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吃豆腐(投推荐票)


本站公告

    “大爷你忙乎着,我俩在一边看着学就行,要是我俩碍事你就喊我一声。”说完牵着二姐的手向后退了两步,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就一定要学会装乖。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说出这番话,孟瞎子觉得没什么,但张言这么小的孩子,不管是大人教他说的也好,还是他自己说的也好,都不简单啊,关键是太有可比性了,他的大孙子六岁,每天还在家里哭鼻子呢。

精彩内容结束  孟瞎子“没啥事就快出去玩吧,屋子里还要干活,别磕碰着了。”

  张言可不想轻易就被打发走,“我听我爸爸说,队里豆腐房的豆腐做的特别好吃,我心里就想啊,是多厉害的人才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豆腐呢?就过来看看,大爷这豆腐是你做的吗?”

  小孩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装天真,几句天真的的暗含夸奖的话说出来,虚荣心人人皆有,孟瞎子也不例外,好话当然愿意听,边用一个长柄勺子在缸里上下搅动边说:“就是我做的!”

  语气里不免洋洋自得。

  “三十多年的老手艺哩,对了,你俩是谁家娃?往后靠靠,别烫着了。”

  拜年嗑就是有用,倒不急着让张言他们出去了。

  “我爸爸张文礼,我叫张言,你叫我小言就行,这是我二表姐王淑艳。”

  介绍完自己,张言继续说,

  “那大爷,既然你的豆腐做的这么好吃,手艺一定更好,我可以向你学习学习吗?”

  “哈,你要学做豆腐?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怎么,不可以吗?我很聪明的,不信你问我姐。”

  二姐顺着话点点头,给张言证明。

  “哈哈,可以,当然可以。”

  要说手艺人都还真有那么点门户之见,藏着掖着怕人把自己的活计学了去,问题是砸了自己的饭碗可怎么办,不是有那句话吗,‘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可是张言不过是个小孩子,孟瞎子根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逗着小孩子玩的心态,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张文礼的儿子呀,都这么大了,要说你爹还真的赶一手好打车哩。”

  “您认识我爸啊,谢谢大爷夸奖。”

  张言其实还真想系统学习一下豆腐,真要是学会了,万一将来再混IT这行,混不下去了,回家做点豆腐卖也是个营生不是,不过想归想,目前不过是没话找话,和孟瞎子讨个近乎。

  “大爷你忙乎着,我俩在一边看着学就行,要是我俩碍事你就喊我一声。”说完牵着二姐的手向后退了两步,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就一定要学会装乖。

  “嗯,张文礼的娃子懂事,站那不动就不碍事,叫啥子来着?”

  “小言,不言语的言。”

  孟瞎子大名到底叫什么张言还真不知道,反正一直到死大家都‘瞎子’‘瞎子’的叫。

  张言看着孟瞎子熟练的动作,豆腐已经点完,开始向案板上浇豆腐脂子,孟瞎子的手艺真不是盖的,满满一葫芦瓢,手腕一转,铺洒在案板上,浇的特别均匀,要想豆腐做完后整块薄厚一致,凭的就是这转手腕的功夫。

  当孟瞎子把一对直径一尺左右的小石磨压到最上层,做豆腐的工序终于完成了。

  边上的小徒弟赶紧着向外提水,满满的大缸,除了最终产品,其余都是废水,要倒掉。

  孟瞎子提起围裙擦了擦光亮额头上的汗珠,逗弄张言:“咋样,学会了没有?”

  张言点点头,“您的手艺就是好,我已经学会不少了。”

  “哦,都学会啥了?”孟瞎子也就是随口一问,他才不相信这么小的孩子,这么一会功夫能学会什么。

  “看大爷做豆腐简直就是再看一部艺术片,受益匪浅啊,。”

  张言抬起头,貌似天真无邪的眼神看着瞎子大爷:“虽然我没能学会怎么把豆腐做出来,但我想,凭大爷您这份手艺,将来不敢说发家致富,肯定也是吃喝不愁。

  您看啊,您做豆腐,黄豆磨碎了,煮熟了就是豆浆,点卤水点稀了可以做成豆腐脑,点硬了可以做成豆腐干,改改手艺做薄了就是干豆腐,即使放臭了也是臭豆腐,豆腐渣还能喂猪,做大酱呢,你说这些东西哪个不能吃,哪个不能卖钱,而且您手艺这么好,您的豆腐这么好吃,哪个不争着抢着买,您说,我说的对吗?”

  想到自己说了‘您的豆腐这么好吃’,张言自己恶寒一个先,这老头的“豆腐”能好吃吗,不过这时候“吃豆腐”一词的歧义好像还没出现吧。

  孟瞎子没想到张言能说出来一大堆,想想还真有些门道,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吃喝不愁,发家致富,正是心中所想,听这说法,自己还是有前景啊,一时间感觉找回失去多年的自信,王八之气又回来了,低头看看这个小不点,小孩子聪明啊,还知道豆浆,豆腐脑,臭豆腐。

  “哈哈”,孟瞎子的脸被马屁拍的笑成一朵花,伸手摸了摸张言的头,“说的还真有道理,张文礼咋就能生出你这个儿子,几岁了?”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说出这番话,孟瞎子觉得没什么,但张言这么小的孩子,不管是大人教他说的也好,还是他自己说的也好,都不简单啊,关键是太有可比性了,他的大孙子六岁,每天还在家里哭鼻子呢。

  张言眼睁睁的看着那只刚才在各种豆制品中穿插过,还沾着白色液体的手,伸向自己,几次想躲开,为了‘吃豆腐’,最后还是“忍了”,心里不停默念“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孟瞎子不知又想起了什么,颓然“哎——”的一声,长叹一口气,摇摇头,很失落的样子。

  张言马上猜测出他为什么叹气,自己描绘的前景确实不错,但是现在他不过是在生产队的豆腐房里挣工分,豆腐做的再好,卖的钱再多,也不是他的,是属于生产队的。

  张言喊了声“大爷”,孟瞎子歪着头用一只好眼望向张言,张言也用的眼神回望着他,坚定儿而真诚的说:

  “大爷,别叹气,相信我说的话,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为自己做豆腐了。”

  瞎子‘哦’了一声,半天之后才反应过来,心里一阵惊讶,这小孩子果然不能小觑,叹口气就能猜出我在想什么,还真不简单啊。

  “相信我的话,那一天不会太久了。”

  为不打击张言对自己的鼓励,也算给自己一个好盼头,

  孟瞎子“好,我就相信你一次。”

  然后低下头,趴在张言耳边说,“这种话在我这说可以,可千万别出去乱说啊。一定记住了!别到处去乱说。”

  从运动中走过来的人们,不知道哪句犯忌的话会招来不良后果,虽然此时政治气氛已经很淡了,但见多了因言论而被批斗的他们还是小心翼翼。

  他们不像张言一样知道历史的走向。

  虽然知道孟瞎子的担心多余,张言心里还是很感激,微笑道:“我会的,谢谢你大爷。”

  农村的豆腐不是按斤卖,按块,要保证每块豆腐大小一样,所以才要浇的均匀,切豆腐有块木板做比尺,把木板放豆腐最边上比量合适,一刀划来,直接翻转比尺,再划一刀,垂直方向再划一遍,最后出来无数大小相同的小方块豆腐。

  豆腐最终要压在纱布里,纱布四周的豆腐不可避免的是弧形的,切不成正方形,称之为“豆腐边”,这也算是合理损耗。豆腐房内部人员近水楼台当然优先损耗,然后是大队干部。

  现在,张言和二姐也可以有了损耗。

  孟瞎子分别给张言姐弟俩一个粗瓷大碗,倒上点酱油,每人两块豆腐边,“不够再来拿。”

  二姐还有点不好意思,张言催促完二姐,自己就不管不顾大吃一口,嘟囔道“酱油有点咸,要是再有点小葱就好了。”

  孟瞎子和三个学徒看了他一眼,没出声,眼神却在告诉张言“有的吃就不错了……”

  缺粮的时代,只要能给家里省粮,别说干吃豆腐,只要能吃的,啥都行,也就张言这样的能说点风凉话。

  边吃边和孟瞎子聊天,聊天过程,为了让他尽快留意自己,张言刻意隐藏自己的幼稚,问的都是一些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吃粮,劳动,哪块地肥,哪块地瘦,种啥粮打的多之类的,孟瞎子倒是越来越不敢小瞧张言,小孩说的都是大人话呀。

  孟瞎子他们每天要做两个豆腐,也就是四十斤黄豆,上午一个,下午一个,上午的这个做完了,马上要赶驴车送矿上,看来驴是最累的,拉了一上午磨,马上还要拉车,怪不得后来人们形容工作量大总说“干的比驴多,起的比鸡早呢。”

  孟瞎子四个人吃相难看,筷子都不用,手抓着到碗里沾下酱油,整个就顺下去,嚼都不嚼。每天都吃,也不腻。

  姐弟俩都吃了个饱,张言满意的拍拍肚皮。

  孟瞎子不知从哪掏出个破报纸包,是一包旱烟,直接在报纸上撕下一条纸,开始卷旱烟,三个学徒也凑过来一起卷。

  孟瞎子见张言盯着他看,提起纸包向张言比划一下“咋的,爷们,也想卷一根?”

  那时农村还没什么‘吸烟有害健康的概念’,连伟大领袖都不知印刷了多少张抽烟的照片,向伟大领袖学习,受宠的小孩子通常七八岁就被爷爷辈的教唆着学抽烟,美其名曰“爷们”。所以老孟的这一称呼并不奇怪,虽然是个小爷们,而且是个很小的小爷们。

  前世张言也抽烟,但今世,看看自己的小身体,还是养好了再说吧,还有老孟的那包旱烟,居然用报纸来卷,着出火苗来燎了嘴可怎么办啊。

  张言挥挥手,‘深沉‘地说“你们来吧,我戒了。”

  “扑哧”“哈哈”,孟瞎子四个人都大笑起来,

  孟瞎子:“你还戒了,笑死我了,你不会打娘胎肚子里就抽烟吧!”

  三个学徒笑得更大声了,张言的表演太好了,小屁孩挥手说“我戒了”想想都好笑。

  张言微笑着看着他们,小孩子最容易被大人忽视,自己目的就是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记住自己。

  也许是被屋里的热气蒸潮了,孟瞎子几根火柴都没把烟点着,哈哈笑着居然没懊恼。

  笑完了,张言说要到隔壁木匠铺去看看,孟瞎子也说自己要去送豆腐了。

  临出门孟瞎子又趴到张言耳朵边上小声说,“哪天过晌再来带个碗,别让人看见。”

  张言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好嘞,谢谢大爷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