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景名士绘华章


本站公告

    奇景名士绘华章

    作者:唐玉文

    与湖南江永江华毗邻的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始建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2116年的历史。它历史悠久:史前住人,汉代建县,明清发展,当代繁荣,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组成了富川荡气回肠的雄浑史诗;它人杰地灵:状元毛自知,御史周英纠,名将陆荣廷,英烈毛文彦,一辈辈的志士仁人前贤先烈写下了瑶乡创建幸福家园的豪迈壮歌!它景色优美:古明城雄奇,风雨桥壮观,状元村绮美,百柱庙古朴,如一颗颗璀璨的旅游明珠享誉桂东;它富裕繁荣:社会稳定,经济腾飞,城乡繁荣,生活富足,是广西不可多得的少数民族亿元县!另外,它的名优特产十分多:脐橙甜,烤烟黄,水牛壮,芋头个儿大豆油香!人们不论是到富川行亲公干还是观光旅游,都要一齐伸了大拇指将富川称赞:风情淳朴山水美,奇景名士绘华章!

    来到富川,距县城以北30多公里的秀水状元村,是瑶乡盛名独具的旅游名胜。一些旅游行家评价,秀水状元村为华夏最佳的家族风水,岭南最美的水乡风光,广西最多彩的民族风情,南国最罕见的古代民居历史博物馆。自南北上经山门过古桥走进秀水村,便见秀峰矗立,龙山蜿蜒,气势非凡。石鼓河、秀水河、黄沙河三河汇流,水濯沙清。坡上花果芳香,田中烟叶泛绿,溪中鹅鸭戏水,堤上牛羊撒欢。这里的唐宋民居十分古朴,大小门楼矗立雄奇,“文魁”、“进士”牌匾比比皆是,石板街、卵石巷幽静明亮,令人神往。毛氏宗祠青砖绿瓦,龙脊凤檐,蔚为壮观。秀水毛姓始祖毛衷,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以刑部郎知贺州,途经富川,见秀水这地方山水秀丽,风光宜人,便留第三子于其定居蘩衍生息,建成秀峰古寨。祠中立有毛衷、毛宪、毛顺良等先贤的牌位,供后人祭祀。富川,也是贺州市最有名的状元楼,座落在秀水村的东南角。它依山傍水,殿阁高耸,凛然气势与构造奇特的古老建筑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前对形象逼真的毛公山,东邻憨态可掬的象鼻山,后倚陡峭葱茏的秀峰山,独占天地精华之鳌头!状元楼建筑雄伟,造型别致。天井池中种有绿荷红莲,高雅清丽。大厅正中塑有宋代状元毛自知的坐相,轩昂俊雅,栩栩如生。厅壁上绘有毛自知刻苦攻书,钦点状元,为国征战的故事,巧绘图,大手笔,有气势,令人敬仰和怀念。村民们重礼仪、习诗文,致使后代人才济济栋梁辈出,一下子涌现了二十六名进士二十七名举人,WWW.soudu.org其杰出英才毛自知还于宋开禧乙丑年(公元1205年)独占鳌头得中状元,为毛姓族谱增添了光彩的一页。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解放后亦培养出了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现已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的硕士、学士生30多名,其他大学生180多人,村中为官为商仕途畅达的也大有人在,难怪明弘治年间的广西提学副史周孟中曾诗赞其曰:“一峰wWw.耸秀异诸峰,雨后林峦更郁葱;唐代贤科翔彩凤,宋朝殿榜占双龙。幽花树树春正葳,香稻家家水自舂;寄语富川刘令尹,重来登眺共从容!”

    富川名士多,奇洞多,遗留下来的摩崖石刻也多。通观富川境内的摩崖碑刻,比较著名的有城北的川岩和新华的“知米”摩崖石刻、麦岭月塘村郎山脚下的“三倒”石刻、古明城瑞光塔下的陆荣廷诗刻等,它们既填补了瑶乡古代石刻的空白,也成为今日书法、石刻爱好者临摹、研究的范本。细究其特色,尤其以宋御史周英纠“倒书、倒刻、倒读”的“三倒”石刻为最了。

    远近闻名的“三倒”石刻,位于麦岭镇月塘村周家东面约300米郎山脚下的穿石岩,距县城30多公里。穿石岩又名御史岩,是富川籍宋代御史周英纠罢官归隐之后的读书、吟诗场所。周英纠为宋代进士,官至给事中国课閤门御史,曾作《攘胡匡夏疏》上书宋光宗抗金,弗用,与值班御史宁谦入谏,也不听,遂免官,遁归富川,隐居于穿石岩读书炼丹,号“柮林道人”,并于此题书石刻多处。川石岩的岩口不高,洞内平整,石壁光滑,钟乳倒悬。进入岩洞之内,只见流水潺潺,环境幽雅,还遗柯房、石床、炼丹遗址数处。“柮林道人”四字草书,倒写阴刻,每字约两尺见方,镌于岩内顶蓬之上,字体苍劲雄浑,古朴典雅,传说是周英纠酒酣之后躺在石床上所作。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刻于宋嘉定乙亥八年(1215年)的佳作《穿石岩诗》:“极判以来不记年,斯岩体朴本浑然;凿开混沌鸿蒙地,透见明通公溥天。老去投林得幽趣,困来枕石听潺泉;时烹山茗供清兴,猿挂枯藤鹤避烟!”其诗为倒写倒刻,亦要倒读,故今人谓之“三倒”石刻。周氏族谱称赞它“字行朝天,尤多垂笔,如祥麟威凤,异常迹也。”该诗咏物抒怀,既表达了周御史的爱国热情以及他对腐败朝廷的愤懑之情,它“三倒”的奇特石刻艺术表现形式,已成为我们研究宋史及宋代书法的一大奇观。

    广西名将陆荣廷的提诗石刻,在富川古明城的瑞光塔下。富川古明城当年号称“岭南明珠”,在明清时期曾建有龙云塔、文光塔、瑞光塔和文昌亭、文昌阁和慈云寺。民间流传的“三宝山前三座塔,七层楼外七层楼”的诗句,指的便是这一壮观的景象。只是后来历史沧桑战火数燃,三塔三阁只剩下瑞光塔和慈云寺了。

    瑞光塔位于富川古明城南郊500米富江西畔的急转弯处,它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前,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朱洪英率太平军围攻富川县城,此塔曾毁于战火,清同治壬申年(公元1872年)重修。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为正六边形,塔高28米,7层,呈递收上升,塔尖有重达400公斤的铜刹盖顶。各层皆有一门,依次顺时针变化门向。顶层六面有门窗,塔内有螺旋式砖梯78级,环形而上,可直达顶层。登塔远眺,除可尽收古明城景致于眼底外,就连“富水奔涛”、“层峦耸翠”、“山泉飞瀑”等瑶乡奇观也一览无余。塔周林木成荫,玉泉清洌,景致十分优美,常使游人留连忘返,赞叹不绝。民国初年曾辟之为中山公园,历代文人墨客浏览后,留下了不少辞章清丽、意缠优美的赞美诗篇,供后人吟咏鉴赏,再添情趣。

    与塔紧相依偎的镇江慈云寺,是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曾于咸丰五年与瑞光塔同毁于战火,同治六年(1867年)又和该塔一道重建。寺内神像肃立,募鼓晨钟,香火曾盛于一时。民国四年广西名将陆荣廷带兵由桂平到富川,倡议修建了一条连接慈云寺至回犀桥的62米长的花街路,便利了往来民众,一时传为美谈。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由桂林到梧州进行宣传演讲,路经富川,在当地吏民的陪同下浏览过寺塔,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富川之行,便将慈云寺改为“中山纪念堂”。这里古塔巍峨,江水清碧;古寺肃穆,鸟语花香。由于古塔古寺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所以历代文人墨客皆在此留下了很多书画精品石刻。计有明代云南按察司副史汪若冰于万历甲辰年所刻的杰作,有富川的古八景诗,有名家书画兰花图,还有清咸丰元年三乡绅民呈送官府共议的章程的“奉县勒碑”和同治七年的“七都奉县勒碑”等,其中更具史料价值的要数陆荣廷的题诗碑刻了。

    民国初年,孙中山赴梧州演讲路过富川,游览瑞光塔慈云寺瑞光塔曾作过指示,时人为了记念他曾将慈云寺改为“中山纪念堂”,陈列他的有关物件供人参观瞻仰。陆荣廷是继他之后莅临富川的广西名将,1915年陆荣廷以耀武将军的职衔带兵由桂平进驻富川,游慈云寺时倡议修一条花街路,接慈云寺至回犀桥,便利时人交通并题诗三首以记之。其诗一:“戎马奔驰忆卅年,好似仙佛证姻缘;疮痍未起终生苦,欲借杨枝洒大千!”其诗二:“征骖小驻憩三军,寺塔登临迥出尘;一览佛头青未了,却从天外礼慈云!”其诗三:“古塔矗岩阿,烟云幻象多;大王风过后,仍是旧山河!”词义非凡,气势铿锵,成为今人研究富川历史的重要佐证。

    广西富川与湖南的江永江华毗邻,潇贺古道便利了湘桂两省的经济文化交流,盘姓皇太后、毛自知、周英纠、陆荣廷等名人名士的足迹、诗文、故事也在该地广为流传,深得好评。现在,随着富川县委政府对文物事业的关心和重视,著名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典籍碑刻,皆已得到了极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使它们在发展富川的旅游业及促进瑶乡的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吸引更多更广的中外嘉宾前来科研考察,旅游观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