由女人担任,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服兵役或耕田。苏毗国设有女王和小女王,由族人推举有才能的“贤女”担当,女王一旦去世,由小女王继位为女王,再选出下一任小女王。到隋朝时,苏毗已是有户逾万的大国,地域广阔,雄霸一方。苏毗国靠近印度,崇拜印度神话中的神灵阿修罗,但曾与印度发生过数次战争。后来邻近的吐蕃崛起,利用两位女王的矛盾逐渐控制了苏毗国。但苏毗国也不甘心被吐蕃压迫,时有反抗。正是在玄奘离开长安西行求法的这一年,吐蕃赞普(国王)囊日论赞被人毒杀,凶手不明,其子松赞干布(629—650年在位)即位为新一任的赞普,年仅十三岁。松赞干布年轻有为,很快就征服四周的苏毗、多弥、白兰、羊同等部。到他统一青藏高原时,苏毗已经完全被吐蕃同化,被纳入藏族。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吐蕃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依然靠刻木结绳记事,松赞干布即位后,一心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派出十六名贵族到印度求学,时间大概与玄奘游学印度相等,由此创造出吐蕃民族的文字——藏文。

    离开龟兹后,玄奘一行遇到了打劫的突厥骑兵,有两千人之多。正当众人惊恐之时,突厥骑兵自己因为分赃不均起了内讧,一哄而散。玄奘一行毫发无损,财物也没有被夺走。

    之后到达姑墨国(《大唐西域记》中称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路途开始变得艰险,因为要翻越凌山(一名冰达板,今天山山脉的腾格里山穆素尔岭)。凌山高耸入云天,山顶冰雪长年不化,地形崎岖,山岭陡峭,给攀登造成了极大困难。玄奘一行用绳索把人马连结在一起,在崎岖山道上小心翼翼地前行,以防滑下冰谷深渊。甚至不能大声说话,因为冰雪稍受震动就会坍塌,导致雪崩发生。在冰天雪地的山中,食宿不易,到了晚上,众人只能在凛冽的寒风中“悬釜而饮,席冰而寝”。正是在过凌山时,玄奘自高昌带上的四个小沙弥冻死了两个,其他随从冻死者十之三、四,损失的马匹更多。由此可见凌山气候是恶劣。

    翻越凌山,到达大清池(又名热海或咸海,今古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又是另一番湖光山色的世界:“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碱苦,洪涛浩汗,惊波汨淴,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随后沿大清池西行,来到碎叶城(又称素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唐朝名诗人李白出生地,李白出生时属于唐朝安西都护府管辖)。在这里,玄奘见到了西突厥可汗肆叶护。

    [不少史籍记载玄奘所见为肆叶护可汗之父统叶护可汗。统叶护于贞观二年初因内讧被杀,即使玄奘贞观元年西行,贞观二年初才到达高昌,也不可能见到统叶护。]

    玄奘西行之时,西域丝绸之路尽为西突厥所控制。心思缜密的麴文泰特意写信给西突厥可汗肆叶护,并送上礼物,请求他照顾玄奘。肆叶护可汗为统叶护可汗之子,统叶护可汗为之前提过的向隋炀帝请尚公主不成的射匮可汗之弟,也是在玄奘出生那一年侵略隋朝的达头可汗的孙子。当时,西突厥汗庭已经由三弥山(今新疆库车北)迁到碎叶河北的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但依然派有军队屯驻西域各国,以收取赋税。统叶护可汗在位期间,西突厥汗国处于其历史上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唐朝立国后,统叶护可汗有心与唐交好,曾经向唐朝请求通婚。唐太宗即位后,一心要铲除东突厥,由此大力笼络西突厥,答应了统叶护可汗的通婚请求。贞观元年(627年)末,统叶护可汗派俟斤真珠统为迎亲使者,专程到长安迎娶公主,并献上万钉宝钿金带和五千匹好马作为聘礼。东突厥颉利可汗生怕西突厥与唐朝和亲对己不利,不断兴兵入寇,又派人威胁统叶护可汗,声称“迎娶唐公主必须要从东突厥境内过”。由于西突厥实力当时不及东突厥,统叶护可汗非常担心。这样,在颉利可汗的阻挠下,统叶护可汗最终未能与唐公主成婚。迎亲不成,统叶护可汗随即在一次内讧中被自己的伯父俟毗杀死,俟毗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简称莫贺咄可汗)。西突厥百姓却不服他的统治,推举统叶护可汗之子至力特勒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简称肆叶护可汗)。之后两位可汗互相攻击,烽火不断。肆叶护因为是前可汗之子,受众人拥戴,逐渐占了上风,最终打败莫贺咄可汗,被推举为西突厥大可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