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所创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中的一个。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和平奖不应该与其他四个奖项一起在瑞典颁发,而是应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和平奖的评奖委员会是由5人组成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其成员由挪威议会任命。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不过该奖项也可以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
由于和平奖的本质,受奖的对象往往很不一定能够受到所有人的认可,相较于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有更多的争议性,其选择的条件往往受限于和平奖的评奖委员会的立场。
附:
2004年12月8日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荣获200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她“在可持续发展、民主与和平方面作出的贡献”。至此,“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总共诞生了12位“和平奖”女性获奖者。她们分别是:
2004年,旺加里·马塔伊,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
2003年,希林-艾巴迪,伊朗著名女作家、律师、人权活动家
1997年,朱迪-威廉姆斯,致力于全球“禁止使用地雷”运动的美国协调员
1992年,吉戈贝塔-门楚,危地马拉人权活动领导人
1991年,昂山素季,缅甸社会活动家昂山素季
1982年,阿尔瓦-梅尔达尔,时任瑞典裁军部长
1979年,特里莎,印度加尔各答教母
1976年,贝蒂·威廉姆斯和马里德·科里甘,致力于结束北爱尔兰宗教暴力的“和平人士社团”领导人
1946年,埃米利·格林·巴尔奇,美国“和平主义者、和平与自由妇女国际联盟”名誉国际主席
1931年,简·亚当斯,美国慈善家、“和平与自由妇女国际联盟“国际主席
1905年,伯萨·苏特纳,奥地利女男爵、国际和平署荣誉主席,著作反战题材《放下武器》一书。
历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01年 琼·亨利·杜南(瑞士) 红十字会创办人
弗雷德里克·帕西(法国 )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的创始人
1902年 埃利·迪科门(瑞士) 国际和平局局长
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瑞士) 国际议会和平局局长
1903年 威廉·兰德尔·克里默(英国) 推动国际和平运动
1904年 国际法研究院 (总部当时位于比利时)
1905年 贝尔塔·冯·苏特纳(奥地利) 著名女作家,和平运动的代表人物。
1906年 西奥多·罗斯福(美国) 美国总统,调解日俄战争
1907年 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意大利) 记者、政论家
路易·雷诺(法国) 国际法专家
1908年 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挪威) 因主张以和平方式解散
弗雷德里克·贝耶(丹麦) 和平主义者、政治家
1909年 奥古斯特·贝尔纳特(比利时) 国际法协会主席
保罗·德康斯坦(法国) 法国政治家、促进美法和解
1910年—191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10年 国际和平局 (总部位于瑞士)
1911年 托比亚斯·阿赛尔(荷兰) 国际法庭的创建人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奥地利) 记者
1912年 伊莱休·鲁特(美国) 律师
1913年 亨利·拉方丹(比利时) 法学专家、国际和平局局长,被誉为“欧洲人民和平运动的忠实领导人”。
1914年 未颁奖
1915年 未颁奖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国际红十字会 (总部瑞士日内瓦)
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 美国总统、国际联盟的最初倡导者
1920年—192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20年 莱昂·布儒瓦(法国) 国际联盟大会主席
1921年 卡尔·亚尔马·布兰廷(_4460.htm瑞典) 瑞典首相
克里斯蒂安·劳斯·朗格(挪威) 历史学家、国际议会联盟秘书长
1922年 弗里乔夫·南森(挪威) 北极探险家、国际难民事务先驱
1923年 未颁奖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奥斯丁·张伯伦(英国) 英国外交大臣、《洛迦诺公约》的倡导者
查尔斯·盖茨·道斯(美国) “道威斯计划”计划的制定者
1926年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法国) 因在《洛迦诺公约》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奖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德国) 因在《洛迦诺公约》中发挥的作用而获奖
1927年 费迪南·爱德华·比松(法国) 人权联盟的创立者
路德维希·克魏德(德国) 历史学家
1928年 未颁奖
1929年 弗兰克·凯洛格(美国) 因倡议缔结《九国非战公约》而获奖
1930年—193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30年 纳坦·瑟德布卢姆(瑞典) 神学家,因倡导世界基督教会间的团结而获奖
1931年 简·亚当斯(美国) 芝加哥赫尔宫协会的创始人。她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而获奖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美国) 卡内基争取国际和平奖励基金会主席
1932年 空缺
1933年 诺曼·安吉尔(英国) 作家、经济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成员。他因为自己的大量反战著作得奖
1934年 阿瑟·亨德森(英国) 政治家,工党创始人之一。1932年世界裁军会议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
1935年 卡尔·冯·奥西埃茨基(德国) 政治记者和政论家,反法西斯主义者
1936年 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阿根廷) 时任阿根廷外交部长,因成功地调停查科战争而得奖
1937年 罗伯特·塞西尔(英国) 国际联盟创始人
1938年 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
1939年 未颁奖
1940年—194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40年 未颁奖
1941年 未颁奖
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未颁奖
1944年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瑞士日内瓦)
1945年 考代尔·霍尔(Cordell Hull,美国) 美国国务卿,促成了联合国的成立
1946年 爱米莉·巴尔奇 (Emily h,美国) 妇女争取和平和自由国际同盟创办人
约翰·瑞利·马特(John Raleigh Mott,美国) 世界基督教男青年联盟主席兼创办人
1947年 英国教友会(Friends e il)与美国教友会(an Friends e Committee)
1948年 未颁奖
1949年 约翰·博伊德·奥尔(Lord John Boyd Orr,英国)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第一任总干事,表彰其为消除饥饿所做的努力。
1950年—195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50年 拉尔夫·本奇(Ralph heb,美国) 第一个获奖的黑人,表彰其为调解阿以战争所做的努力。
1951年 列翁·茹奥(Léon Jouhaux,法国) 国际工会联合会副主席,表彰其坚持不懈的反战斗争和工人运动。
1952年 史怀哲(德国) 医生,表彰其长期在非洲从事医疗工作的努力。
1953年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美国) 美国国务卿,其倡导的马歇尔计划改善了西欧战后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54年 联合国难民署 (瑞士日内瓦)
1955年 未颁奖
1956年 未颁奖
1957年 莱斯特·伯勒斯·皮尔森(加拿大) 时任加拿大外交部长,因主张派遣联合国紧急部队(UNEF)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而获奖。
1958年 乔治·皮尔(Georges Pire, 比利时)
1959年 菲利普·J·诺埃尔-贝克(Philip J. Noel-Baker,英国) 于两次大战间致力于解决战争制造的难民问题、救援组织,与和平工作。
1960年—196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60年 艾伯特·约翰·卢图利(Albert John Lutuli,南非)
1961年 达格·哈马舍尔德 (瑞典)
1962年 莱纳斯·鲍林 (美国)
1963年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League of Red Cross ieties (瑞士日内瓦)
1964年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美国)
1965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美国纽约)
1966年 未颁奖
1967年 未颁奖
196年 勒内·卡森 (法国)
1969年 国际劳工组织 (瑞士日内瓦)
1970年—197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70年 诺曼·E·勃劳格 (美国)
1971年 威利·勃兰特(Willy Brandt) (前西德)
1972年 未颁奖
1973年 亨利·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 (美国)
黎德寿 (越南, 拒绝领奖)
1974年 肖恩·麦克布赖德 (爱尔兰)
佐藤荣作 (日本)
1975年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 (前苏联)
1976年 贝蒂·威廉斯 (英国)
梅里德·科里根麦桂 (英国)
1977年 国际特赦组织 (英国伦敦)
1978年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Mohamed Anwar al-Sadat) (埃及)
梅纳赫姆·贝京(hem Begin) (以色列)
1979年 德兰修女 (印度)
1980年—1999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或介绍
1980年 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 (阿根廷)
1981年 联合国难民专员公署 (瑞士日内瓦)
1982年 阿尔瓦·米达尔 (瑞典)
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 (墨西哥)
1983年 列赫·瓦文萨(h Walesa) (波兰)
1984年 迪斯蒙·图图主教(De**ond Mpilo Tutu) (南非) 致力推动南非废除种族隔离政策
1985年 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组织 (International ians for the Proventin of lear War)(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
1986年 埃利·维瑟尔 (Elie Wiesel)美国籍罗马尼亚作家,因在1958年发表的小说《夜》中叙述他在希特勒集中营的经历
1987年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ar Arias hez) 哥斯达黎加总统,在达成中美洲和平协议的努力而获奖
1988年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美国纽约) 表彰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减缓那些停战合约正在商讨中的地区的紧张局势所做出的贡献”
1989年 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 (中国)
1990年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总统)
1991年 翁山苏姬(Aung San Sun Kyi)缅甸女政治家,“争取民主和人权的非暴力斗争”
1992年 里戈韦塔·门楚·图姆(Rigoberta hú Tum) ,危地马拉女政治家,“在尊重本土人民权利的基础上,为争取社会主义以及种族文化和解所做出的贡献”
1993年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 (南非黑人领袖)
戴克拉克 (Frederik Willem de Klerk) (南非总统) “在和平的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方面的贡献
1994年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领导人)
希蒙·佩雷斯 (以色列外长)
拉宾(以色列总理) 三人共同推进巴勒斯坦的和平独立进程
1995年 约瑟夫·罗特布拉特 ,生于波兰的英国核物理学家
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 (加拿大) 在国际上削减核武器的努力,把“最终消灭核武器”作为长远目标
1996年 卡洛斯·菲利普·西门内斯·贝洛 (东帝汶)
何塞·拉莫斯·霍塔 (东帝汶) 和平化解东帝汶冲突方面的工作
1997年 国际反地雷组织 (ICBL)及其领导人乔迪·威廉姆斯 (美国) 在禁制和消除地雷
1998年 约翰·休姆(北爱尔兰)
大卫·特林布尔 (英国) 在寻求和平解放北爱尔兰冲突上的努力
1999年 “无国界医生”组织,在许多地区率先推展人道援救工作
2000年—2007年
年份 获奖机构或个人 获奖原因
2000年 金大中(韩国总统) 促成朝鲜与韩国两方领导人会面,增进朝鲜半岛与东亚和平。
2001年 联合国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加纳) 为他们对更有组织与和平的世界做出的努力
2002年 吉米·卡特(美国前总统) 为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及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2003年 希尔琳·艾芭迪(伊朗) 为民主和人权,特别是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所作出的努力
2004年 旺加里·马塔伊(肯尼亚) 为可持续发展、民主与和平作出的贡献
2005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埃及) 在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6年 穆罕默德·尤纳斯及孟加拉乡村银行(孟加拉) 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2007年 阿尔·戈尔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美国) 唤醒人们对地球暖化问题的重视
2008年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芬兰) 三十多年来在各个大陆为解决国际冲突而作出的重要努力
诺贝尔的介绍
诺贝尔全称: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金的创立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1653年)而成为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他从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象父亲一样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一家于1842年离开斯德哥尔摩同当时正在圣彼得堡的父亲团聚。
诺贝尔从小主要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6岁就成为有能力的化学家,能流利地说英、法、德、俄、瑞典等国家语言。1850年离开俄国赴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赴美国在J.埃里克森(铁甲舰“蒙尼陀”号的建造者)的指导下工作了4年。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直到1859年该工厂破产为止。重返瑞典以后,诺贝尔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的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支船上进行实验,寻求减小搬动硝化甘油时发生危险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这种混合物可以安全运输。上述发现使他得以改进黄色炸药和必要的雷管。黄色炸药在英国(1867)和美国(1868)取得专利之后,诺贝尔进而实验并研制成一种威力更大的同一类型的炸药爆炸胶,于1876年取得专利。大约10年后,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无烟火药弹道炸药。他曾要求弹道炸药的专利权要包括柯达炸药,但遭到法庭否决。诺贝尔在全世界都有炸药制造业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国巴库油田的产权,所拥有的财富是巨大的,他因此而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诺贝尔本质上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希望他发明的破坏性炸药有助于消灭战争,但他对人类和国家的看法是悲观主义的。
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
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
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才得以付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一迨诺贝尔过世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语外,这部戏剧还没有被翻译成它语言,包括英语。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米亚战争。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影响和引导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长大和求学后去法国和美国深造。学成返回瑞典从事化学,尤其是炸药的研究与发明。诺贝尔父子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立试验室,首次研制出解决炸药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炸药,由于液体炸药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炸药“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1867年又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多种。他毕生共有各类炸药及人造丝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这些发明使诺贝尔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诺贝尔通过制造炸药积累大量财富,他购入瑞典B。哥尔斯邦军火化工厂性大部分股权,创建了诺贝尔化工公司,在西欧各国开设生产炸药性两个托拉斯,拥有在俄国巴库开采石油的诺贝尔兄弟公司。
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5种奖金(1969年瑞典国家银行增设经济学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诺贝尔对自己个人的评价是——“最大的优点:保持他的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最大的特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事件:无。”
诺贝尔一生在死神的威胁下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动力,在讲述自己一生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他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本文作者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学问从家庭教师处得来,从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平所发明的炸药有:猛炸药、无烟火药、‘巴立斯梯’或称C89号,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的皇家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