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纪润《崂山记》描述崂山“巨峰为万山之祖,在山外遥望,山内近瞻,顶之两旁,各一流长山,其顶皆向北欹。俨然群臣,阶下执笏班立,俯首朝阙。造化之妙,唯会心人、巨眼人看出此景,而冒冒粗游者不知也。在此能住数日者,真有仙风道骨之福量也。”《齐记》云:“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其峰或如累卵叠嶂,极鬼神之工;或如削蜡刺天,穷造化之力。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匡庐之秀于一身。更兼有飞瀑流云之美,山海奇观之壮而饮誉海内外,素称“海上名山第一”。
????崂山道教源远流长,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道家、方士活动,同时道学理论也蓬勃发展。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罗浮山道士李哲玄来崂山太清宫,建三皇殿,供奉中国古代的三位传神人物:伏羲、神农、轩辕。截至北宋年间,崂山有四处道教宫殿,即太清宫、太平兴国院、上清宫、神清宫。
????宋朝以来,崂山的道教宫观建筑一改前貌,建筑规模和气势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堪称首座。
????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全真七子来崂山太清宫,尤其是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为“神仙”,赐以金虎符令掌管天下教事后,崂山道教的发展进入了极盛时期。南宋灭亡后,末代皇帝的两个妃子谢丽、谢安来到崂山太平兴国院隐名修道,二谢将宋朝宫廷音乐融入崂山道乐中,对崂山道教经韵曲牌和道乐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对后来的崂山道乐和本地区的应风乐都有很大的影响。
????金、元、明三代,崂山道教活动场所有增无减,崂山各处的道教数量也在这个时期剧增。元朝建的庙宇有:华楼宫、玉清宫、聚仙宫、黄石宫、遇真宫、凝真观、大崂观等。
????明亡后,明宫廷内的后妃蔺婉如、养艳姬来到崂山入道,又一次把宫廷音乐充实进崂山道教音乐中,使崂山从清初到民国,成为北方最有名气的道乐基地。
????崂山在漫长的道教文化长河中,吸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一代代“天之骄子”;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才子、达官、墨客,为崂山留下了无数诗赋词文和笔墨刻石。崂山道教继承、完善和发展了我国中医学、养生学、气功、武术、哲学、宗教文化、道教音乐等方面的优秀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
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赛江南。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庙宇主体分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有关岳词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施,共有房屋150多间。
????在崂山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太清宫从初创到现在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少有的。因此,又可以说,太清景区是崂山景区中展现道教文化的代表景区。(本贴士将会置于首卷《本书导读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