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蓝田县志》:从1912年的民国元年到1949年的民国38年的不到38年的时间,蓝田县的知事、县长先后更换了39位,如果再加上未载入志书的几名刚到任即被赶走或迫于压力而未到任的共有40多名,平均11个月更换一任。其中从民国元年的1912年到民国16年的1927年的16年内竟更易20次之多,平均9个多月换一位;特别是1927年的一年之内就换了4名县知事:即郭世铭、晁世楷、杨天章及未载进县志的王绍沂,平均3个月更换一位。象这样频繁更换县知事的现象在蓝田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这便是《白鹿原》小说所说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滋水县的县长撤换了四位,这是自秦孝公设立滋水县以来破纪录的事”的史实依据。
自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帝制,使中国的国家体制向共和迈出了第一步。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仅仅只是把一个皇帝赶下了台,国家政权又重新被以袁世凯为首的一批前清爪牙和旧官僚窃取,这时期的中华民国被**纵在一批时刻都在梦想恢复帝制的旧军阀手中,事实上就有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之举;1927年北伐革命胜利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一批隐藏在革命阵营中的新军阀又纂夺了革命胜利果实,使中国重新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因此整个民国时期一直是复辟与反复辟,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时期;是把中国拉向倒退的各种反动腐朽势力与代表进步的人民革命势力反复斗争,直至使中国走向光明的时期;因此便决定了整个民国的社会大动荡,政局不稳定的现象,这种的不稳定在民国前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就陕西地区来说:先后计有秦陇复汉军,哥老会、白郎起义军、靖国军、北洋军阀势力、中央陆军、民国南路军、镇嵩军、国民联军等10余种政治势力的角逐。这些政治势力的军队和武装先后都曾集结、驻扎、或交战于蓝田县境:战祸所及,民不聊生,民团乡勇迭起,兵匪交织,良莠混杂,各种政治集团为了争夺地盘,扩充实力、无不在蓝田安插其代理人。故势乱之下,蓝田县知事寅任卯免,更替频繁:而这些县知事为了替主效力,在其蓝田主政期间,大都疲于应付时局,抓丁拉夫,派款支差,皆以这种短期掠夺行为作为要务,根本谈不上为民兴利除弊之举,更有甚者,乘机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全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样势必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因次有许多知事县长,被人民的反抗斗争赶下了台,有的知事县长上任不到两个月即被赶跑。特别是1927年陕西大革命运动处于高潮时期,蓝田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及其它形式的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兴起。长期忍受贪官污吏欺压剥削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其压抑已久的反抗情绪象火山爆发一样,直接动摇着县府衙门当政者的统治宝座,因而便有小说中所说的那种一年之间出现了四位蓝田知事的情况。
蓝田人民祖祖辈辈遵从“勤劳为本,耕读传家”的信条,历代《蓝田县志》无不以蓝邑之民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民风淳朴”的顺民百姓称之,但是,蓝田人民又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精神,他们并不甘愿忍受反动统治阶级的任意欺压和剥削。历史上象明未农民起义大将刘忠敏这样的“**民反”者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中国**党的领导下,蓝田人民为求得彻底解放,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白鹿原》通过滋水县县长“象走马灯似的从滋水县消失这一事件说:”这件事让朱生先颇伤了脑筋,他翻阅着历代县志,关于滋水县乡民的评价却是一贯的八个字:“水土深厚、民风淳朴。”因而让朱先生在新修的县志上,究竟还能不能再用“水深土厚,民风淳朴”来为蓝田民风下结论,这是《白鹿原》作者借以引发人们深思的巧妙之笔。提示人们,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滋水(蓝田)人民己经不仅是“民风淳朴”他们己经在开始觉醒,而且不满压迫,勇于反抗,并为努力成为社会的主人而奋起革命、英勇斗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