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疯狂的橡胶3


本站公告

    张文英前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曾看过一篇文章,那是一片赞美自己家乡的文章,文中自豪的描述“一根根高大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甚至把蓝天白云都染黑了”,文章的作者当然不是在说自己的家乡环境有多么糟糕,而是在炫耀自己的家乡建了很多大工厂,经济多么繁荣,人民多么幸福。长大后他才知道,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会把环境的破坏当作经济繁荣的重要指标,那些发达国家之所以热爱环境不是因为他们觉悟高,而是他们曾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伦敦号称雾都,那里的雾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紫红色的,那是大量燃烧煤炭的结果,伦敦人也曾很长一段时间引以为荣,在美国也曾有过这样一座城市,它的繁荣曾一度是以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数来衡量的,这就是匹兹堡,所谓的“世界钢都”。

    匹兹堡17世纪后期还不过是一毛皮贸易站,18世纪后为法国、英国先后占领,并改为现在这个名字,1816年与附近一些移民点合并后才渐渐有了些规模。匹兹堡交通便利,1837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建成,1851年铁路通达,该地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工商业迅速发展,它附近有优质大煤田,通过五大湖和内河廉价运入苏必利尔的铁矿石,又当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中部两大制造业带之间的有利位置,发展钢铁工业条件优越。

    车还没有到站,谢老柱便已经感到很不舒服,最终他也没有下车。

    美国人是很热情的,不过一群心事重重的中国人却都提不起劲儿来,张文英也只是带着大家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当然。他也还是吩咐手下人将一些认为必要的东西记了下来。

    匹兹堡是平静的,并不会因为张文英一行地到来而发生多大变化,但匹兹堡的平静并不意味着别的地方也会平静,例如伦敦。

    与张文英预先估计的没有错,由于张家冻结了全部的橡胶买卖,当日伦敦市场上的交易量明显的下降了不少,很多手中有现货地投机商人也趁机采取了观望态度。仅仅一个上午,橡胶价格又涨了百分之二,一些本就喜欢囤积居奇的人也加入了进来,然而现货的短缺使得大部分交投都是有价无市。

    下午的情况与上午相比差别不大,只不过是吸引来了更多的投机分子。每个人都双眼通红,那些卖到现货或是本就有货在手的自是沾沾自喜,那些没买到的也并不气馁,发到是吸引来了更多的资金,倒是那些趁机出货想要大捞了一笔的反倒是捶胸顿足。如丧考妣,他们完全看不见自己已经狠狠地赚了一笔,只看到自己卖的早了,少赚了不少。电报房里人来人往,张文英看上去很平静,内心却充满焦虑,休息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在看电报。大家心里都有事,谁也没太在意他,倒是盛宣怀留了个心眼儿。也看出些端倪,却不明白张文英到底要怎么做,他想问问清楚。

    夜深了,张文英还在看最新的电报,对于盛宣怀的来访他并不感到意外。

    “我玩过一种很有趣的游戏,叫击鼓传花,就如同今日的情形一般。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一个人蒙着眼睛在一旁击鼓,当鼓声响起时,便一个接一个的传着一个花球。谁也不知道当鼓声停下时花球会在谁的手中,但大家都知道那个人是要接受处罚地。游戏规则就这么简单,接到花球并没什么,重要的是在鼓声停下前将它传给下一个人,但谁也不知道鼓声会不会这时就停下了。当然,在我们这里的处罚可能就是要倾家荡产了,但你既然愿意来参与这个游戏,就怨不得旁人。”

    “当真有人愿意接下吗?这可不是什么花球。而是一个烫手的热山药。”

    “谁知道呢?不过只要鼓声还没停,就会有人愿意接的,问题是鼓声什么时候停,如果明天便停了,死的就是我们。如果还有些时间。我们还是能传出去的。”张文英毕竟不是学历史的,对于橡皮股票狂潮他也不过是听人谈起过。对其中的细节也不甚了了,何况如今的历史已经大不一样,就算他知道又能怎样。

    “你听说过郁金香这种花吗?”张文英猛地问了一句。

    “郁金香?哦,《本草拾遗》中有提到地,其实这花也不甚美,不过洋人们似乎情有独钟,怎么突然提到它了?”

    “今时今日的情形不由让我想起洋人提到他们的一段往事。那应该是两百多年前吧,那时候洋人便极喜欢这种花,其中有人悉心栽培,居然培育出了相当出众的异种。郁金香球茎亦能以自然迸裂方式而变种,但所得之异种却也未必较普通品种出色,由于繁殖过程十分复杂,成本也不低,因此以迸裂球茎法而繁殖成功的异种郁金香价值不菲,再加上成品极有限,因而吸引了很多企图大捞一笔的投机商,许多普通市民眼见有利可图,也纷纷参与其中,有人不惜为此倾家荡产,大举借债,与今日之情形何其相似,直到后来,一株郁金香球茎居然可以换到一间房子,何其荒唐,何其可笑。按说正常人都会知道以购买一间房屋的价格买一个球茎是荒唐之举,但参与其事者则没有这种感觉,他们预期的是日后卖出所得可购多间房屋。我曾听人说起过,参与投机地人,不管身份如何高贵,不管平日里如何精明能干,这时都成了傻瓜。不过既然已经参与其中,被人说成是傻瓜也没什么,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做最后的那个傻瓜。”

    盛宣怀听了若有所悟,频频点头。

    这时候,又有电报来了,二夫人已经到了伦敦,而各方面汇总的情况大致上也已齐备。张文英稍稍松了一口气,也许,真的还来得及吧。不过他心里也清楚,真正地较量现在才刚要开始呢……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