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汉宫,王莽兴奋的一宿没睡。脑海里不断地一幕幕浮现出精彩绝伦的杂技场景。他手下的大臣充分发挥才智,为他举办盛况空前,前所未有的盛会,既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也显示了他革新的初步成功。为即将衰落的汉室注入了一丝活力,又给暮气沉沉的汉室引来一线曙光,大汉帝国终于有救了!朗朗乾坤升起一颗大救星!
王莽很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鸣得意。天没亮就起床,立刻发出诏令,请西域土著巨无霸进宫,做自己的羽林军校尉官。转眼又想起表演《木马计》的两个西方罗马人,请他们进宫详谈。
建章宫,王莽的私人书房。
王莽自幼酷爱读书。登基之前,就喜欢跑到书库,在那由竹,木简堆积而成的书山上爬上爬下,嗜书如命。一呆就是半响,从高祖到宣帝,留下来的所有东西,他一件不拉,全要浏览一遍,看过一遍的文书,虽不能过目成诵,但主要内容,却都能记下来。在他登基后,即将皇宫中的书库,改造成自己的书房,书房的四壁整整齐齐堆满了书籍典册。常进入他书房的客人,只有两人,一个是刘歆,一个是杨雄。
阳光射进花格窗棂,洒在一方紫红色的书案上。上面摆放着竹简、木简、和刀笔。一盆文竹亭亭玉立。书房的正墙上,一块紫檀木上他亲手题写的四个大字“天马行空”。那笔锋遒劲,狂放,透射出主人放荡不羁的风格,和高高在上的帝王气派。
王莽头上绾了一个发髻,插着一根玉簪;他身着一袭白色丝绸长袍,脚踏一双木屐。显得儒雅而有风度。一对狼眉下,一双睿智的眼睛炯炯有神。
他要在书房里接见两位非同寻常的客人――来自遥远西方的罗马艺人。
两位身材高大的罗马艺人,头戴圆形帽,他俩摘下帽子,向王莽施礼。
王莽摇了摇手中的鹅毛扇,微笑着请他们入座。
地上摆着几个精致的团蒲,描绘着几朵菏花。王莽坐在中央,左边是刘歆,右边是杨雄,刀笔吏坐在屏风后面,两个西方罗马人坐在对面的团蒲上。
罗马艺人看着面前温和的东方君主,不禁被对方的儒雅的气质所吸引。
一个奴婢用红木漆盘端上几碗冒着热气的香茶,放在他们面前。王莽请他们用茶。
两个西方罗马人,把玩着青色的陶瓷茶碗,互相交换了眼神,用一种谁也听不懂的鸟语,配合他们的手势,和面部表情,给王莽讲起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传说。
故事讲完了。两个罗马人打开一个精致的木匣,里面有一具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戴过的面具。那面具金光闪闪,是用黄金制作的。王莽接过面罩大喜。双手捧着薄如婵婵的金面罩,心潮起伏,热血激荡。那遥远的西方,有一个金子般的帝国,那儿的国王宫殿,也是用金子铸造的;国王的马车,也是用金子铸造的。他迷恋西方的罗马帝国,幻想着亲驾前往那个金子般的帝国,拜访那个伟大的国王。据说他叫什么恺撒!
他们看见东方君主对罗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一个恳求:用黄金和白银购买汉朝的养蚕和织丝技术。
这两个罗马艺人,是恺撒大帝(恺撒以后的罗马皇帝也称自己为恺撒)派往东方的特使,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远万里来到东方,收集东方的养蚕和织丝技术。罗马人对东方的丝绸仰慕已久,而丝绸与黄金等价。罗马人梦想织出自己的丝绸。王莽当即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经过东西神秘文化洗礼的王莽,更加雄心勃勃、精神倍增、两眼放光。仿佛换了一个人
王莽把自己深思熟虑的一个大胆想法抛给大家,他高声说道:“众爱卿,我有一个想法,想和大家商议。”王莽目光炯炯,扫视了一眼众人:“我将要把荒蛮四夷纳入大汉的版图!降王封侯!”
此言一出,大殿内出现了片刻的沉寂和宁静,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在互相猜测对方,也在猜想汉王这个奇怪的想法。是对?是错?……
一个高个子大臣上前一步说道:“汉王智慧英明,远见卓识,想我大汉文化博大精深,足以深入四夷人心。”
大殿内立时响起一片嗡嗡声。大殿内分作两派,一派是文臣杨雄为主的,一派是少壮派将军。杨雄说:“大王,罗马帝国距离遥远,想当年,汉武帝派兵攻打大宛国,花了四年时间,动用了十几万人,把国库的金银花光了,才打败了大宛。损失相当惨重。大王可要三思。”
少壮派将军们嚷嚷道:“罗马帝国比起我大汉王朝,只不过一个小国,我们只要把西北方的地盘扩大,就可以到达罗马。
刘歆和杨雄交换了一个眼神,杨雄奏班说道:“想当年,汉王高祖在白登山败给匈奴,不得已才与匈奴和亲,几十年没有战争。如今要统一边地,万望大王三思而行。”
刘歆也上前一步说:“微臣斗胆直言,汉王标新立异,弊大利小,想那蛮荒四夷,地广人稀,草原部落游牧四方,胡吃胡喝,胡说八道,十里不统一,汉王此举,适得其反,激起四海波澜!”
主战派,主和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从早晨争论到中午,已是面红耳赤,王莽看着这个场面,很是振奋,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快意。
王莽拍案而起:“我看你们是书呆子,鼠目寸光!”他一跺脚,一甩长袖,说道:“我泱泱大汉,儒学深厚,汉学源远流长,我要将汉学发扬光大,一改胡吃胡喝,胡说八道!”
两个大学者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最后,大殿里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汉皇英明,泱泱汉国,一统天下!”
王莽哈哈大笑,笑声朗朗,充满着豪迈和自信,一挥大手,宣诏:
改变少数民族的族民首领的封号――改钩町王为钩町侯;改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改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
王莽居高临下,端坐在龙椅上,俯看群臣,他那张大而方的脸盘上,胡须浓密却不长,狼眉下有一双豹眼,闪着灼灼的光芒。此时的王莽,心中大胆酝酿着先帝们未敢尝试的标新立异。
大殿内分作两派,一派是文臣杨雄为主的,一派是少壮派将军。杨雄说:“大王,罗马帝国距离遥远,想当年,汉武帝派兵攻打大宛国,花了四年时间,动用了十几万人,把国库的金银花光了,才打败了大宛。损失相当惨重。大王可要三思。”
少壮派将军们嚷嚷道:“罗马帝国比起我大汉王朝,只不过一个小国,我们只不过派一支一万人的使节团,就可以拿下罗马。到那时,我们匈奴的地盘又将扩大,符合先帝的遗愿。
一年后,两个罗马人完成了恺撒大帝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王莽继续推行他的“新政”。一天,他感到空气凝固、闷热。走出宫殿,抬眼朝西北方向看去。
一阵风从西北方向呼啸而来,风里夹裹着黑色的云,回旋在长安城头,忽而不动了,那股黑云在空中缓慢的移动,把一颗亮晃晃的大日头,遮蔽的朦朦胧胧,啊!看其形,观其状,似龙非龙,似马非马。他终于看清了,那是一朵狼云。它张牙舞爪,放浪形骸,纵横驰骋,朝他奔来。他命手下人请来道士观天象,道士大惊,跪在他面前叩首:“大王,不好!这是射天狼下凡,恐有大灾大难!”
王莽吃了一惊,为了掩饰内心的慌乱,噌地拔出长剑,朝天穹一指:“上苍,你是狼,我就是虎!来也!”
话音刚落,只见那朵狼云幻化成成千上万匹黑狼,奔突、咆哮。从头顶掠过,叮当一声,头上那顶王冠吹落,风转轮一样地旋转。大臣将军们乱作一团,乱滚乱爬,捕捉那顶王冠。只见那顶王冠,不偏不倚,一路顺风,朝一口井滚过去,“扑通”一声掉入井里,大臣将军们面面相觑,手足无措。这时,身后传来大王的笑声。
燕然山南麓,匈奴单于龙庭。
青色的草原上耸立着单于高大的牙帐,帐顶呼呼啦啦地飘动着红、黄、蓝、绿四色旗。王宫禁卫军挂剑背弓,笔直地站立。像一根根拴马桩。
新继位的匈奴单于,是年过三十的左贤王,名叫比丹。他是雕陶莫皋的长子,老雕陶莫皋死后,比丹自然继位,封比丹为单于。他身材矮小,走路时一幅罗圈腿,那是长时间骑马所至;他腰间挂一柄剑,不知是剑太长,还是他身材太矮,剑鞘拖在地上。
匈奴单于的中央牙帐,是一间长方形的大毡房,每边长二百四十尺,呈高大的塔形,里面宽敞明亮。周围的墙壁上用丝绸、绵缎、玉石、红松装饰,显得富丽堂皇。
比丹头戴一顶船形金色王冠,王冠两侧伸出枝角,垂挂着几颗红绿宝石。王冠的圆顶上插着一缕长长的黑色鹰羽。金冠下面罩着一张满是黄胡须的脸,那张脸像春天的天空,堆满乌云。一对小眼睛里,射出阴冷的光线。他坐在一张金床上,床头用象牙雕成三头狮子,颈部一络鬃毛飘起,神气十足;床尾用一块玉石雕刻成一座挺立的鹰头,两颗绿宝石的眼睛,闪着冷森的光芒。
单于的左边,坐着一位年轻的王后,头戴一顶华丽的“姑姑冠”,那顶“姑姑冠”足有八尺高,那是用一整块白桦木雕成,镶着黄金宝石。她的两耳垂挂着红绿宝石,晶莹欲滴。
单于的面前,放着一个龙案。上面摆着一个青色的汉陶酒坛,和一盏夜光杯。红漆木盘上放着一块羊头。他一边吃着羊头肉,一边喝酒。那张像石头一样古板的脸颊,渐渐泛起一丝红晕。僵硬的脸颊像是春天溶化的冰水,小眼睛里充满一股柔情。酒,像火一样在他体内点燃,一会儿升腾起炽热的火焰。他停止了吃肉喝酒,张开满是黄牙的大嘴巴,哼出一段谁也听不懂的酒歌。他和历代单于一样,喜欢喝汉朝酿造的美酒。
一个大臣走进大帐,打断了他的酒歌:
“单于陛下,汉朝皇帝王莽,派使节给单于改换印章。”
“请他进帐!”
“有请汉使节进帐――”
汉使节大摇大摆走进帐内,一不向单于施礼,二不问候单于安康,刚站定,就从怀里抽出一封用绵帛写的圣旨,朗朗宣读起来。
“汉皇宣诏,从即日起将匈奴单于印收回,重新颁发匈奴单于章。封汉属王爷,请接旨!”
比丹听罢宣诏,愣了一下。他似乎没有听清,看看四周文武大臣,一个个摇头叹息。当汉使将绵帛呈给他时,他愤怒地站起身,小眼睛射出一股火苗,“吱啦”一声将绵帛撕碎。
“滚吧!”比丹气得浑身发抖。
汉使节态度仍很傲慢,他目睹单于的举止,也暗吃了一惊,但他口气十分强硬:
“大汉帝国对匈奴帝国以礼相待已久,厚赐单于,是将匈奴单于永远保卫边疆,你不可对大汉轻视……”
“你回去转告汉王,我匈奴单于决不做汉属王。匈奴大单于永远屹立在草原上!”
汉使节狠狠挥了一下大手,带着随从,连夜赶回汉朝。
汉使节走后,整个大帐仿佛煮沸的牛奶,文武大臣们一个个吹胡子瞪眼。议论纷纷,同仇敌忾。左贤王吼叫道:
“这还了得,汉朝对我匈奴也太小看了,我匈奴盘踞草原几百年,历经三十多代单于,征服了这片广大的草原,让草原上所有部落归顺匈奴,我们怎么可以做汉属的一个王呢?”
北方,火样的太阳明晃晃地照耀,天上连一丝云也没有。一百多天过去了,河水干涸,草叶枯黄。饥饿的羊群四处奔走,咩咩地叫着寻找牧草。曾几何时水草丰美,人欢马叫的景象烟消云散。那一座蘑菇似的牙帐,也寻不见了,人们开始四处游牧。
一天,从黑色的像狼嘴一样的塞口里,驰出一匹黑马,那匹黑马驮着一个摇摇晃晃匈奴骑手,他赶着一群牛羊,缓缓地走进塞口内的一片嫩黄的庄稼地。然后,那群牛羊水一样地融化进一片青纱帐里。
“哎――嘿――”
守望庄稼地的农人,是个汉人。他远远看见一个北方的匈奴,赶着牲口走进田野,大声吆喝,恐吓,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匈奴人骑着马大摇大摆走进庄稼地里,嫩黄的庄稼地遭到一场劫难。农人举起沉重的镢头,奔向匈奴人,将他们驱赶出庄稼地。
于是,一场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战争拉开了序幕。汉人挥舞着闪亮的镢头,匈奴人舞动着呼啸的马鞭,一个在马上,一个在马下,你来我往,十几个回合,难见胜负。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黑色的塞口处出现一支黑马队。一个匈奴酋长,带着一个部落的人马来到塞口。
南方,一个村庄的族长,带着一个村里的人们,举着锄头、木棍、镢头、迎着北方的匈奴走来。
两支队伍在塞口处停下来,出现对峙局面。
酋长和族长开始一场激烈的,争锋相对的谈判。一个唾沫星子四溅,一个吹胡子瞪眼,一个怒发冲冠,一个怒目喷火,一个张牙舞爪,一个杀气腾腾……最后舌枪唇剑,激起一团火焰,迸发出来,势不可挡,变成一个部落对一个村庄的战争。
一场混乱随即爆发。两支势不两立的队伍冲向一起,融合在一起,混成一片,分不清你我,于是,马鞭飞舞、镢头攒动、人喊马嘶、血光迸溅,惨叫声、怒骂声、不绝于耳,呼成一片……有人倒下去了,有马倒下去了,殷红的鲜血汩汩流出来,染红了脚下那片干旱的土地,滋润着干枯的草叶……
这场战争,从天亮打到天黑,有许多人倒卧在沙场上,怀着一腔仇恨,默默地死去。那些活着的人,拐着腿、抚着断臂、有的朝北走,有的朝南走。走出塞口的那一刻,他们几乎是同时回过头来,望着对手,射出仇恨的目光。一道火花闪过,点燃起仇恨怒的火种,这火一点点,一片片地燃烧起来,燃成一片大火……一时间,风起云涌,狼烟四起……
从北方,杀出一支举着狼旗的黑马军团。
从南方,冲出一支举着龙旗的汉家军团。
他们呐喊、冲杀、进攻、挟裹着风雨,携带着雷电,轰击着、咆哮着……铺天盖地,势不可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鼓舞着他们冲锋,冲锋……厮杀,厮杀……
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比丹挺起隆起的小腹,迈开罗圈腿,走下金床,盯着每一位将军大臣的眼睛。巡视一圈,往大帐中央一站,“刷”地抽出长剑,朝一根柱子上砍去,高声吼叫道:
“宁做匈奴的牧民!不做汉朝的王爷!我要与汉朝一决雌雄!传我命令,左贤王带十万铁骑,右贤王带十万铁骑,我带二十万精兵,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对汉朝发动进攻,直逼长安!”
文武百官齐声欢呼:
“踏平汉朝!踏平汉朝!”
一匹黑色的幽灵,“嗖”地一声跃出山坳,一双绿眼里闪射出战争的烟火。
草原上又刮起了一场黑色风暴。四十万匈奴黑马军团,从三个方向,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汉朝发动进攻。顿时,长城的烽火台上狼烟滚滚,传遍千里。
汉朝建章宫。
在推行“新政”的过程,王莽刚愎自用,自以为找到了汉制的病根,施行对症下药,一土地兼并。二改革币制。三五均、六管。四改革中央机构。从行政上改变少数民族的首领封号。只因这一改,引起民族间的矛盾,汉匈关系剑拔弩张。导致后来的大灾难。
俗话说:旁观者清。
果然不出两位大学者所料。匈奴单于拒接受封王封侯。
王莽独自一个坐在书房里品茶读书。
一个大臣匆匆走进书房,跪下禀报:
“匈奴单于比丹,拒不接受新单于章,撕毁和平协议,向我大汉发动进攻。”
“有多少人马?”
“四十万!”
王莽手中的一册竹简一抖,“啪”地掉在地上。他盯着大臣: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传文武百官,上朝议政,献计献策,对付匈奴大军!”
文武百官齐集建章宫,王莽高高地坐在龙椅上:
“众爱卿们,大汉江山又面临危机时刻,望大家为国分忧,出谋划策,共同对付剽悍的匈奴。保卫大汉江山,不受外敌侵犯!”
大殿内一片嗡嗡声。
他大手一挥,即可派出去的百万大军,兵分四路,向本以归服的匈奴、焉耆、西羌、高句丽、句町等国发动战争。这是自汉武帝以来,第二次大规模派重兵进攻四夷。百万汉军,接受王莽的圣旨,将边地民族――征服,重新颁发印绶,降王为侯。这一举动像导火索,又一次点燃了早已熄灭的边疆烽火。汉地边境立时被战争的乌云所笼罩。
自从汉公主王昭君出嫁匈奴单于呼韩邪,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令人遗憾的是,昭君生下一个儿子,没能继承单于。
一场风起云涌的汉匈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公元十八年,这是自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以来,匈奴又一次大规模用兵,数量与白登之围相当。
前线不断传来战报,把个建章宫的气氛制造的既紧张又热烈。
大司徒王寻说道:
“匈奴将士有勇无谋,我们只要三十万精兵强将,以逸待劳,定能将匈奴击败!”
大司空王邑也说道:
“贴出告示,重金招天下奇才,施展奇技,击败匈奴有望!”
这时,一员大将奔进大殿:
“匈奴前锋部队十万兵马,已逼近终南山下。汉皇快下令吧!”
王莽想起一个人来:“传巨无霸进殿!”
巨无霸走进大殿,接受王莽的令箭。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封你为前锋将军,驾驶虎狮战车,击败匈奴!”
“臣受命!”巨无霸领命而去。
终南山下战鼓声声,匈奴前锋部队已开始向长安发动进攻。王莽派大将军王舜、王邑、王匡、廉丹、严尤、分五路迎战匈奴。一场你死我活的大规模战争拉开序幕。
巨无霸驾驶着虎豹战车,冲向匈奴的黑马军团,这一招非常灵验,一时军阵大乱,人仰马翻,向后溃退。巨无霸见敌人退去,已达目的,收兵回营。
王舜率军追杀过去,直追百里。远远的,看见匈奴单于的狼旗飘舞。这是比丹率领的黑马军团的主力。王舜的十万兵马孤军作战,落入匈奴的包围圈。匈奴铁骑在单于狼旗的指挥下,迅速集结,呈钳形包围圈,将王舜大军包剿。王舜不敢恋战,迅速杀开一条血路,不防一支冷箭射来,击中他的背部。他哎哟一声,栽下马来,被几个将士救助。十万兵马损失过半,两员副将护送王舜回营。
一员副将火速赶回汉宫,把大将军王舜受伤的消息,奏报王莽。
王莽胸有成竹地下令道:“立刻传宫廷御医,用麻沸散给大将军做手术,取出箭头!”
这麻沸散是宫廷的御医发现了一种麻沸散的药方,经过多次动物试验,效果不错。使用麻沸散的病人,很快处于昏迷麻木状态,在这时做手术,人不感到痛疼,手术进行的也非常顺利。他特地让御医把麻沸散的秘方,给摘抄刻写在木简上,亲自查验。木简上写着:曼陀罗一斤、生草乌、香白芷、金当归、川芬、麻黄、乳香、闹金花、乌头……
王莽记得当年有个叫王孙庆的人被处死,他命令宫廷医生对他的尸体解剖。就是使用的麻沸散。又经过多次动物试验,效果不错。使用麻沸散的病人,很快处于昏迷麻木状态。
几天后,经过麻沸散手术后的王舜将军,箭伤逐渐开始痊愈,重返前线,令王莽大喜,重赏御医。
比丹单于的主力黑马军团,潮水般地涌向终南山下,战鼓声震动得大地颤抖。阵阵烽烟滚过终南山上空。
建章宫。
一位大臣对王莽献计道:
“匈奴人崇拜神雕大鸟,把它当做天神,一旦神鸟飞临天空,匈奴大军必退!”
“可到哪儿找这样的人呢?”王莽说道。
一个将军出班说道:
“闻知峨嵋山上有个道人,善轻功,学大鸟飞翔”。
“快快给朕请来,定有重赏!”王莽急切地要吼叫起来。
这峨嵋山上的道人名叫羽飞,在山上修道已经二十年。师傅说他修道已成,可以飞出峨嵋山。一天,他用山鹰的羽毛给自己做了一副巨大的翅膀,选择了一个有小南风的天气,驾驭着鸟翅飞上蓝天,徐徐降落在青青草地上,师傅率领弟子们向他表示祝贺。
道人羽飞很快被召进建章宫。拜见王莽。
王莽打量这个峨嵋山来的道人,眉清目秀、机智干练、身手矫健,一眼发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匈奴大兵压境,大汉江山岌岌可危,请道人为击退匈奴出把力!”
“我愿为汉皇效力!”
“好!你快启程,施展你的奇技!”
羽飞在一群将军的簇拥下,奔向终南山顶,一阵阵小南风吹来,羽飞一阵狂喜,这是恰好时机。他立刻身着羽毛衣,整个人一下子变成一只大鸟。只见他朝着北方快速奔跑,然后朝山下轻轻一跃,那人,就像一只腾飞的大鸟,展开巨大的翅膀,朝北方飞去。他嘴里含着一只口笛,呼呜呜地吹响……
匈奴单于大帐。
一个大臣奔进单于大帐。气喘吁吁地奏报:
“从山上飞下来一只神鸟,鸣叫着朝我们飞来”。
比丹半信半疑,快步走出大帐,抬头朝天空望去,果然,晴朗的天空上飞来一只大鸟,不停地在空中盘旋。那大鸟一边扇动翅膀,一边发出呜呜啦啦的鸣叫声。
“啊!天神来了――”
比丹单于一阵恐慌袭来,双腿一软,跪下身子,周围的将军们跟着单于,对着天空上飞翔的大鸟,高呼:
“天神来了――拜天神!”
呼啦啦,几十万匈奴大军黑压压匍匐在地,低下头,不敢看那只神鸟,只侧耳聆听神鸟的天语,那是召唤他们归去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那只神奇的大鸟消失了。
比丹仰头望着晴朗的天空,只剩下一颗赤日,他脸色苍白,站起身,一挥长剑,大喊一声:
“天神走了――全军撤退!”
几十万匈奴大军,潮水般地向北方退去,一直退回到漠北草原。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