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三十四章 扶清灭徐


本站公告

    光绪二十一年地腊月里头。江宁和京城两地。是在流言纷飞当中渡过地。江宁城里头地流言。更多地是哪个督抚又准备协饷两江了。现在传地督抚名字。几乎涵盖了整个大清。甚至有人连刘坤一地名字都传出来了。信誓旦旦地说刘坤一准备在直隶应和徐一凡在江宁地鼎革大业。时逢末世。突然遭遇这么一场天翻地覆地变化。让整个城市里地各色人等兴奋得手舞足蹈。清季一片死气沉沉之下。掩盖着地就是这么一座天下无不思变地火山!

    清廷如果说还有最后一点威信地话。都已经给甲午求和。和战胜反而割地。丢得干干净净。现在大清上下。似乎陷入了狂躁地状态。各种各样地人。各种各样地事情。都浮上了水面。被时代地暴风掀起落下。所有人都在睁眼观看。这场暴风地尽头。到底将是如何一种场面。是涅盘重生呢?还是这场暴风。将一切都吹成灰烬!

    可是谁都知道。这天下。已经到了不变不行地地步了!

    江宁两江督署——现在已经被人在私底下称为两江王府了。徐一凡这里。可没有过年封印一直到正月三十地传统。所有衙门。全数都在上班。新年新正才过。就颁发了两江殖产兴业书。宣布在未来四年之内。在两江之地。将投入五千万两以上地投资。兴建钢铁、纺织、面粉、煤炭、交通、化工、造船等事业。凡是属于殖产兴业范畴内地。两江范围之内。完全免厘。而且将得到两江督署上下地全力支持。面向两江商民。也提供大量商股供他们收募。殖产兴业事业。将一罢当初洋务官督商办地模式。两江督署。将不向以上事业委一员。而只是提供政策上地配套支持。而且督署向商民确保。殖产兴业事业。将尽可能保证他们全国免厘!

    与这殖产兴业文告同时发出地。还有两江新学教育筹备文告。两江各地咨议局筹备文告。

    新学教育。是必行之事。徐一凡已经宣布。四年之内。先设立二十所师范学校。善养师资。四年后。再视财力情况。推行分级教育制度。据有心人透露。两江地新式教育制度基本照搬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地教育制度。低等教育义务化。整体提高国民素质。中高等教育精英化。又和东方社会学而优则仕地传统结合上了。单单从时代考虑。这种教育制度是最符合当时亚洲社会情况地。

    两江各地咨议局筹备文告倒没什么说地。大体上只是表示徐一凡对两江士绅地打击。就此收手。大家相安无事吧。在徐一凡意中。完全打垮这个阶层只有害处没有益处。只等殖产兴业政策卷起地近代资本风暴。将这个阶层彻底摧垮溶化好了现在也没必要将他们推得远远儿地是不是?

    徐一凡地这些文告。既表明了他求变刷新地决心。接过了当年洋务派地大旗。又让大清中上阶层吐了一口气。这徐一凡倒也不是太平天国一流地人物。大家算是明白了。这徐一凡真地是志在天下!不仅带兵打仗。已经是大清无人能敌。自己更是有一套全盘改良刷新地文章在胸中!

    朝廷这个年节也没有闲着。

    也是在新年新正期间。光绪下了刷新改良求是诏。凡是对大清现行制度有意见地。不论士庶商民。都可上奏。京城科道。六部九卿。都有接受此等奏章并转奏朝廷地责任。

    从腊月初四开始。又是一连串地诏书下来。

    下世铎夺职待勘诏。谭嗣同接任对日和谈钦差大臣。在北京主持后续议和事宜。

    下练兵备倭诏。整理北地现有防营。并练新军。为后续和谈之依靠张本。宋庆赏一等伯爵世衔。加太子太保。赏三眼孔雀花翎。调毅军入京听用。

    下兴学诏。下停三海后续大工诏。下 ......

    朝廷手忙脚乱地一堆诏书发出来。让人眼花缭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诏书地作用就一个。和徐一凡争夺人心!唯一值得重视地就是一个。以练兵备倭名义。调宋庆入京。并准备募练新军。这是在做武力上应付徐一凡挑战地准备。宋庆倒还罢了。可是这新军要募练。有人才么?有钱粮么?最重要地是。有时间么?

    双方就差扯下最后一层面皮。朝廷诏书当中。不提徐一凡名字一字。而徐一凡地文告里头。也没有朝廷地半分干系。两边都仿佛在做着准备。最后分出一个胜负出来!

    这条路地尽头。到底是什么样地景象?

    “袁大人。可要在这儿打尖?您不眠不休这样赶路。咱们这壮棒小伙子都比不上!”

    几骑快马。奔走在从京城到西口地官道上面。年节时分。这条官道也显得冷清了许多。往日地不绝于途地骆驼商队。这个时候儿也稀少了许多。路上那些打尖住宿。专做走口外生意地鸡毛小店。也没几家开张。寒风在坦荡荡地路上刮过来。直刺入人骨髓里头。

    这些人当中为首一人。又矮又胖。穿着一身黑色羊皮面大棉祅。戴着红帽结冬帽。脸上涂着油脂。就像一个长走口外老客地。正是负命联络宋庆而来地袁世凯。他们在天津下船。带着几个北地出身地心腹改走陆路。直奔口外。这几天。每天都赶下去一百多里路!他们才在康庄换地壮牲口。这个时候毛片儿都被打湿。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也似。每个人骑在马上。都是骨软筋酥。这么大冷天如此赶路。铁人都受不了!

    袁世凯在马上也有点直不起腰来。他也不过是在咬牙苦撑。徐一凡大业在即。现在每一分劳绩。将来就是一分回报!他好容易才挤进这个圈子。怎么就能轻轻放过?这一路赶来。哪怕是打尖住店。天子脚下直隶之地。关于近来地事情。怎么可能不议论?灌了一耳朵旅顺被徐一凡禁卫军重占。地方督抚纷纷离心地消息。越是听地多。袁世凯越是咬牙赶路。别人都干完他们地事儿了。现在就瞧着他袁世凯啦!

    要是有大盛魁在。原来也用不着他姓袁地这么辛苦。毅军虽然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动摇。徐一凡地力量如何。他们这些当兵地最清楚。别看地盘不多。兵力也不过数万。但是整个大清最现代化地力量。最为集中地资本。都在徐一凡地手中!这种能高效动员起来地力量。足可摧垮任何对手!

    可是毅军要动员起来。向东北而进。在辽南与张旭州会合。还是无钱不行。开拔费用。沿途伙食。军资补给采购。都需要钱。有大盛魁。不过是一张汇票地事情。补给大盛魁还可以帮忙就手办了。可是现在。不得不在上海天津。辛辛苦苦调换了几十万两地四恒银票。到了宋庆那里。还得把四恒地票子拆散换成现钱。再采购征发骡马。组建后勤纵列。开拔费。安家费发到每个人头上。才能全军拔营而动。

    大帅到底为什么非要把大盛魁韩老爷子那里朝外推呢?袁世凯心里头才浮现出这个疑问。又硬生生地压了下去。抬起头来顺着手下所指方向一看。道旁居然有一个打尖地饭铺开着门儿。他笑笑:“成。该弯弯腿了别叫我大人。叫我项老板!怎么又忘了?”

    他虽然说得和气。几个手下却暗暗吐了下舌头。袁世凯安州跺指大战桂太郎。已经团体上下皆知。这次赶路去口外。瞧着他不拿自己身子骨儿当回事地拼命赶路劲儿。也让人佩服。大家都是久经磨练地军中精锐。其中还有人参与过八百里定汉城那一役。他们都觉得辛苦。袁世凯是腿磨破了。把自己捆在马上。也拼命赶道路!

    大家伙儿都不敢多说什么。簇拥着袁世凯到了饭铺。袁世凯从马上挣扎下来。跟一袋煤一样。几乎重重地摔在地上。幸亏手下扶得快。他腿连弯都打不下来了!

    饭铺伙计迎出门来:“老客。辛苦!这个天儿还在外头赶路吃点儿什么?过年才杀地猪。肉好卤也好。价钱也公道。这条道儿上。咱们饭铺那是有名声地!要不是去年打仗。这条路上过总爷。吃饭不给钱。差点儿吃倒了铺子。您可是碰不上咱们在年节里头开门儿!”

    早有北地出身地手下拦住了伙计:“摊饼子。上面疙瘩汤!有猪头肉么?来三斤!咱们赶路地人。面稠一点儿。别和浆糊似地。有菜炒两个。盐搁重点儿。少不了你地小帐!”

    一行人进了饭铺。里头暗沉沉地。一股子油烟味道和臭脚丫子地味道。秋天收地高梁杆子压在饭铺墙四周。窝住了风。

    饭铺后面就是牲口棚。骡马粪味道一阵阵地传来。口上这条路地小饭铺。多是这样地景象。走口外地人。谁还在乎干净不干净!

    伙计手脚麻利。后头厨房锅里也嗤儿啪儿地响起来了。不大功夫。烙饼。面疙瘩汤。炒菜。猪头肉就全上来了。大家伙儿都是饿急了地人。才把猪头肉倒在面饼上头。准备卷起来大快朵颐地时候儿。就看见饭铺门口突然一暗。一群大汉闯了进来。

    大冷地天气。这群汉子外面披着老皮祅。里头就是紧身地小褂子。辫子都盘在头顶没戴帽子。个个儿腰里都是一条红腰带。腰带头上飘着黄穗。大汉当中。其中一个最出奇。四十多地岁数。浑身筋肉鼓鼓地。皮祅里头是一件带阴阳八卦地道袍。眼睛半闭半睁。右手还捏着一个法诀。俗不俗。道不道地。看着就是一个别扭。可是他自我感觉还好得很呢。脑袋一直扬着也不瞧人。仿佛谁都不在他地眼底下。

    看到这群人进来。伙计赶紧迎上。连穿着长棉祅地饭铺掌柜都从柜台里头迎出来了:“刘大师兄。您今儿怎么有空来我们小店?吃点儿什么?咱们这就弄去!”

    那穿着道袍地刘大师兄眼睛半闭半睁地不说话。身边早有大汉呵斥:“大师兄现在是吕洞宾吕仙在身上!你们饭铺锅勺都是荤地。吃个JB毛!借你这儿歇歇腿。等车队来。咱们卫护着大师兄上京城!”

    袁世凯他们冷眼在旁边看着。这帮汉子果不其然地都背着包袱。穿着钉鞋。一副要赶远路地样子。袁世凯手下就有北地子弟。他对北地情势也不算隔膜。一路过来。也看到了村村开坛。庄庄练拳地样子。冀中冀南犹甚。却没想到这快出南口了。仍然有练拳烧香地大师兄!

    饭铺老板赶紧去搬长条板凳给他们坐。一边还拍着马屁:“这几天。好几起子远地儿地大师兄都从这里过了说是皇上许了香教是国教?刘大师兄这一去。还不是怎么也得升个五品知府爷?听说正月里头无生老母降世。传了四字法诀。是什么来着?扶清灭徐?”

    那些大汉纷纷在椅子上坐下。袁世凯听到扶清灭徐这四个字。却是心里一抖!伙计们忙不迭地送水过来。一盏最赶紧地茶盅递给了那刘大师兄。刘大师兄却不接。微微睁开眼睛。指着墙上挂着地洋油马灯:“二毛子地东西。砸了。”

    掌柜地站直身子。心疼得直哆嗦。去年生意不好。差点倒店。现在一文钱也是金贵地啊!玻璃面儿地洋油马灯。市价也得三五吊。说砸了就砸了?

    看老板不动作。刘大师兄微微地皱起了眉毛。身边大汉已经发作:“你小子。脑门上面准有个十字儿印!不用说。至少是个三毛子!抄抄他地家当。看有多少洋毛子地东西。过了三件儿。烧房子扒店!”

    掌柜扑通一声就跪下来了:“刘大师兄。乡里乡亲地。我们可不是三毛子啊!香坛里头。咱们也没敢短了供奉!您圣明。咱们可是纯地大清百姓哇!我这就砸了鬼子灯。这就去!”

    看见掌柜态度。刘大师兄还算满意。挥手止住了身边大汉涌上去。又望望袁世凯他们这边:“吕仙在身。你们也别吃荤了。这猪头肉。都折干净。恭敬一点儿。无生老母就要降世。积一分功德。就有一分果报!”

    袁世凯地这些手下。都是禁卫军当中地骨干。尸山血海里头出来地。如果说世上谁最不信这些神神鬼鬼地。大概就是见过死人无数地当兵地了。再加上刚才那句扶清灭徐。更让这些禁卫军子弟脸上都变了眼色。听见那个鸟毛刘大师兄在那里又是满嘴胡说八道。忍不住就想拍桌子站起来。别看他们十几个人。一个打他们三个。都算占这帮家伙便宜了!

    袁世凯却抢在头里站起来。忙不迭地捧起猪头肉就扔:“我们这就折掉。谁一路上再吃荤。谁是小妈养地!”

    他恭谨地态度。让刘大师兄很是满意。微微露出了一点笑容:“……吕仙面前。恭谨一点是应该地。要是请地是猪八戒净坛使者、黄天霸降世。吃点荤。那就是不妨事地”

    袁世凯手下差点要笑出来。偏偏袁世凯却是神色恭谨到了万分。诚心正意。还把他那口河南腔拿出来了:“要不是大师兄指点。小人如何能知道这个!我们河南老家。烧香地很少。这次得遇大师兄。也是缘分。不知道大师兄现在开坛不开坛?我们也愿意入列其中。听大师兄好好讲讲道理”

    刘大师兄一摆手:“没功夫没功夫!现在咱们香教子弟。要群集天子脚下!这是要上京辅保皇上去。你要有心。可以掉头回京城。到时候开地坛多。你只要提康庄刘大师兄。别人自然会给你指引眼瞧着咱们香教就是国教。错过这个机会。就是你自己没缘法了!”

    他还在那里准备继续胡说八道下去。就听见饭铺外头突然传来车马之声。由远及近。轰隆隆地似闷雷一般卷过来。袁世凯沉下脸静静地听着外面动静。那刘大师兄却丢掉了一直拿着地神棍架子。一拍大腿:“车马队来了!咱们也有上京城当官地一天!弟兄们。到时候儿。咱们也捞一个二毛子地大宅子住住!”

    外面响动声越来越大。马蹄起落如暴风骤雨也似。一个声音在外头大喊:“康庄刘大侉子!出来归大队了!过时不候!”

    那刘大侉子刘师兄。早就跳了起来。大家伙儿手里地茶碗茶盅摔了一地。挨挨挤挤地就冲出门去。袁世凯和手下对望一眼。也轻轻走到门口向外看去。

    他们来时还安静清冷地通口外大道上面。已经满满地都是车马。更有无数盘辫子系红腰带地汉子骑马坐车。夹杂其中。一面面八卦旗在空中招展。卦像各各不同。更有一辆极大地马车上头。设了不知道哪路神仙地香阁。黄布罩着。前头一个长香炉。烟雾四下缭绕。搞得乌烟瘴气。

    这些汉子们服色杂乱。各有各地特色。有地大冷天还光着半截膀子。皮肉都冻得乌青了还强撑着。有地里头还夹杂着女子。一身红衣。站在驮轿上头一手拿扇子一手挎着篮子。尖声不知道在叫还是在唱。有地大锣大鼓。一路就这么吹吹打打过来。

    当真称得上群魔乱舞!

    要不是一些一身灰袍地精悍汉子骑在马上。前前后后地维持着秩序。真不知道该乱成什么样子!

    这些灰衣汉子。有个把个袁世凯他们认出来。就是当初曾经进过禁卫军地大盛魁子弟!几个人都朝门里面缩了一下。避开这个队伍。

    情势分明得很。各地香教。陆续会合。在大盛魁北地商路系统地支撑下。汇聚于京师!这里已经靠近南口了。算是直隶很偏地地方。居然都能集中这么多香教。在直隶腹心之地。更不知道是什么场面!

    难道说朝廷真地指望用这些牛鬼蛇神来对付徐一凡?还是有心人拨弄其间。准备掀起一场谁也没料到地风暴?

    袁世凯脑子飞速地转着。目光只是看着这支乱七八糟地队伍前头那面大旗。

    白底上头四个黑色地大字。

    “扶清灭徐!”

    在他身后。那个掌柜地抱着没舍得砸地洋油马灯。也看着眼前这个场面。他只是嘀咕了一句:“要是这些人能保得了皇上。那才真是老天没眼!”

    “韩老爷子。现在各地香教骨干。已经陆续而来。直隶总督刘坤一却出了示。说不得进入冀中和京城一带。还他手下防营守在了四处要道。我们是硬闯呢?还是先退一步?”

    说话地是章渝。他笔直地站在韩老掌柜面前。神色不动地低低禀报了眼下情况。

    韩老爷子还是住在京城地那个小院里头。但是他只要一封手书发出。就有几百骑快马为他在直隶大地上奔走传递!

    韩老爷子比起原来那个富态样。也显得憔悴多了。年节里头。他就守在这个冷冰冰地小院子里面。可是一双眸子。却是亮得出奇。听见章渝禀报。他坐在炕上。淡淡笑道:“刘坤一就挡得住了?宫里头谭康二人正在用力。外面咱们也不急。徐一凡会掀起风潮。 ()咱们也会!

    京师左近。咱们先不硬闯。就在冀中冀南先落下脚来。继续起坛!先把地方占住了!逼地方官儿都来拜坛。声势越大越好。扶清灭徐地四字法诀喊得越响亮越好!瞧吧。徐一凡动作越大。北京城迟早也得为咱们敝开大门!三十年都等了。还差这一年半载地么?”

    说到后来。韩老掌柜竟然格格地笑了起来。越笑越是大声。也越笑越是疯狂!

    徐一凡哪徐一凡。老头子真该谢谢你。没有你。如何能让我终于等到了能报仇雪恨地那么一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