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丁宁说狼


本站公告

    常年生活在山里的人,哪一个没听说过有关狼的故事?丁宁自然也不例外,她说她也见一回狼,她也听说过不少狼的故事,每听一次狼故事,害得她几夜睡不好觉。因而她怕狼、恨狼,不想说起狼。由于和我们在一起,又添了个叫“雪莲”的小狼娃子,而且还有过一回曾被狼搭救的历史,因而对狼的看法逐渐有了转变,开始说狼了。

    丁宁的家在大滩,处于山泉洼和马寒山之间。他们村是个极小的自然村,人口一直没超过一百,村上只有王家一姓。也有叫王家滩、王家湾的,都没有叫响,最终叫大滩的居多。

    她下乡插队到大滩村的时候,山里已经很少有狼的踪迹了。文化大革命那几年,枪支泛滥,民兵几乎人人手里都有一支“76”式半自动步枪。枪在人手里,总得找点事干,没有什么袭击目标,最倒霉的就数狼了。打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光彩而又最勇敢的事,谁要是有过一半回打死过一只狼的历史,谁就_4460.htm是社员们传颂的对象,谁就是英雄!他们那边山里,地方虽然偏辟,但因为山峰不大,林木也稀少,因此藏不住什么大些的动物,只多就是些山鸡、野兔、野鸽之类。有狼也是过路的,因此想打狼也得到远处去打,可以守株待兔,但不能守株待狼。村里民兵搞拉练,男女民兵一共十几个人,钻进马寒山深山里,整整七天七夜,猎回来两只狼、一只岩羊、一只梅花鹿还有无数的野鸡野兔等。全村几十口子人家家都分到了战利品。这次尝到了甜头,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大家都跃跃欲试,纷纷出动进山打猎。白天侦察好了,晚上就开始行动。用一张大网罩住有野鸽子的枯泉(发洪水时冲的洞),然后又打手电又吆喝,野鸽子们受到惊吓,纷纷从洞里飞出来,统统钻进网里,一网就能套住几十只。有一次村里有个青年掉进枯泉里摔断了一条腿,这阵打猎风才算告一段落。

    那一年冬天,丁宁和丈夫王九成两口子上山去打柴,回来的路上就碰到两只狼。一只狼坐在路中间装模作样地打哈欠,另一只狼来来去去转圈圈,那样子似乎是根本就没把他俩放在眼里。她吓得浑身乱抖,王九成大喊了几声,那两只狼装作跟没事人的样子,理都没理他们的碴儿,仍旧在继续着它们的动作,转的转,坐的坐。

    王九成嘴里咕哝了一句:“还成精了还?”然后提着斧头就要冲过去,被丁宁赶紧从身后拽住了。她怕丈夫冲过去,丢下她一人,狼再从旁边拐过来伤了她,狼的心思鬼着哩!

    两人两狼就这样一直对峙着。狼倒是不怎么介意,它们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身上又穿着厚厚的皮衣,人能比吗?他们俩饥肠碌碌,加之天寒地冻,又冷、又饿、又惊又怕,他们能支持多久?天马上就要黑了,黑夜是狼的天下。他们即使这样干熬着不也是白等死吗?不这样又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丁宁当时就暗忖:自己虽不是万马丛中杀出来的骁将,但也是经过战阵的巾帼。想当年,进北京串联、上省委静坐、砸公检法,闹市里游行示威,大字报贴满大街小巷,曾经是何等的风光,曾经也是炫赫一时的风云人物。谁能料到,大将死在无名之下,堂堂一造反团“政委”竟成了两只山野小狼的果腹之物,说起来是荒诞,眼前却是实事。

    后来,那两只狼干脆就席地而坐,一个继续着它的打哈欠,一个半张开大嘴喘气儿,大冬天有必要那么夸张地散发热量吗?纯粹是虚张声势。眼睛竟若无其事地望着别处,全没把他俩大活人当成一回事儿。

    不知过了多久,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两家谁也不敢贸然主动出击。但若要这样无休止地延搁下去的话,形势只会对两狼有利。丁宁开始还索索发抖,这阵已经冻得手脚冰凉话都说不出来了。王九成身体好些,也经不住冬夜凌厉的寒风,渐渐他也快支撑不住了。

    正如王九成所说,这两只狼真成精了,它们竟想不须冒受伤的风险,只要这两个人一旦倒下去,它们就会兵不血刃、坐享其成。多么凶险而又阴毒的家伙!

    正当他们就要束手待毙的时候,村里人举着灯笼火把闻讯赶来。

    丁宁在家里躺了三个月,王九成也大病了一场。从此之后,丁宁不敢提狼的事,她更加恨死了那些吃人的恶狼。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