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华就出生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所幸的是她有位当赤脚老师的父亲。大山的刚毅铸就了她坚强的品格,清清的石火港河水涤净了她的心灵。一九六八年的十月,一个暖阳普照的日子,肖丽华降生了,给一对年轻的夫妻送来了无尽的憧憬和甜蜜的期盼,他们就是肖汉敏和刘秋荣夫妇。从此,欢声和笑语充满了石火港边的小土屋。随着肖丽华的到来,又接二连三地添了两个弟弟肖丽民和肖荣辉以及小妹肖丽兰。虽然生活清贫艰难,负担重,但没能让肖汉敏夫妇低头。肖汉敏去学校上班时,身后便跟着警卫班似的拖着一条长尾巴,刘秋荣则去生产队上坂出工劳动,挣那劳动一天才一毛二分钱的收入。肖丽华则带着弟弟妹妹们随父亲去村里的小学校玩耍。父亲上课时,她们则趴在教室的窗台上听父亲讲课。每当看见父亲上课时那伟岸的身形,听到他那生动的声音,在她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植下了一个渴望,一个梦想。长大了,如果也能像父亲一样,那该多好呀。她们把童年的欢乐留在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把对明天的憧憬刻在了心上,幸福的遐想让梦想长出了翅膀,飞起来了。
上学后,肖丽华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学习对她来说充满着无穷的乐趣。自从走进了课堂,肖丽华开始尝到了知识的甜蜜和读书的无穷乐趣。操场上活泼的人群里有肖丽华美丽的身影,校园上空飘荡的歌声中有肖丽华脆嫩的稚音,但更多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肖丽华埋头在座位上一笔一划地写字,或者咬着笔杆凝神的样子。你看她在小学的几年里,每学期都能捧回家来一大堆的奖状,小红花和小红旗。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最好的,至今仍保留在家中贴满了墙壁的奖状便知道她是一个怎样优秀的学生了。受父亲的影响,长大后也要做一位人民教师成了肖丽华心中永远的理想。老师,这个响亮的称呼成了慈爱,博大,精深的象征。
小学毕业,肖丽华走出大山来到土塘镇上读初中。父亲送他出山时说的一番话让她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父亲说:“孩子,你今天迈出了这个山口,我希望你能从此振翅高飞,不用再回来。山外面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我希望你能成为这山窝里飞出的凤凰,在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你是一个农家女,山里娃,要想走出这愚昧,封闭的大山,便只有靠自己好好读书,将来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才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远离贫穷与愚昧。”于是,父亲的话深刻在了她的心底,无时不响在她的耳旁。因此,也就成了她一直以来刻苦学习的源动力。
初中三年的求学生涯,肖丽华全身心的投入了进去。清晨,学校操场边最先响起的是肖丽华晨读的声音,晚上,教室里吹灭最后一盏油灯的身影是肖丽华。几年来,通过刻苦,努力,拼搏,肖丽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参加全国中等专业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江西省都昌师范学校录取,成为了一名师范生。终于可以圆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准教师!走进都昌师范,校碑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大字深深映入她的心底。埋藏在肖丽华心中多年的梦想萌芽了,从入学的那天起,她一直处在一种极度的兴奋和期待中,期待着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天。
一九八七年的春天,金色的阳光照在了肖丽华灿烂的笑睑上,一如盛开的春花烂漫。她人生第一次站到了讲台上,是一名实习老师。她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爱意,慈母的温柔融注在了学生们身上。初上讲台的感觉,让她既兴奋又激动,更让她浑身充满了自豪的喜悦。她完完全全地陶醉在为人师的幸福之中。对待工作,她备加细致,认真。在土塘中心小学实习期间的表现,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学生们喜爱地称呼肖丽华老师为“知心姐姐。”
然而,正当肖丽华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有谁知道无情的病魔已然悄悄地向她袭来了。期中考试以后,肖丽华经常感觉到浑身关节酸痛难忍,时不时在上课期间竟痛得她满头满脸都是汗水。学生见她难受,便要扶她回办公室休息,她硬是不肯,忍着痛活动活动四肢,坚持着把一堂课上完。好心的同事们劝她去镇医院做个检查,她怕耽误上课时间,便就近跑到乡间的私人诊所去看病,听医生说是风湿病,关节炎,就随便开了点止痛药吃了对付过去了事。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里,她没有请过一天假,落下过一节课。凭着对教育的热爱,用年轻的身体扛了过去,终于以出色的表现和优秀成绩向学校和领导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年八月,组织上根据肖丽华的个人愿望,她被分配到了她实习时所在的土塘中心小学所属的土桥小学任教,这年她才十九岁。一个花季少女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实践了当年父亲送她走出大山时的殷切期望,完完全全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当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按说,生活的康庄大道已在肖丽华的面前铺就,美好与幸福已在前头向这位花季少女招手,一切都显得是那么自然与和美。但是,在参加工作后的头二,三年里,肖丽华的病情在逐渐严重起来。浑身关节奇痛难忍,并在悄然地发生变异。组织上强迫她去县城医院检查治疗,但得出的结论是类风湿性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她怕长时间的治病影响自己的工作,于是开了一些药物带回家服用。利用寒暑假时间出外求治,先后去到九江,南昌等地的大型医院治疗,可效果也不明显。接着又专程去到湖北仙桃和麻塘两个风湿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最终疗效亦不明显。经过了这么多次的求医问药,没见到明显成效,肖丽华的心冷了。她不愿因为这可有可无的治疗离开自己热爱的讲台,离开她那可爱的学生,更不愿因治病影响自己的工作,为了不耽误工作,肖丽华只开出了些止疼药放在身边带回家服用,痛得难忍时便吃两片止疼药坚持上课。
就这样,肖丽华坚持带病工作,也从没有因病耽误给学生上课。她也从一个如花的少女被病魔摧残得失去了年轻的美丽容颜,也因此肖丽华成了一位只有依靠双拐才能行动的人。一九九一年的秋天,箫瑟的秋风吹来阵阵的寒意,树上的枯叶被风刮得满天乱舞,天阴沉沉的。肖丽华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突然一阵揪心的剧痛从大腿根向上身钻来,双脚似乎一下子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她倒在了讲台上。额头鼻角沁满了豆大的汗珠子。“老师,您怎么啦?”学生们放下书本围在了肖丽华的身边关心的问她。有学生喊来了学校领导和其它老师把肖丽华抬到了宿舍。从此,肖丽华成了一个需要双拐才能走进教室的老师。这年她才二十三岁。
寒假期间,肖汉敏刘秋荣夫妇背着肖丽华踏上了去上海求医的艰难旅程。在上海市光华医院,经过多次认真细致的检查检验,原来肖丽华身患的是一种叫做强直性脊椎炎的罕见疾病。病变侵犯脊柱椎间小关节和四肢大关节,表现为脊柱强直硬化和四肢大关节僵直,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巨大痛苦。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被国际医学界从类风湿疾病中分离出来,其发病机理尚未被医学专家们完全认识,更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治疔需要,同时在医院做了右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但在术后效果也不够理想。面对万恶的病魔,肖汉敏夫妇一筹莫展,心里难过极了,恨不得这病生在他们自己身上。肖丽华知道了病情后,默然无语,潸然泪下。年关时,她们踩着冰冷的雪粒,披一身风霜踏上了归家的旅途。车窗外那无尽的风光在她们眼里是那么的萧瑟和冷漠,肖丽华的心里已是一片荒凉与哀切。
回到家的肖丽华默默无言,表面上心情似乎较之以前平静了许多。但春节的喜庆终究没能冲不走她心里的悲哀。肖丽华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滚滚奔流的石火港河水,望着它流向远方,她绝望了。她打开抽屉翻出以前拍摄的,充满童趣和欢乐的照片,爱怜地抚摸着,放在心口上捂着。突然,她歇斯底里的大叫一声,拿过剪刀,猛地把这些照片剪成了碎片。是啊,远去的自由与欢乐成了她心中永远的向往。她真想一头扎进窗外的石火港,静静地离开这人世,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忧愁,随着河水流向远方,流向沉寂,流向荒凉。如今的肖丽华差不多已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能力,每挪动一步都只有依靠外力才能行走。她的心理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时候,肖丽华的学生们自发的来看她来了。一张张稚嫩的脸,一张张自制的贺年卡,一朵朵盛开的花,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双双企盼的眼神。“肖老师,你还能给我们上课么?我们离不开你,我们需要你。”看着孩子们那清亮的眼睛,渴望的神情,无助的哀求,肖丽华的心软了,心也慢慢地热了起来。“是啊,做个好老师是我今生唯一的祈求,我不能死,我要坚强的活下去。”想到这里,她凄苦的脸上有了一丝久违的笑意。“谢谢同学们来看我,开学了,我一定去给你们上课。”学生们知道肖丽华还会回到学校时,都怀着高兴的心情回家去了。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站在讲台给学生们上课,似乎给肖丽华体内注入了强劲的生命活力。三尺讲台对于肖丽华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她拄着双拐一步一挪地来到了离家两里远的小港小学,到学校时,汗水已满了额头,湿了夹背。坚持着重新站在了讲台上。面对同事们关爱的话语,同学们敬佩的眼神,肖丽华似乎又看到了生命的希望。虽然行动不便,但她的内心里又重新有了一种活力。每天,她坚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有时,她拄着双拐立在操场边,看着同学们快乐的嬉戏,心里有着无限的甜蜜和欣喜。
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肖丽华连续有三节课要上。她连续的上了两节课未出教室一步。第三节课时,因为内急需要上厕所,她拄着双拐艰难的向厕所挪去。待她到厕所时,第三节课已经开始了。许是连续的上两节课,拄着双拐的身体已没有了控制的力量,刚进厕所以后意外发生了,肖丽华倒在了厕所里。她浑身无力,动弹不得,虚弱无力的呼救声唤不来几十米外正在上课的同事和学生们。此时的她已无法控制自己,脸色发青,全身发抖,大小便失去了禁止,不由污了自己一身。此刻,她的内心里真是痛不欲生,倒在污秽的厕所里,再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在这个小学校里,除了肖丽华这一位女老师外再也没有第二个女老师了,就这样倒在厕所里等到下了第三节课,女同学上厕所才发现肖老师倒在了厕所时,人们才把她抬了出来……曾经的梦想似乎在瞬间已完全破碎了!
这是一九九二年的夏天,肖丽华已被病魔折磨得再也无法支撑起那付伴随她几年的拐杖了。她的身上多处关节已经大部分变形,错位,僵直了,行动已越来越不行了。你看她坐在那里,如果没有看见脸上的神情便仿若是一尊塑像,木讷而颓废。她的两只手也只能在很小的角度之内活动了。她的左手已经弯曲得不能再伸直,只能稍微上下摆动,所能做的也只有压住备课纸这件事了。她的右手也只能在十度的角度范围之内平行移动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两根指头捉住笔艰难的备课,改作业。而永远已不能再弯曲了。对于自己未来的日子,肖丽华已是完全绝望了。
一天上午,有位老师手里拿着一本学生的作文本向肖丽华走来说:“肖老师,你看看这篇作文。”原来这是一个学生写的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是《献给肖老师》。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假如我会克隆,我首先要克隆出一双强壮的手脚,给肖老师安上,让她能行走自如……”肖丽华看到这写给她的作文时,冰冷的脸上慢慢浸透了幸福的温馨,荡漾开美丽的微笑。绝望这两个字再次的从肖丽华意识里逃跑了。学生们的期盼和祝愿,再次让肖丽华感受到了生命中的阳光是如此美好,树立起了活下去的坚强意志。她用尽心力写了一幅字贴在床头激励自己:“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任何困难都无法浇灭她心中熊熊的理想火焰。她擦干眼泪,挺起胸膛,又勇敢地回到了课堂上。不能行走,她就坐在一条长凳上让学生抬着进课堂上课;不能板书,她就请同事帮忙把要板书的内容先写到小黑板上,然后叫学生拿进教室挂好;不能指挥,她就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当做教鞭指点小黑板上的内容。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肖丽华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历年来,她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名列全镇前茅。可见她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又何止是常人百倍。有时见她一个人坐在板凳上,出神地看着学生们快乐的追逐,甚或是急匆匆赶上厕所时的情形,有谁能知道这对于失去行动能力的肖丽华来说,都是她心中一份美好的向往呢?
一九九四年,对肖丽华来说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这一年,她碰到了好心人李明春。李明春被肖丽华的精神所感动,向她表露出了深深的爱意,愿意一辈子照顾她并向她求婚。这样,李明春抱着肖丽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肖丽华的一切生活起居全部落到了李明春身上。学校和村委会领导为了照顾肖丽华,解决她上班难的问题,专门在学校厨房腾出一间房供她们夫妻和养女一家人居住,李明春也被安排在食堂做了工友,虽然每月只有一两百块钱的工资待遇,但是,他可以天天守在肖丽华身边照顾她的起居,让她干自己喜欢的事业,并要做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肖丽华自己对生活更是充满了热望,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了。对她钟爱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坚强的信心。
从肖丽华身上,我们不仅仅是可以看到她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坚定信念,走进肖丽华,你还能感受到她那颗充满母爱,滚烫的,金子般的心。在肖丽华的班上曾经有位视力先天低下的学生,名叫詹妹霞。她几乎什么也看不见,走道都经常碰到别人或柱子上,更不用说要写字了。她由于家庭拮据上不起特校,肖丽华毫无怨言地把教育詹妹霞的重任承担了下来。肖丽华自己的手脚尚不听使唤,却还要手把手的去教詹妹霞写字,你说,她该要付出怎样的努力?付出怎样的心力?克服怎样的苦痛?在肖丽华的耐心教育下,詹妹霞不但学会了写字,还走出了自卑的阴影,走进了春天的阳光里。凡是接受过肖丽华教育过的学生,没有哪一个能忘得了肖丽华那如春风沐浴般的母爱,一如春天般的温暖。正是因为肖丽华有了无私的付出,她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真情回报。他们只要一到学校,就帮肖老师做事,围绕在她身边。冬天,她们抬老师去晒太阳;夏天,她们抬老师去乘凉;课余,她们抬着老师去操场边看同学们做游戏。每当这时候,肖丽华那失血的脸上总是荡漾开幸福的笑靥。那天我采访她时,她给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教书二十年来,我在精神上的收获远远超过了肉体上的痛苦。”我望着她凝注操场上欢乐情景的背影,似乎在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去思考。
多年以来,因始终未能找到根治肖丽华疾病的特效药,肖丽华已停止了求医问药。她的工资几乎成了全家人的生活来源。除了供养女读书外,一部分就是给患有脑溢血后遗症的婆婆和维持自己病情的稳定。很少的一部分是一家人的生活费,节余下来的钱全部都接济了那些困难学生。这些年来,接受她帮助的学生就有:夏旺旺,詹桂英,肖冬琴等人。其中夏旺旺主要就是在肖老师的接济下一直读到了小学毕业。
如今,在肖丽华工作的小港小学,在她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种充满爱意的氛围。当年,肖丽华也是在这个学校里启蒙,成长。看着伟岸的父亲上课时,听着他那动情的讲述,让肖丽华有了献身教育的梦想。如今,还是在这个学校,四十年过去了,肖丽华成了小港小学的骄傲。她虽然没能成为一只飞出大山的凤凰,但是却成为了一只飘舞在大山顶上,笑傲苍穹的一只神鹰,勇敢而又坚强。去年秋天,新来的教育局领导会同县残联的同志给肖丽华老师送来了一辆轮椅。从此,肖丽华告别了从一九九二年到现在这十几年的板凳生涯。肖丽华笑了,事业让肖丽华感到了充实,爱心让肖丽华充满了暖意。
然而,当我再次走进肖丽华时,却发现她仍然是坐在板凳上给学生们上课,轮椅被搁置在教室门外,心中便对此有些不解。下课后,我便有意识地问肖丽华:“肖老师,你为什么放着轮椅不用,反而坐板凳上课呢?”肖丽华微微一笑回答道:“轮椅虽好,坐着也舒服,可是坐在上面讲课会影响我的教学效果。首先,轮椅太低矮了,我坐在上面观察不到全体学生的状况,难以掌握学生动态。另外,后面的学生看不见老师,容易走神,失去监督。所以我宁可坐板凳上课而不愿意坐轮椅上课了,轮椅只是我行动的工具。省却了同事和学生们抬我进出教室的辛苦。”是啊,就是这么一位身残而志不残的弱女子,用平凡的人生给我们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肖丽华还说,她将在板凳上坚持自己的事业,如今,她不能没有学生,也离不了板凳,这板凳已成了渡她这一生到达理想彼岸的航船。有她的同事感慨地告诉我说,十几年来,抬肖丽华的板凳早用坏了七八条了。我想,肖丽华这一生会用坏多少条板凳,可能不会有人去为她数数,为她记录,她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就这么一直用下去。这一个板凳上的人生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呢?我不由在心里暗暗地问自己。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看似平淡的话语寄托了肖丽华心中无尽的情感,也表露了她心中诸多的无奈。只有工作,忘我的工作,才能冲淡她心中那浓浓的哀痛。在她走过的四十个风雨岁月里,她没有离开过别人的关怀,当然,她也尽自己的能力去关心别人。她是勇敢的面对生活的人,坚强面对生活的强者。她的故事虽然不是那么轰烈,听来也很平淡。但正是这种平淡,给予我们这些健康的人们更多的反刍和思考。肖丽华,你用平淡的人生,板凳上的人生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