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鲜卑溃退


本站公告

    随着切半径企图的增多,原本的大战团就逐渐分散成小战团,在这种小战团中,谁的队形保持得好,谁就能保持相对较多的人数,从而占有优势。在这种大兵团混战的场合下,无论你个人能力多强,只要落单被围,就无法逃脱被斩落马下的命运,

  是乌丸人!和连愤怒的吼道:“冲上去,杀了他们!”话音刚落,前面的山坡后就转出一支骑兵,迅速撞入和连的前军。突然的打击,迅速打乱了鲜卑人的队形,鲜卑骑兵被堵在狭窄的地形之中,拥挤不堪,根本无法发挥骑兵的作用。和连见势不妙,只得掉头退出了谷地,就在鲜卑骑兵一片混乱之时,又有两支骑兵从附近的山谷中冲出,这两支骑兵彻底摧毁了和连的信心,这下他知道,再不脱身,一旦后面的汉军赶到,四下合围之后,自己将插翅难飞!

精彩内容结束  龙门镇地处草原之中,又建在相对的制高点之上,站在镇内的小楼之上,随便就能看到二三十里之外。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有大队骑兵出现,一般在二十里之外就会被发现。

  不过鲜卑人不同,他们的营地在龙门镇以北,地势又比龙门镇低,所以视线受到了龙门镇的阻挡。他们向高柳方向看,就只能看到龙门镇。自高柳城到高柳关,有八里多路,自高柳关出长城后,又有十几里的山谷道,道路顺着山形地势在山谷中穿行,在这里行军,无论多少部队,都不容易暴露。出了山谷之后,是几里路的丘陵坡地,出坡地到龙门镇,真正毫无遮挡的草原,不过五里而已。因此,在这个方向上,如果有军队接近,那么发现距离就要缩短到五里。

  很不幸,这拨骑兵正是来自这个方向。初秋的草原上,牧草茂盛,高草遍地,那些在龙门镇南面农田里撒气的鲜卑人,发现大队汉军骑兵冲出山谷,向他们接近的时候,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只有三里多地了。

  在麦田中破坏的鲜卑人虽然行为比较疯狂,但是毕竟没有真疯,他们看到这一大群骑兵时,很快就搞清楚了一个问题:来的,是汉骑!

  原本指挥手下破坏麦田的头人们看到大批的汉骑冲来,一个个又忙着招呼自己的手下向大营方向集中。在人喊马嘶的混乱之中,原本撒在龙门镇四周麦田中的鲜卑人,开始快速向大营集结。虽然鲜卑人的动作很快,但是汉军的动作似乎更快,很多下了马,在靠近高柳方向的麦田里恣意破坏的鲜卑人,还没有寻到自己刚才放开的马匹,就被汉军追上,接二连三的砍倒在地。

  和连得到斥候的回报,立即披挂上马,带着身边仅有的几百亲卫立在大营门外,做出了迎击的架势。和连骑在马上,看着远处的汉军来势汹汹,队伍拖得老长,不由得暗暗后悔,后悔自己不该放那么多人去破坏麦田,要是刚才留上两千,不,留下一千就够了。只要有一千骑兵在自己身边,那现在就能乘着汉骑队伍不整的时机打个逆击,只需要一个集团冲锋,就能将汉人的先头部队打散,说不准还能一战将汉军打退,可是现在,唉!

  鲜卑人忙着集结的同时,汉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在冲击那些跑得稍慢的鲜卑小队了,汉人的后军,也蜂拥而至。大约相距四里左右,双方都开始刻意的调整队形,准备列阵。不过和连不等汉军列阵结束,就率先发起了突击。不是和连性急,而是和连看到自己的队伍太散,而来的汉军又有点多,不先下手显然不行。

  此时汉军比较集中的,大约有两千多人,而后续的骑兵还在源源不绝的过来,从和连这个方向,根本看不到头,显然,这次增援的汉军,应该在四千骑上下。和连带出来的五千骑兵,经过两天的激战,现在已经损失掉一千,营中还留有几百伤兵,散开在外的,还有千把,真正列阵完毕的,加和连自己也不过两千,兵力显然少于汉军,如果不率先抢攻一下,待会汉军集结完毕之后,鲜卑人将只能被动挨打了。

  和连这次带来的,都是鲜卑王庭的精锐,这帮人平时自持悍勇,一个个眼高于顶,从来就没把汉人放在眼里,可是这次己方以五千兵力进攻一个弹丸小镇,竟然屡屡受挫,心里早就憋着股火,这下有了和汉军野战厮杀的机会,自然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见鲜卑人率先发动,汉军自然也毫不退缩,鼓角齐鸣声中,两拨骑兵各自加速,对撞到一起。箭雨之后,双方在这个大草原上展开了混战。骑兵作战和步战不同,由于速度太快,因此骑兵在冲击过程中,无论训练得多么精锐,都不可能严格保持住阵势。这一点,在鲜卑人的作战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双方甫一接触,两军作战风格的不同就表现得非常明显。鲜卑人由于有骑射的优势,因此更注重保持距离,尽可能的避开汉军的正面,绕着汉军的队形用骑射攻击。而汉军更注重阵型,除了以骑弩还射之外,就是以严整的队形向鲜卑人队形的薄弱部位穿插,打断鲜卑队形之后再包夹,逼得鲜卑人用弯刀作战。

  这年代的骑兵,常用的武器除了马槊就是形制不一的刀,由于大多数人右手比左手灵活,因此使用马槊的骑兵对左侧敌人威胁更大,而使用弯刀的骑兵,对右侧敌人的威胁更大,汉军多擅长马槊,而鲜卑人多擅长弯刀,这种差异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对冲几轮之后,双方在你追我赶之中,自然会形成同向转圈厮杀的态势,这就是所谓的战团。这种战团,大部分是逆时针旋转,少有例外。双方就这样在大草原上绕着大圈,边跑边打,而且跑起来之后,鲜卑人通常在左侧,而汉军则多在右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鲜卑人擅长弯刀,当汉军在右侧时他们觉得砍着顺手,而汉军擅长马槊,攻击自己左侧的鲜卑人也觉得顺手,双方都觉得习惯,都不觉得吃亏,自然就形成这种特有的交战方式。

  不过由于作战过程中马速较快,而冷兵器攻击的距离有限,再加上双方都在马背上左摇右晃的或闪躲或攻击,因此相对个人来说,一圈子转下来,也找不到几次攻击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武将单挑时打上几十回合都决不出胜负的原因。不过大兵团作战和单挑不同,参加作战的人多,你躲得了这个躲不过那个,因此一圈下来,还是有不少人落马丧生。

  在后世的二战时期,双方有时会出动数千架飞机发起大规模的空战。这时,虽然满天都是飞机,但是正面对冲作战的却很少,原因就是对冲过程中相对速度太大,又是点对点碰撞,攻击机会极难把握,如果一方刻意躲闪,那么一次通过就能击中的概率很低。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切半径,尾追格斗的空战方法。若忽略空间和平面的差异,那么后世以机炮为主的空战和这年代以冷兵器为主的骑兵作战是非常相似的。交战双方都想保存自己,歼灭敌人,因此自然形成了尾追攻击的作战样式,在这种转圈混战中,也会出现切半径的作战方式,谁的马快,谁的骑术精湛,谁就能切到谁的身后,占住优势。就单兵能力来说,鲜卑人占有优势,可是汉军队形保持得较好,而且家伙较长,所以要想在切半径时,不被后队的汉军刺死,很难。汉人的骑术比不过鲜卑人,所以汉人更加强调队形。

  随着切半径企图的增多,原本的大战团就逐渐分散成小战团,在这种小战团中,谁的队形保持得好,谁就能保持相对较多的人数,从而占有优势。在这种大兵团混战的场合下,无论你个人能力多强,只要落单被围,就无法逃脱被斩落马下的命运,

  这场混战持续了半个时辰,双方伤亡过千之后,汉军人多的优势逐渐显现。一些鲜卑人开始深陷重围,另一些人则开始有意识的退却,逐渐向己方大营靠近,凭借着大营守军的弓箭支援,重新整队。撤出战斗的鲜卑人越来越多,相应的那些被汉军围住而无法脱身的鲜卑骑兵也就陷入了苦战,伤亡也迅速增加。

  和连已经撤出战团,退到了大营附近。此时的和连,浑身浴血,根本分不清到底是谁的血迹。他骑在马上,快速的打量了下战场,见自己身边已经聚拢了一千多骑,还有一千多兵力被汉军优势兵力分割包围,无法脱身,除了两处还能勉强抵挡外,其余的已经被团团包围,濒临消灭,形势非常危急。离鲜卑大营不远,汉军一部也在整队,监视着和连这股骑兵,不时的还派出小股汉军驰近大营,以骑弩和弓箭发起远程攻击,进行袭扰。和连知道,自己这边已经落入下风,再战下去,是必败之局,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将那两处还在坚持的被围部队解救出来,然后撤出战场。和连咬咬牙,回首对身边的一个头人交代几句之后,就再次举起手中弯刀,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鲜卑大军一动,对面的汉军也迅速出动迎击,和连跃马扬刀,一马当先的杀入战团,敌住汉军的拦截部队。在他身后,一半的鲜卑骑兵,以一个漂亮的转弯,迅速绕过拦截部队,去解救己方被围部队。和连这次的突击很成功,不仅拖住了汉军的阻击部队,也成功的帮助了大部分被围部队突围,并成功的撤出了战斗。

  此时双方已经混战了近一个时辰,人马都非常疲劳,加上天色将黑,于是各自退兵,暂时罢战。

  这一战,鲜卑人虽然落在下风,但是由于占了先手,因此败得并不是很惨,汉军伤亡过千,鲜卑人的损失则接近一半。鲜卑大营之中,人马已不满三千,且大部带伤,连和连自己也受了几处轻伤。现在鲜卑人大军孤悬在外,大营又不坚固,如果再不撤退,一旦汉军再有援军赶到,那么鲜卑人必然是覆亡之局,因此,现在是人都能看出,鲜卑人必定会弃营而走。

  汉军的统军将领是护乌桓校尉宗员,此人原是段破羌的旧部,自少从军,跟在破鲜卑中郎将田晏身后参加北伐,在大军溃败时,他是后营主将,因成功守住后营,为稳住溃军,扭转战局,立下大功,因此高升校尉。此人身长八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颇有智计,他自然能够看出,和连要跑。

  宗员本来不在高柳,而在上谷宁城驻扎,但是近来公綦(qí)稠的动作有点大,立了不少功,并因此而升为关都尉,成为仅次于校尉的军官,而他身为主管官员,却没有因此得到一点功劳,心中有些不爽,于是就带着两千骑兵,离开宁城,到高柳巡边,一来敲打下公綦稠,提醒他别得意忘形,二来看有没有军功可挣,也为自己挣点名誉。

  宗员到高柳的当天,正好遇到刘备派人入关向公綦稠求援,他因此而得知和连孤军在此,而且兵力薄弱,于是就有意集中力量,一举擒杀和连,立下盖世大功。

  为此,他特意拟定了一个作战方案,并动用护乌桓校尉的权力,紧急征发四千乌桓骑兵,让这支乌桓骑兵作为奇兵,从高柳西北二十里的黑石峪出长城,绕到鲜卑大军身后去埋伏,截断鲜卑人的退路,一旦发现鲜卑大军撤退,就于路劫杀。这次宗员到高柳来,恰好带了两千骑兵,公綦稠手下本有两千骑兵,二人又都想立此大功,故此都愿意倾巢出击,因此这次出现在草原上的汉军骑兵有四千之多。由于乌桓骑兵绕道之后,路程较远,宗员不敢肯定派去埋伏的乌桓人是否已经到达了预定埋伏地点,故此有意拖住和连,不让其过早撤退。

  当下两军虽然罢战,但是汉军却没有撤走,只是退到龙门镇外,保持着松散的队形暂时休整。和连见这边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自然不敢贸然弃营撤退,只得耐心的缩在大营内休息。

  这个时候,刘备带着手下,将刚刚准备好的吃食,热气腾腾的抬到外面,同时建议由自己的人继续监视鲜卑大营,让大军就地休息用饭。宗员算算时间估计伏兵也应当就位了,于是下令:大军下马,就地用饭。

  在傍晚的骑兵大战中,刘备没有派一个手下参战。因为这种大兵团作战,伤亡很大,刘备不想将自己有限的力量在这里消耗掉。毕竟后年就是甲子年了,将来有的是战打,锻炼的机会多的是,象这种硬仗,还是不参与的好。故此整个作战期间,他都躲在镇内,带着手下,做了整整一个多时辰的饭,没有派一个人出战。

  在天色刚黑之时,大部分汉军都领到了食物,而先领到食物的人,已经吃得半饱了。就在这个时候,鲜卑人动了,不是进攻,而是撤退,或者说逃命。

  不得不佩服和连拿捏时机的本领。因为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刚端上饭碗的人是最放松的,没有人愿意放弃到手的美食,而跳起来去和敌人玩命。和连很聪明,算得很准,因此,鲜卑人顺利的逃出了大营,等汉军开始整队追赶的时候,两军已经拉开了六、七里的距离。

  初秋的夜,月牙还没有升起,不过并不很黑,纯净的空气加上漫天的繁星,照亮了鲜卑人回家的路。在鲜卑人逃出三十多里之后,他们来到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是一个山谷,过了山谷就是大片的树林和草原,只要过了这里,他们就安全了。到时守住北面谷口,量汉军不敢过来,而且那里离王庭本部的大部落不远,援军半日可到,到时汉人必定会主动撤退。

  顺利转过几个草坡之后,和连刚有些松气,就听到前军传来一片惨呼声。

  有埋伏!和连抬眼看去,只见路两边的草坡上突然站起很多髡头的弓手,对着自己的前军连续不断的射箭,那箭,又准又狠。

  是乌丸人!和连愤怒的吼道:“冲上去,杀了他们!”话音刚落,前面的山坡后就转出一支骑兵,迅速撞入和连的前军。突然的打击,迅速打乱了鲜卑人的队形,鲜卑骑兵被堵在狭窄的地形之中,拥挤不堪,根本无法发挥骑兵的作用。和连见势不妙,只得掉头退出了谷地,就在鲜卑骑兵一片混乱之时,又有两支骑兵从附近的山谷中冲出,这两支骑兵彻底摧毁了和连的信心,这下他知道,再不脱身,一旦后面的汉军赶到,四下合围之后,自己将插翅难飞!

  这时的和连显露出枭雄本色,果断的脱离大军,带着十几名随身亲卫,调头向西南跑去,汉军从东南追来,而乌桓人守着北面、西面几个路口,只有西南边暂时没人,只要逃出战团,钻入山谷,再折而向北,一样能逃回大草原。

  和连的想法很好,可惜运气十分不好,他还没有逃多远,就被先赶上来的刘备盯上。刘备的人没有参加野战,马匹精力旺盛,故此一路追来,都跑在前面。刘备来追击,本意是趁火打劫,现在见这拨人数不多,而且是向南狂奔,心知必是脱离队伍的鲜卑将领,当下带着手下掉头追了下去。和连的人马此时已经是人困马乏,自然跑得不快,很快就被刘备的人赶上。

  和连的亲卫眼见无法摆脱追兵,于是齐齐转身,迎击追兵,想为大王争取时间。可惜这些亲卫刚调过马头,就见追来的汉军射出了一排弩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