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切都是从认识中所得出的啊,“哪怕是天才,他的聪明才智也是从生活、斗争、探索、观察、试验里面所得到的啊。”〔讨厌的哲学,不得不在此又引用它的专用名词了〕。这些都不是先知先觉,而是后天的所得。马克思如果不是从三个来源中受到启示,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等三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牛顿如果不是从历史上若干科学家的失败经验里吸取教训,就不可能发现那么多物理现象和发明自然规律;主席如果不是因为蒋先生的‘四一二’事件,也不会做出“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破天荒的精辟论断。所以,天才的成功主要是依靠后天的积累才有所作为的。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些鼠目寸光,对社会和世界一知半解,而且被红色理论愚弄了数十年的普通老百姓当然是井底之蛙,望尘莫及啰。我们的认识过程是蚯蚓似的,有时还呈z形弯行,而我们的转化速度则是像蜗牛似的缓慢,艰难与稳重。
就拿我们对刚刚过去的春节的态度来说,就有一个认识的转变过程,就有一个思想的飞跃过程。当我们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时候,春节对于我们是具有莫大的魅力的。它带给我们的就是新衣、气球、电影、苹果、好吃的饭菜,还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跑来跑去,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陶醉在欢乐的漩涡里。这大概就是我们对春节的第一印象吧;然后,我们的认识开始了升华,出现了飞跃,十几个青年聚集在一起欢度春节,这是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难忘的黄金时期。我永远记得1973年的那次除夕聚会,在九码头胜利理发厅的楼上,借的是人家新婚的洞房,小圆桌,煤油炉,丰盛的菜,白酒和红葡萄酒,还有香烟。记得那个晚上,鞭炮声响彻江城,天上还下了一点雨,我们说了许多天长地久的话,喝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酒,还唱了几支歌,通宵达旦,尽兴而归。〔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停住笔,抑止自己激动的心了,也许有一天,我会用这个素材写成一部小说,标题就叫《当漫天鞭炮声响起的时候》〕。当然,还有1974,1975,1976,但仅仅只有这几年而已,结局和“左联”一样,自行解散了。由于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思想的分歧、感情的变迁,使我们的聚会如春节除夕的晚上绽放在夜空的礼花,瞬间闪烁,又瞬间消失。如今这种状况可能是平缓的慢板。整个春节基本上在家呆着,一家妻儿老小共享天伦之乐。然而,旧情难忘,我们依然到朋友家拜访,虽然只是礼节性的,却也会给人一种真挚的感受,很温馨的交流。看来这样的交往是脚踏实地的,是实事求是的,是可以长期保持下去的。不过这也是想象而已,以后如何,难以猜测,现实毕竟和想象是风马牛不相及。
就拿节前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例吧。这次有两大突破,一是为刘少奇平反,二是汪、吴、纪、陈下台。〔这个城市有人戏称他们是“新四人帮”〕全世界的目光在2月29日晚上由伊朗人质危机,阿富汗战争和铁托病情公告上转向了中国。不得不承认这次为“中国的赫鲁晓夫”的“刘少狗”平反昭雪,的确是国际共产主义史上的一件大事。主席在天之灵又做何感想呢?诚然,人的认识是逐渐提高,逐渐发展的,但主席万万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天吧,人们在他的水晶棺材旁悼念那个被他亲自拉下马的前国家主席。回想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何等之高,对于“打倒刘邓陶王”,“打倒彭罗陆杨”,打倒一切和刘少奇有牵连的官员狂热之极。接着就是“文攻武斗”,两派对垒,枪炮齐鸣,鲜血飞溅,尸首横陈,所以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卫毛主席,保卫毛泽东思想,保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而敬献的忠心。直到1974年,谁也不敢,也不会为这个已于1969年12月11日就死在开封监狱的人说什么公道话。虽然主席生前也曾承认这次文化大革命是三七开,但谁要是和《国际歌》里唱的那样;“让思想冲破牢笼,”还是不行的,那就犯了“全党共讨之,全国共诛之”的天条。〔这本是蒋先生倡导的,却灵活运用到共产党里,岂不是可笑,可悲吗?〕只有到了现在,摧毁旧的上层建筑,重新起用一批老干部,恢复前十七年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为彭德怀,贺龙等人平反,坚定地反击极左派的谩骂,才能有条件、有信心、有基础、有前提为刘少奇这个工运领袖正名。坐着电视机前看见这个历史时刻,自感轻松,快慰。漫漫岁月,然终有澄清是非之日。
(这是一篇杂文,原作于1980-3-13 誊正于2008-10-24几乎还有点回眸的意思,还是滥竽充数。)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