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玉文
据史志记载,富川地区在夏商周三代为荆州南越之域,春秋战国期间为楚地,三国时归吴国,唐宋以来归岭南西道、广南西路即后来的广西省。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皇朝统一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富川地区属南海郡地,居住在这儿的西瓯族,从此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今富川瑶族自治县本属古富川、冯乘二县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WWW.soudu.org,平定南越分秦三郡为九郡(即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并折都庞岭南麓临贺银山地,始置富川县,以县内有富水而名之。此时的富川幅员辽阔,总面积约为5751平方公里,县治在今钟山县钟山镇。元代之后富川隶属于贺州、广西等处行中书省(即今广西省),沿垄至今。富川的县治曾在过矮石、富阳古明城和钟山镇,直到1961年7月1日富川与钟山分县之后,县政府所在地便设在wWw.富阳镇直到现在。
春秋战国时期富川位于楚越交境之处,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皇朝派猛将尉屠睢帅师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征西瓯岭南,其中军从古九疑之塞即今萌渚岭挥戈南下,在岭南与西瓯族人相持三年多以后,借助岭口古道向南推进,占领了整个西瓯并将岭南化分为桂林、象(今南宁)、南海(今佛山)三郡,把富川(冯乘)归属于南海郡。秦皇朝统一岭南后,赢政为了便于对岭南三郡的辖制和管理,便在岭口古道的基地上,扩修了一条自秦国都咸阳到广州的水陆相连的秦代“新道”——潇贺古道,并与其海上丝绸之路相接。据考证,秦尉屠睢督修从道州到封阳、广信的这段水陆古道,历时两年,动用湘、桂、粤三地戍民四十多万人,其中因病、饿、工伤、杀伐有二十万多人遗尸工地。由此可见修建古道的凶险和艰难。
潇贺古道的主道自北于湖南道县的双屋凉亭、麦山洞,经江永县的锦江、岩口塘进入广西富川的麦岭,途经青山口(葛坡)、黄龙(富阳)、至老古城街码头,由水路过贺州,再经陆路达八步区桂岭镇北约10公里的七里山。这条古道全长170多公里,在富川境内长达65公里,经过三十多个村寨和城镇。另外它还有两条分道,一条自富川的葛坡经城北、老朝东直达湖南源口,全长20多公里,当时桂岭七里山直抵开山道壕界村进入湖南,据说该地秦时也设有百夫营,与富川的麦岭营、湖南的源口营互成犄角,关照策应。古道路宽1米至1.5米不等。多为鹅卵石和碎角石铺成,也有用青石块铺垫而成的,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水陆并进,蜿蜒曲迴于巍峨的西岭山脉丘陵之间,北连潇水、湘水和长江,南结临水(富江),封水(贺江)和西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成为海陆丝绸之路的主体,为楚越交流拓展了通途,开了湘粤桂交通的历史新纪元。另外,由于这条古道连潇水达贺州,所以人们将之命名为“潇贺古道”。
对潇贺古道富川段,本县史学家王国政先生做过很多研究,不少部门、学者也予以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他们著书立说发表相关文章,使古道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千百年来古道繁忙,车马不绝,商贾穿行,货运不息,为富川、贺州乃至岭南地区商贸与文化交流的订通道。此外,潇贺古道上还曾发生过十余次史书记录的重大战事。据《富川县志》记载,秦朝猛将尉屠曾率师与楚大战昭平北陀,双方死伤近十万人;汉代中大夫陆贾两操三军平定南越边疆,曾与南越王赵佗的军队血战于贺州铺门,就是循此古道战于贺州铺门,就是循此古道进入岭南;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五路大军顺此古道南下征讨叛逆吕嘉;《南越笔记》卷二载,汉武帝平南越国时,归义侯田甲亦是率部经此古道南下苍梧;唐朝的重臣李靖,由夷陵从古道抵富川至桂州(桂林)击败梁帝肖铣;宋开保三年八月(公元970年9月),大将潘美从古道征岭南线南汉,自道州经富川达桂岭,直达广州城下,刘钺被逼出城降;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代中将岳飞师发富川,追讨曹成,大战于贺州;清有太平天国神兵由此道回师广西剿杀顽匪,近代的1931年中国工农红七军顺路北上瑞金,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19师,也是沿着潇贺古道南下解放桂东一市(梧州)八县(富川、贺县、钟山、昭平、藤县、蒙山、岑溪、苍梧)的。
由此可见,潇贺古道不但推动了富川瑶乡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在中国发展史和军事作战史上已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它既是勾通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文化、商贸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历代兵家调兵遣将、运送军用物资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见证了无数的刀光剑影,战争硝烟,而且也见证了无数个朝代的兴衰更替,耻誉枯荣。潇贺古道,你是我们探求楚文化底蕴的一根珠链,是我产研究富川瑶乡乃至贺州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