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直从万历那得了口喻,来到张府前。家丁通报后,张君匆忙出来,问道:“这位公公,可是太后诏见?”
“是皇上宣张大人随我进宫面圣。”张直说道。
皇上召见,张君不敢怠慢,命家丁赶紧准备车轿,即刻进京。一个家丁问:“老爷,你中暑未愈,是不是……”
“区区中暑,怎比得上天踪见,还不快备好车马!”张君怒道。
……
乾清宫书房内,万历坐在桌前,桌上黄绸上,放着一张绢布。绢布上有墨字八道:
单车去国路悠悠,绿树蝉鸣又早秋。
燕市伤心供帐薄,凤城回首暮云留。
徒闻后骑喧乘传,不见群众疏请留。
三载布衣门下客,送君垂泪过卢沟!
万历喃喃念着:“……送君垂泪过卢沟,好诗、好诗。高拱已经落难,此人依然不惧皇威,挺身相送,真乃高士矣。”
万历问站在一旁的太监:“林庆,你在哪里抄到这诗的?写这诗的人叫什么名字?”
“是一个小客栈里抄到的,写的人名叫嵇元甫,奴才并没见过他。”
“哦,那天你去给高拱送通文的时候,也没有见到有人相送吗?”
“回皇上,那个驿站已经过了卢沟了,想必四人早回去了,高拱身边除了小,没有别人了。”
除了小,没有别人了……唉,高拱一生英雄,最后却只是落个这种落魄下场。万历心想,历史上,高拱为明朝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当政的这些年里,日日“晨理阁事,午视部事”,在他的勤勉治理下,国家一扫嘉靖时期积累的贫穷杂乱,虽没有国富民强,但也是民心安定,四海皆平。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高拱一手促成的“隆庆和议”,因为这个和议,困扰明朝边境多年的蒙古俺答部扰边得以化解,并且未来200年间,蒙汉两族在长城边上,一直维持着和平与互市。
高拱,一路走好,朕并不是不相信你的忠心,并不是不相信你的才能,而是,有一个人,比你更适合这个位置……你的遗志,将由他来继承……
张直走进了书房,打断了万历的思绪:
“皇上,张大学士到了。”在他身后,张君正跨着大步走进门来。
万历连忙起身,迎上前去,仔细打量起来。当日登基大典之上文武百都在,熙熙攘攘的,哪里认的出来谁是谁,现在第一次看到张君,万历心中不小小震撼了一下:这不是帅哥吗?
张君人长的很高,身着青圆领袍束带,头戴四方平定巾,整个脸庞棱角分明,在浓密眉毛下,是一双乌黑深邃的眼眸,鼻梁挺直,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那把长须。古代男子都以有一把飘逸的长须为,这张君的胡须可谓骇人听闻——足足长到了胸口以下,接近肚脐眼。
如果不是知道张君已经四十八岁了,且有一把胡须证明,万历恍惚中就要认为是金城武也穿越过来了……
“老臣叩见皇上。”张君见了皇上,伏地喊道。
“张先生快免礼!”
张君听见圣上叫他先生,忙道:“皇上是九五之尊,这‘先生’二字,老臣担当不起。”
“张先生莫要如此说,前日母后已经封你为首辅,让你教我念书,学生叫老师为先生,是理所当然的。”万历又转头叫张直;“给张先生赐座。”
这里可是乾清宫,皇上问政之地,不是在讲学场所文华殿,皇上在这里给大臣赐座,那可是无上的荣耀。张君很是感激,说了声“谢皇上”,待万历走回书桌坐下,他才收起袍角入座。
“张先生这几日不在京中,高学士又已返乡,朝中无人,亦不开早朝,朕实感空虚,所以召先生前来,想早日接触政事,早日跟先生学习为君治国之道。”万历说道。
如果是高拱听闻小皇上“早日接触政事”之语,定要猜疑几番,但张君然同,他听了万历说的话后,非常欣慰,说道:“都怪老臣考虑不周,前日里忙于考察天寿山先皇陵地,这两天又中了暑在家休养,是以耽误了圣上进取学业。”张君当然不会说,其实自己这几天还忙着弹劾高拱。
“先生中了暑?林庆,快传话尚膳监,将昨日朕喝的雪梨莲子汤现做一碗,与先生解暑。”
“是,皇上。”林庆一路小跑出了门去。
“这……”张君心想这哪承受得起?想去阻止林庆,又觉不妥,只得说:“谢皇上恩赐。”
“张先生不必客气,既然先生身体不适,那天寿山的事情就差别人前去吧,先生好生在家休养要紧。”
“回皇上,先皇帝陵那边已无大碍,臣也正思量着近日重开早朝,皇上年幼,应以学业为重,明日起,逢三、六、九日开朝便是,皇上以为如何?”
万历心中暗想:哇,前世在那鸟公司上的还是一周六天制呢,这下好了,一周只要上两天班,当皇帝真爽啊……可是自己毕竟骨子里是个成年人,成天读着四书五经那可受不了,于是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但逢三、六、九日开朝,似乎太少,不如逢单日开朝,两天一朝,这样方可不误了国事。”
“皇上年纪轻轻,就能知道勤政的重要,实属不易。”万历这么说,张君心里很高兴,要知道,正德、嘉靖和隆庆三朝,哪个皇帝正正经经上过朝啊?但他还要再鞭策一下:
“皇上,这早朝每日起自五更,遇寒暑而不废,坚持数月容易,时间一长,便会觉的枯燥无味。古往今来两百余帝,能坚持一生者,不过寥寥数人啊。”
万历心想,这我也知道……当下托腮沉思了一会,再一脸凝重地说:“张先生所言,朕已铭记在心。等会我便找一木牌,上面刻上‘坚持’二字,悬挂在头,待哪一天朕想懒了,看见那块木牌,当想起先生今日所眩”
张君喜极:“皇上能有此心,大明之福啊!”
“皇上,汤好了。”林庆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太监,端着一个青瓷碗,里面盛着冒热气的雪梨莲子汤。
万历说道:“先端过来朕这。”太监把瓷碗放在书桌上,万历拿起调羹调和起来,又吹了吹碗面的热气,然后亲自端到张君面前,说:
“先生劳累了。”
……
在晨光中,张君出了午门,坐上了等候多时的轿子,结束了他的第一次面圣。此刻的张君心中,一个想法已经牢牢的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新皇帝是个可造之材。
高拱已经走了,自己已经是新一代的首辅,是百之首。内阁当然是由自己掌控,宫里有李太后和死党冯保支持,外面有亲信戚继光守着大明边界,连皇帝都喊自己一声“老师”,属于我张君的时代来临了!张君啊张君,你可还记得当年那些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灾民;那些为了充饥,吃观音土活活胀死的百姓?可记得那些生阑用干活,生来就丰衣足食然肯施舍给穷人哪怕一碗米糠的王公贵族?可还记得当年自己的爷爷被那个肥头大耳的王爷折磨至死?……
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从今天开始改变。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