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投降要么彻底毁灭


本站公告

    1944年12月22日,美军防线濒临崩溃。上午10点半,德军向美军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立即投降,要么彻底毁灭。”……

    1944年11月28日,加拿大军队攻克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使盟军得以继续向德国最后的天然屏障莱茵河挺进。因为,“市场花园”行动之后,盟军在西线的进攻沉寂下来了。

    在德国,几年来的胜利气氛开始逐渐转化为惊恐和畏惧。整个德国特别是工业区笼罩在轰炸之下,人们习惯于迅速撤进防空洞,然后在废墟中又重新找回街道和房屋。希特勒认为,要是不行动就会带来整个帝国完全的毁灭,他决定孤注一掷,倾尽全力向盟军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势。希特勒将这次反击作战的地点,选择在卢森堡、比利时与德国交界的阿登山区。阿登山区的盟军防守比较薄弱。但是阿登山区森林茂密,丘陵起伏,不适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德国人对阿登山区非常熟悉,4年前希特勒正是从阿登山区发起了闪击作战,突破了法国的防线,进而导致了整个盟国西线的总崩溃。希特勒选择阿登作为反击点,有重温旧梦之意。

    希特勒集结了2500辆坦克和重炮,28个师,其中有9个装甲师,此外还有6个后备师。这些士兵都是从东线战场上下来的有经验的老兵。阿登地区是盟军前线的最远处,只有美军的4个步兵师防守。美国大兵认为阿登是个休息的地区,他们尽情娱乐,等待被调往别处。

    在阿登战役打响的几天前,德军秘密实施了特种作战计划――“格赖夫”计划。德军企图用纵深特种破坏的破袭战在盟军当中造成巨大混乱,来配合整个阿登的反攻。德国人假冒美国人,进入到美国防线内部,到处制造混乱。但是计策并没有完全得到成功。一辆假吉普车在加油时,使用了“PETROL”(汽油)这个词,这是一个英国英语单词,不是美国英语单词,美国人一般用“GASOLINE”来表示。美军立即警觉起来,逮捕了化装的德军,但是只抓住了其中的几个人。之后,美军建立了关卡来检查所有的士兵和军官,他们互相在不注意的时候提问,这些问题只有真正的美国大兵才会回答,每辆卡车和吉普车都要检查,甚至是指挥官,每个人都要毫不迟疑的回答出足球明星的名字或首都的名字,要不然就马上被捕。

    1944年12月15日夜,25万德军集结在他们的出发地点等待攻击的命令,而在他们的对面,10万美军正在睡觉,对危险一无所知。

    1944年12月16日凌晨,德军开始炮击,1小时之内,美军的前线就被摧毁了,德军的地面进攻取得了全面成功。美军有两个团被全部包围,7000多名美军投降。

    1944年12月17日,德军的先头部队突入比利时境内30多公里。

    虽然德军在阿登山区的反攻作战迅速并取得成功,但被突破地段的两边仍然是盟军固守的阵地,德国的反击部队只能沿着一条狭长的突破地带推进,这样战线就形成了一个凸出部。在这个突出部的前方有一个叫做巴斯托尼的比利时小城横亘在德军挺进的道路上。美军和德军对巴斯托尼的重要性都有清醒的认识,德军将领莫德尔元帅和统帅部参谋长约德尔元帅都认为阿登战役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巴斯托尼。

    1944年12月19日,美国101空降师到达巴斯托尼。101空降师在巴斯托尼建立起坚强的防御体系,使得巴斯托尼成了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1944年12月21日,德军包围了巴斯托尼的18000名美军。

    1944年12月22日,美军防线濒临崩溃。上午10点半,德军向美军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立即投降,要么彻底毁灭。” 几个小时后,德军得到了101空降师副师长麦考里夫将军的回信,它只有一个字:“呸!”。与此同时,巴顿将军正率领第3集团军向巴斯托尼驰援,而艾森豪威尔给他的命令也只有一个字:“快!”

    1944年12月23日清晨,美国第8航空队的战斗机重新遮蔽了西欧的天空,C-47运输机投下了数百个降落伞,101空降师得到了机枪、子弹和医药用品等补给。

    圣诞节当天,德军又发起了强大的进攻,终于敲开了巴斯托尼西部的美军防线,就在巴斯托尼告急之时,巴顿的坦克部队赶到,危机被及时解除了。

    7天后,恼羞成怒的希特勒集中了9个师的兵力继续猛攻巴斯托尼,但此时的巴斯托尼已经得到了巴顿将军的增援,德军的进攻毫无进展。不仅如此,此时的德军已陷入了一个狭长的走廊地带,若不及时撤退必将遭到盟军的围歼,无奈之下希特勒终于下令德军撤退。

    1945年1月28日,德军被盟军彻底赶回到原来的阵地。阿登反击战中德军伤亡10万人,美军伤亡了8万人。美军获得了胜利,从此希特勒再也没有力量阻挡盟军的进攻了。

    战略要地

    既然巴斯托尼如此重要,德军为什么不在1944年12月16日发动阿登反击战的当天空降巴斯托尼呢?或许德军没有制空权,或许没有足够的空降部队,或许没有想到可以空降巴斯托尼。如果德军先于美军空降巴斯托尼,那么阿登反击战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

    阿登战役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巴斯托尼。如果下次有什么战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地,那么就应该周密策划以求尽快占领。就像德军空降埃本?埃麦尔要塞一样,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将其占领。市场花园战役中阿纳姆最为关键,但英国第1空降军军长却认为战事发展一切顺利,没有必要增援。既然一切顺利,增援一下又会有什么损失呢?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制定作战计划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战役关键点的顺利达成。如果不能确保战役关键点的顺利达成,就是先战而后求胜。莫德尔元帅和约德尔元帅都认为阿登战役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巴斯托尼。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必胜的把握,让胜利由巴斯托尼来决定!艾森豪认为“市场花园”计划甚为冒险。德军和盟军都犯了“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错误。但是,战争中的冒险又是必须的,在军事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没有wWw.多少“先胜而后求战”的机会。保守会贻误战机,积进难免冒险。因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因此,胜败乃兵家常事,常胜将军凤毛麟角。

    化敌为友为上,不战而胜为中,先胜后战为下,先战后胜为下下。既然是朋友何来胜负呢?因此,化敌为友为上。但是实战中,人们往往选择先战后胜,而且交战双方都采用先战后胜的下下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交战双方利欲熏心先战后胜的结果。

    注:本书在曾大江的新浪博客(/zdj2050)上已经发布了103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到曾大江的新浪博客去阅读。

    曾大江的五大著作,尽在曾大江的新浪博客:

    新轴心时代

    未来战争论

    现代化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