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华侨华人在唐人街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不知有洛杉矶本地人,还有不少华侨是从旧金山或是其他地方赶来的,舞龙醒狮,锣鼓喧嚣,场面煞是热闹。与几年前张文英第一次来时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虽然唐人街依旧帮派林立,彼此间却也渐渐能够和睦共处,与之前的一盘散沙已是天壤之别了。
张文英的心情也很是激动,与四夫人苏曼芳一起琴箫后奏了一曲《清心普善咒》,博得满堂喝彩。
就在大家都兴高采烈之时,一个人突然浑身常常着倒在了地上,还不是的口吐白沫。
“大家不要乱!”一个声音高叫着,那是本地洪门中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华侨中很有威信,“没什么的,不过是老毛病又犯了,快!快去把金针刘请来!”
金针刘是洛杉矶华人中一个小有名气的中医,医术自是没话说,尤其擅长针灸,当然,他用的自然不会是什么金针,这么说不过是大家对他的尊称罢了。
金针刘住得不远,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赶来了。那是一个身材瘦小的老头,留着山羊胡儿,很有些其貌不扬,但这并不会影响他高明的医术,只见他几针下去那病人的身体便慢慢平复下来了。
一切收拾停当,那金针刘才转身不无埋怨的对病患的家人说道:“你们怎么能放纵他饮酒呢?我不是交代过吗,这病最忌讳的就是饮酒,美酒对他便如同穿肠的毒药,这次会算及时,谁能保证每次都这么幸运。”
“先生的交代我们都是记得地。可是这几年不是也都没有犯病吗,我们寻思着许是彻底好了可没成想……唉,这也怨我,我应该多劝劝我们家老爷子的。”
那金针刘听了这话也不由叹了口气道:“若是还在国内这病如何也拖不到今时今日。可单凭真是若是想根治在下就无能为力了,自古看病吃药天经地义,可这里是花旗国,又到哪里去找药材呢?也难怪那些洋鬼子总是怀疑咱们中医是巫术,治病怎么能不用药呢?”
几个人的谈话一下子引起了张文英的注意,也与那金针刘攀谈起来。与国内一样,海外地华人也都固守着自己的传统,然而中医的日渐衰落明眼人却都是看的出来的。缺乏药材并不是金针刘一个人的事,事实上张文英也听人谈起过,即便是在国内有名的大药房要想把药配齐了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另外,也不是每个中医都有金针刘这一手妙手回春地功夫,更要命的是,随着欧美医学的不断进步,中医原本地优势消失殆尽,有些病西医可以治,中医就显得有些束手无措了。
金针刘一向对富商并不感冒,但他却也知道眼前这位可是对国内的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何况也是难得遇到一个知己,便邀他去家中做客。张文英自是求之不得,也就随他去了。
一行人正走着,迎面只见几个洋人正走过来,金针刘不屑的说道:“真是邪了门了,大白天的也能遇见鬼。”这也很难怪他。那个时侯的中国人对于洋人也很难会有什么好感,至于美国人也是很少会来唐人街的。
“你就是那个叫金针刘的?听说你治病很有一套嘛,我们洋大爷今天倒是要过来瞧瞧。”说话的是个还拖着大辫子的中国人,应该是他们地翻译,长得倒是仪表堂堂。只是点头哈腰一脸奴才相。让人很是看不起。
“我今天有贵客,没工夫理会这些洋毛子。”金针刘没好气的喝道。
“什么人会比洋大爷更重要?”
两厢这就要吵起来了。张文英却在上下打量着这几个洋人,两个成年男子长得高大魁梧,看神色便知道是来找茬的,一旁的那个小妇人倒是一副中产阶级主妇的打扮,忧心忡忡地盯着自己身旁的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看情形倒像是来看病的。
“人都是你金针刘妙手回春,能医百病,这几位可是来看病的,俗话说医者父母心,你金针刘还想拒人于千里之外吗?”那翻译明显地是在拿话挤兑金针刘。
金针刘无奈,只得挥手让他们与自己同行。
张文英判断地不错,那小妇人果然是带着孩子来看病的,确实被那两个男人撺掇来地,他们此行的目的便是若金针刘治不好孩子的病,他们便要砸了他的招牌,借此给中国人难堪。
那少年名叫乔治,十二岁,就是洛杉矶本地人,有个外号叫大傻瓜乔治,倒不是说他真的是个傻子,事实上从单纯智力上来说他还是很正常的,但他不识字,确切的说他虽然也上过学,学习也算认真,家里人也想过许多办法,却没有能够让他识字。
金针刘行医多年,疑难杂症也见识过很不少,却没听说过有人会的这种怪病,他让人在纸上随便写了几个单词,乔治果然都不认识,他正要看口回绝,却见张文英在一旁摆了摆手。
张文英一直都在观察这个乔治,言行举止都很得体,口齿也很清晰,至于不识字看样子也不像是装出来的,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不知你们认为怎样这孩子的病算是治好了?”其中一个洋人说道,那翻译正要译成汉语,张文英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听得懂。“若是如此那倒也简单了,三天吧,三天就能治好这孩子的病,不过这三天里他要留在医生这里。”
“那没有问题。”洋人见张文英答应了下来,心中不由一喜。
送走了洋人,金针刘不由埋怨起张文英来:“自古大夫治病救人,可这傻如何治得了?”
张文英只是笑而不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样子怎么会行?起码也要认识自己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