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零章 兵农分离


本站公告

    *******************************************************************************作者有话:

    今天我亲人看了我的文章,然后告诉我说看我的文章比较累,因为文章中对话比较少,基本上是记叙事情。然后我翻看了其他写战国的,发现他们中绝大部分在文章中添加了大量的对话。所以我问下读者们,我是继续保持这样的写作风格还是增加对话内容。

    *******************************************************************************

    如今兵农分离后,家中的全部人的俸禄发生变化:

    1贯文=1,000文=约可买2石米

    1石=2.5?=100升=1,000合

    1日份兵粮=米6合+盐0.018升+味噌0.036升

    1日份扶持米=5合/日=1.75石/年=0.87贯

    标准下的俸禄如下:

    武士的俸禄结构=家禄+职禄+扶持米(有自己领地的)=职禄+扶持米

    家禄=领地石数X家中税租(约50%)

    职禄=职务加给、现金或者物品

    扶持米=眷粮

    家老年俸禄=标准约米3100?+职禄+33人份扶持米=约3000-3100石1500贯

    部将年俸禄=标准约米1500?+职禄+17人份扶持米=约1400-1500石750贯

    侍大将年俸禄=标准约米700?+职禄+9人份扶持米=约600-700石350贯

    足轻大将年俸禄=标准约米300?+职禄+5人份扶持米=约200-300石150贯

    足轻组头年俸禄=标准约米100?+职禄+3人份扶持米=约70-100石48贯

    常备(职业)足轻年俸禄=米22?+职禄+3人份扶持米=约20-30石12贯

    100石=养百姓75人=养农兵3人+75%武士俸禄=养武士/常备足轻1人

    上面的数据只是标准的情况,因为每个武士的封地不一样,像我是足轻大将封地却有八百三十石,比一般的侍大将年俸还要高,这是也表明信长估计武士积极立功,如果是完全靠工龄拿俸禄的武士,可能还没有比自己职位低的武士俸禄高。尾张的四十七万石如果全部养常备足轻也只能养4700个人,况且封地还不是全部来样常备足轻的。每年织田家从领内能征收的其实只有二十四万石,分发家臣俸禄、城砦基本维护、扶持米需要三万石左右,常备足轻1500人需要十五万左右,也就说织田家每年的国库收入其实只有五万石左右。而信长又大肆要扩充军备,修建城堡。

    兵农合一制-农民兵是属临时雇佣,农民基本上两大义务就是纳贡与夫役,被征召打仗是义务,这通常只会给予少许金钱无所谓俸禄..战国时征召的农民基本上分两类:

    上层农民称军役众..被征召时担任足轻、奉公人辅助武士作战。

    下层农民称百姓众..被征召时担任阵夫、也就是后勤运输支持之类的军夫。

    阵夫征用率=约1人/200石

    农民被征召打仗主要好处是可以减免年贡。

    所以不是因为兵农分离造就天下人..而是成为天下人方能玩得起兵农分离,信长有如此大的雄心所以本家一直咬着牙在尾张普及兵农分离制度。

    军费方面还有其他的开销:

    战马1匹1非战斗日需要3升的谷物杂食,也就是说一匹战马的费用是1.095石/年,打战时候的运输物资的小荷驮马1匹1非战斗日2升,费用是0.73石/年。如今织田家有173匹战马和400匹小荷驮马,平日里的饲养费总共是4814.35石/年。

    铁炮方面的维护费用是:

    6?铁炮(口径15.8m/m)1挺=9石

    30?中筒(口径28.0m/m)1挺=40石

    50?大筒(口径33.0m/m)1挺=80石

    因为铁炮再发射30次之后就报废了,所以织田家经常训练铁炮射击效果,弄得只能维持300挺中筒的费用就高达1.2万石/年。留在信长手里的余钱只剩下三万三千石左右,折合成钱也就是一万六千贯左右,缘怪上次我拿三千贯去买铁炮失败,信长发那么大火。

    打仗的时候,兵粮折合成米是一个人一升/日,战马战争时一头一日消耗5升谷物杂粮,小荷驮马是4升。也就是说出阵的军费=【战斗人员口粮/日+人夫口粮/日+牲畜口粮/日】*出阵天数

    织田家本城出阵一天的军费=【(职业兵1500+人夫400)*1+战马173*5+小荷驮马400*4】=4365升=约四四石左右

    如果按阵夫的比例1人/200石,信长手上的三十四万石可以招募到阵夫约1700人,只是这些人如同农兵一样士气比较低落而已,这些人军费约十七石左右,整个织田家是军费是六十一石/日

    上次征战信清三日就要消耗军费一百八十三石,看上去比较少,可这只是征战三天的军粮,如果征战一个月不就是要一千八百三十石,拖得越久人数越多本家的压力就越大,这也是历史上信长攻打稻叶山城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长达数年之久的原因。

    战争打的就是钱,秀吉有时候打人家城是一年半载的围困而且人数众多,打的是啥,就是粮食与金钱,而且这也是文治派的开河。而且信长以后要上洛,长期征战是少不了的,如果后勤赶不上来很有可能陷入实力强大但是无法出兵的局面。这些情况还是在骑兵比较少就能导致的情况。甲斐的武田战马有三百多匹,装备着他的赤备,而甲斐是出名的穷地方,所以武田家最不擅长的就是持久战,他每天的军费开支要比只织田家高出许多,如果不是有甲斐和北信浓的金矿粮田支持,武田家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说到赤备不得不说下日本人这个时候的身高,平日是一米四到一米五左右,少数另类可以到一米七,至于以前的一米八的侩子手足立估计是基因变异。而战马才一米二左右,开始小次郎说一米五的人骑在一米二的马上一定没有他高,我骂他是鼠目寸光。

    人长得高很多是因为腿比较长,一米五平均身材的日本武士上身其实和我们差不了多少,主要是马太矮了,才一米二,中国自己的战马都有一米五,就别说外国的马匹一米六一米七的了。所以骑上马的武士才一米八左右,只是比我和小次郎高一点。我想如果我骑上马应该快有两米多高,如果是阿拉伯的战马就更加好了。

    话说话来,虽然整体上织田家收入是这样,但是具体的武士工资表还是没有变的,因为土地比较重要,所以信长安排家臣在家禄比例在整个知行里比较少,职禄相对比较多些。而我的工资表=家禄+职禄+5人份扶持米=600贯

    当然也可以把自己的封地献给主家,每个月全部拿职禄也行,这样自己就不用管理自己领地的事务了,前田利家就是这样的典范。如今他的标准工资加上他战斗获得赏赐加上他在织田家的工龄,他每年的知行是450贯,虽然他还是足轻大将兼母衣众头领,但是他的工资也比其他同辈人高很多。

    如今我不会想利家那个懒人一样把自己的地全部上缴,自己只管上场杀敌。我准备在自己这八百八十石土地召集领民,给他们指导进行耕作。墨俣附近大概水产有四十石左右可以算进我的知行里面。而今从墨俣到小牧山城的道路修的七七八八了,修的是普通的泥土路,我只是安排人把路整平,去掉周边的杂草,让道路上看去比较大而整齐。

    当年蜂须贺村那么多领民流入织田家,很多现在已经完全安顿下来,大部分是加入其它领主的封地里耕作生活了,只有少部分选择居住在荒山上自己开辟土地,即使是这样,如果是没有领主的话,开辟出_4460.htm来的就要上缴高达六成,信长只是鼓励家臣开辟荒地,如果百姓自己都去开辟荒地了不去上缴税租,那么不知道有多少领民会逃跑。长良川附近的迷你渔场也建好了,平日里我专门安排两个人进行捕鱼和养殖水产品,五十石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这里的增加的知行不算在村井贞胜的检地帐上,因为这算是开辟荒地的鼓励政策。

    我和小六商量了下,有他去召集百姓成为我的领民,在我的土地上进行开辟,美浓鹈沼村一百石和尾张丹羽郡浅野村四百石已经有领民,不用去安排人耕种了。只是以前的那些封地我准备召些人,按照比例。这次空闲的土地是三百三十石,给百姓的也就是一百六十五石,按照一百石养活七十五百姓的原则,减去我这边自己安排的六户人家,我需要小六帮我招募一百个人,无论是多少户反正最好不要超过一百人。

    没多久小六就从他当年的同村人中召来了一百个人,只有一小部分是单身男子,身体比较单薄所以在精兵简政的政策下无法从军吃上俸禄。我统计了下大概是二十多户的样子,小男孩子有九个,我直接安排冲田长安帮他们熟悉自己负责的田地并且统计每户人家应该缴纳的税租。这一百户人家总共收成一百六十五石的话,去掉脱壳、碾成糙米,体积又减三成,大约只剩一百一十五石。幸好成年男子不是很多,标准男子一年吃2.5石的话,如果是一百个成年男子一年要吃两百五十石。产出的一百一十五石估计只能让他们永远保持半饿着的状态,缘怪一向宗的爆发这么频繁,幸好农民都吃的不饱,往往几千人的农民起义兵被几百个武士就击溃了。

    我可不是什么善人,不会提出什么减租的政策,我只能帮助他们提高产量,这样他们自己的口粮也增加了而我又能养活更多的收租。因为战争原因,大部分是老人和妇女孩童,所以如果这里产的一百一十五石应该可以养活他们。现而今我的土地基本上已经种植东西了,如今只要他们接管就好了,至于今年的口粮,上次我赏赐给川并众的财务一部分已经转移到她们身上,他们可以自行去买卖粮食。不过我让人去登记他们的买粮钱,交给长安去和商人砍价还价买的更多的粮食。

    当我还在尾张时,我准备让他们以后上缴的粮食先交给我去进行买卖然后再交租,这样比他们一个个去米行被商人坑要好得多。当然只限我在尾张时候,如果以后我在别的地方征战或者我的封地转移了,我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做这个好人。

    我的领地中知多郡南知多村八十石因为靠近山远离河流所以被定为下下田,其实完全可以产出远超过八十石粮食价值的东西。可因为一些原因所以没有弄,首先这块地原先一开始不属于信长而是归岩仓织田信安的,在1558年浮野一战主公信长打败信安,翌年流放了岩仓的织田信soudu.org安,这块地也成为信长的领地。

    本来一个新得来的土地是要进行检地的,可惜东海道第一弓取今川治部大辅义元上洛了。于是大伙儿又急急忙忙得准备这场战役,在桶狭间之后,信长又连连发动对西三河和东美浓的进攻,所以来的人员只是粗略核对一下与之前的记录,发现没有多少变化所以没有仔细去研究怎么增加这里的石高。

    作为土地上的农民应该有自己的想法,知道种植什么作物比较好吧。可是因为信长征战连连,百姓们被沉重的税租压得有一顿没一顿的,哪里还有心思去琢磨去种植什么作物提高石高。即使有一两个人想到怎么去改良,可是农民手里根本就没有余钱去改种这些作物来做实验。领主武士们只关心战斗更加不会去琢磨了。

    而我来自后世,自然知道战国一些资料,加上我这个人比较喜欢钱财加上,不像利家他们那么重视武士的尊严,所以我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思考。按照田里老农的介绍,我和小次郎整理出来这些植物的种植顺序和种植条件

    我考虑过了,如今战争比较频繁,我可以把土地的四分之一用来种植战国时代比较受欢迎的作物,尾浓平原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种植在这里的山地我得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因为百姓们几乎没有任何消费水平,而公卿们比百姓更加穷困,所以我一开始定为是战争笼城需要的军粮之类以及平日里武士们可以买的消遣食品。

    土豆,俗称马铃薯约十七世纪传入印度,引至中国还稍早些。1565年马铃薯才引到英国爱尔兰,只不过还是观赏的奇花异草。日本的土豆是荷兰人于1598年带至长崎港。所以说除非与界的南蛮商人达成一定的协议我才可能把土豆引进日本,至于从中国带来估计更加难,因为如今中国是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是明世宗朱厚?的年号,说道朱厚?,不得不提他手下的我熟悉的一些历史人物。

    夏言,很普通的人,但是他推荐的人不简单,几乎知道明朝的人都听过的名人,严嵩。

    严嵩(1480年-1567年),明朝权臣,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8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喜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20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著有《钤山堂集》40卷。

    徐阶,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浪花并不是特别高,但是正是他提拔的张居正让明朝从低谷开始又进入一次繁荣时代,

    戚继光,不用我说了大家都知道,组建戚家军,肃清倭寇也就是萨摩岛津那边的浪人和来岛海盗组合的抢掠团伙,并为此创造了“鸳鸯阵”等阵法。

    海瑞,中国有名的两大青天之一,虽然他是在万历年间才发迹,但是此时也算小有名声,刚被升任户部主事,他见嘉靖帝痴迷修道长生,就买好了自己的棺木,诀别妻儿,遣散家僮,写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上疏死谏。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