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光的生死未来


本站公告

    中国蓝光的生死未来VCD自出世不久,便把录像机挤在一边,风靡一时。据说安徽的万燕曾是VCD的创始人,国内甚至世界第一台VCD也是万燕生产的,但是万燕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对VCD碟机申请专利,致使进入VCD生产的门槛极低。一时间,中国大地上数不清的VCD生产商诞生了。在低端制造大国,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恶性竞争导致激烈的价格战。VCD身价一落千丈。

    人们对于高清图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CVD,D将影像提高了一点。一直引领着世界电子业并掌握着核心技术的日本欧洲几家公司紧接着推出了解像度更高的DVD,HDVD,蓝光DVD,制造业大国亦步亦趋,全面转向DVD和以后的蓝光DVD生产,进入了10多年黯淡的DVD时代。2002年2月19日,以索尼、飞利浦、松下为核心,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简称BD)技术标准。2006年,索尼、先锋、三星等发布了其蓝光技术与蓝光产品,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蓝光计划。而在中国市场,2006年7月19日,明基第一个推出了其成型的蓝光产品。可以说,200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光元年”。2008年2月,东芝宣布放弃HD-DVD格式,从而退出了这次“次世代DVD规格战争”,宣告彻底失败。

    在这场电子技术的大国之争中,中国作为一个利益攸关的旁观者,一个末端的技术购买者和使用者,可以说时刻牵挂着战争的每一个细节。在DVD时代,每卖出一台DVD机,中国要向专利所有者支付10.3-12.1美元的各种专利费。当蓝光DVD上市后,到2009年7月有超过20家中国碟机企业获得了蓝光光盘格式授权,而且德赛等DVD巨头迫于形势率先开始为国外碟机巨头OEM蓝光碟机。而代价是每台蓝光DVD要向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公司支付蓝光专利费用高达14-17美元。

    以低廉工资,零技术开发为起点,最后的低价倾销为结束的恶习继续演化,最大的利润却被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公司获得。以DVD而言,专利枷锁导致超过80%的企业在3C、6C、汤姆逊等专利所有人的赢利下破产,仅剩的万利达,步步高、德赛、TCL等企业也纷纷转而为国外巨头OEM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机电制造业的低迷前景,使很多本该投入该产业的资金,转而投向房地产,建房炒房囤房,成为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另外两个原因,则是政府对GDP增长的政治需求,导致地价猛升;各种税费,规费,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以及为争取到项目,地块,容积率,贷款等的灰色成本,这些总计占到了房价的一半以上。如果建筑商把送给官员的贿赂钱,拿来投入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则不会有那么多的倒塌楼房,危房存在,如果拿来支付工人工资,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欠薪事件发生,也不用劳驾温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薪,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跳楼悲剧。

    中国也曾尝试着在高清影碟机方面分一杯羹。2005年后,国内一批人开始在红光高清领域比如曾经喧嚣一时的EVD,进行了自主产权的探索,但是随着蓝光技术的产业化,这些红光高清技术的产业化应声失败。中国提出高清碟机产业概念至今已经五年,过去几年包括EVD、HVD、NVD等很多红光高清最终都没有做起来,作为终端厂商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较长波长的红光产品本身就比较短波长的蓝光产品(以激光头发出的光的频率即颜色作为形象区别而命名)有瓶颈的约束。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是现有(单碟)DVDs的5倍,可以说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不管后期如何运作,中国的红光高清技术实在是选择性的本质错误。

    为打破专利壁垒,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日本东芝引进CBHD技术,并得到工信部支持。2008年11月,中国高清光盘产业推进联盟正式成立。今年9月17日CBHD第一批批量生产的高清碟机在广州正式面世。CBHD据称具有价格优势和内容商的鼎力支持,有人把它叫做“中国蓝光”。由于CBHD的出现,导致索尼等蓝光碟机的价格在过去一年中从近5000元下降到目前的3000元以下,而CBHD机价格在1元,碟片则为前者120元每张,后者50元每张。尽管价格优势明显,CHBD前景却不能太乐观。从CBHD产业联盟的现状来看,其碟机制造商的成员只有TCL和新科两家,其他包括步步高、万利达、德赛在内的几十家碟机巨头依然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最为激进的TCL,在惠州TCL液晶产业园新成立了一个碟机年产能突破2000万台的新基地,其中部分产品将为CBHD碟机产品。

    作为光碟播放器,其推广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播放效果,二是光碟来源。高清平板电视的逐渐畅销,现已达到每年2400万台,为高清影碟机提高了坚实的刚性需求,好像确实高清碟机前途广阔。但作为碟源,一要别人同意,获得授权,二要自己愿意,愿意引进和愿意看。欧美拍出的影视作品如不用国有的CBHD格式压片谁也无法强迫?而中国政府这个部那个部对引进海外影视作品的诸多限制,很多影片从合法途径是不能在中国发行的,就更别指望能按中国的CBHD格式压片了。国内的电影,尽管影业界以及宣传部还在自我吹嘘自我陶醉,但是观众是冷而淡之。男人多看美国大片,小孩子多看引进动画片,最多的是美国和日本的,女人则多看韩剧,要看的影片偏偏少,不看的影片还多。国内几年能够出一部广受好评的《疯狂的石头》。没有广泛的片源,CBHD播什么?盗版?

    比尔·盖茨在03年说过,10年后再谈影碟机就是笑话。现在储存器越来越来越小,储存空间反而越来越大,一个U盘轻松地就能储存十部高清电影。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需要的读取设备也比较便于携带,而且可以反复使用,优势十分明显。如果建立这样一个付费下载网站,或者建立各地分立的下载经营公司,经过电影制造商授权,每部电影适当比放映档期延后,可能下载每部电影仅需1-2元,而不是蓝光DVD碟片的170元/张或者CBHD的50元/张,就像曾经遍布中国的影碟出租那样,经营商只需把购买碟片的钱用来交给影片制造商而已。

    影碟机的历史,曲折地投射出中国发展的影子。而影碟机的未来,则受制于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未来,生,还是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DVD时代久经专利费困扰、2005年开始又在EVD等红光高清领域耽误了几年时光,并且已经逐年萎缩的中国碟机行业来说,这是高清碟机时代最后救赎的机会。会不会有CBHD时代的到来,这里面充满了各种变数。蓝光DVD和CBHD的对决已经到来,CBHD所谓的价格优势,说到底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一则本来像索尼等产品相对于国内产品在价格上高一点,是国人所认可的,二则不排除蓝光DVD碟机碟片降价趋近于CBHD或者利用专利优势拉近价格的可能。而所谓内容商支持片源的优势更是处于一朝顿失的毫无保障境地。

    CBHD的强大敌人其实有多个,一是电脑和影碟机之争,二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免费下载高清电影——免费使用的习惯——对知识产权的淡漠),最后一个敌人才是蓝光DVD。这每一个对手都强大得让人窒息。CBHD的专利池还未完全建立,围绕着还有很多未明的利益因素,也将限制着CBHD的发展。从上面诸多分析中,或许我们已经看见了引进日本技术的CBHD的未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