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最后实在一本地方志中找到了答案,那上面说的是某县某年大旱,虽然吏治清明,却仍是盗匪横行,后来换了个贪鄙的官,却正好赶上下了场大雨,那些作盗匪的眼看着又有了生机,都各自回家种地去了,治安反而得到了好转。从这则旧事中张文英得到了启发,由于兴修水利,单靠种地也能活下去了,而中国人的思想仍旧是种地才是本分,其他都是末流,那些破产农民各自返乡,宁可做个雇农,工厂自然也就很难招到人手了。当然,农业税的取消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然而情况却似乎并不那么单纯。
根据河北数县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中农平均每亩生产费用1.98元,1亩地粮食收获价值为8.1元,所以生产成本大约相当于其产值的四分之一左右。在农户实际支出的每亩生产费1.9元中,种籽费用最高,占30%,雇工费次之。占29%,再次为肥料费、农具费等。较富裕农户的生产支出中,雇工的费用大些,开销占第一位,但种籽费仍居第二位,而且其他方面的投入同样不足。投入产出之比与清代农业相去不远,表明当时地农业生产与经营仍然处于比较传统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中。没有多少变化,只是由于兴修水利的关系,在灌溉条件方面较之从前要好了不少。照此计算。一户中农兼种棉花。一年的收入大约是170元左右,成本约为45元至50元不等,这还是中农的水平,至于人数众多的贫农甚至更加赤贫者的情况还要更糟,而且这个所谓地成本,并没以有把人工算在内。
从支出部分看,生活消费占去78%,而饮食部分又占去生活消费支出的80.62%,因此。其恩格尔系数为绝对贫困型。也就是说,在这种绝对贫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农民家庭连简单地再生产都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持续地剩余和积累,以及普遍地投入和扩大再生产。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华北农村的金融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这并不能令人兴奋,因为这所谓的好转不过是传统的高利贷经济的异常活跃,而被普遍看好的农业商品化也带有一定的虚假成分,因饥饿、负债而被迫走向市场与普遍富裕、追求利润而走向市场,自然不能期许二者产生相同地结果。当初英国人的农村商品率达到一定比值的时候,其流通结构、生产结构和阶级结构都相应发生极其深刻且不可逆转的变化;而中国华北的农产品商品率高达60%以上,但对乡村传统经济与政治结构地冲击远没有英国那么显著,其直接原因不能不归结为农民的普遍贫困化。显然。目前的农业充其量只能算是糊口农业。甚至是不能糊口的农业。
张謇多少有些不服气道:“这不过是几个县而已,整个北方也未必都是如此。何况北方的工商业不济,这些未必就是主要原因。”话虽然是这么说,张謇自己对此也不是很有信心,何况谁都知道张文英在这种事上是不会无的放矢的。
“也许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吧,可我们都知道的一点是,农民以小农最多,每至春夏之交,皆感有青黄不接之苦,衣食尚感不足,如非富农,未有不感困难者。以每亩之收获量而论,除去人工种子肥料等之种种费用外,实余者寥寥,或辄有不足之虞。我这里还有另一项数据,棉花每亩生产费用,平均为8.7元,每亩收入平均为13.84元,故每亩纯利为5.11元,早稻每亩生产费用为8.48元,收入为6.08元,亏损2.40元,晚稻纯利为0.75元,稷黍纯利为1.68元,高粱净亏2.57元,玉米净亏0.33元,菜蔬净亏0.40元。显然,粮食生产率始终没有走出低水平徘徊格局。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市场地发展规模和质量。即使这一时期外部市场条件地改善给农民带来一些生计,甚至小小的繁荣,但总地看颇为有限,颇为不充分,而且还有一部分虚假成分,不足以改变个体农民世世代代积贫积弱的状态。农民个体财产与财富的积累极其薄弱,在正常年景下都不能收支相抵,稍有三长两短,就难以度日。商品生产说到底是产品剩余的产物,近代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尤其如此。显然,众多农户的普遍贫困是农村市场,大概也是全国市场发展的瓶颈。”
张謇听得颇有些泄气,为了发展棉纺织业,他实际上也时不时的会与江苏一带的棉农打交道,甚至还组织商人们招募人手发展垦殖,所招募的人中还颇有一些前清时代从河南等地逃荒过来的人,一次他对于农民生活的清苦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在这方面胡汉民自然不能与他相比,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农民的生活会如此清苦,种地不但无利可图,甚至还有极大的可能要负债。但他想破了头也不明白,种地既然无利可图,这些农民怎么还是宁愿回乡种地,也不大愿意留在城里做工,这似乎是个极大的悖论。
“这还不简单吗?自然是因为做工也同样无利可图了。”张文英一阵见血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