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正版阅读,本作品首发17k原创文学网(www.17k)
听轩辕勇说完这个决定,台下的陈雨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的笑容。轩辕勇的火候拿捏得正是时候,在很关键的时刻说出了这个决定,让原本已经很混乱的局面在一次地走向了有序。
这个主意是昨天晚上大家在开会时张小南提出来的。当时大家都在为明天的所有工作做着各种的假设,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着担忧。当时大家都在为一件事担着忧,那就是万一哈药厂的职工不相信轩辕勇的话当时闹起来怎么办?
这时张小南说了一句,实在不行咱们让他们的职工去东方制药看看,看看咱们那里的情况,一切就不用解释了。
张小南的这句话让陈雨心中一亮。
是啊,事实胜于雄辩,这是一句谁都知道的话,自己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让别人去实地考察一下来得实在。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哈药厂的绝大多数职工不相信东方制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转变,与其自己磨破了嘴皮不如让哈药厂的职工去东方制药看看,看看那里的环境,看看那里职工的生活状况。
用事实说话,这句东方时空的经典台词出现在陈雨的脑子里。
所以,当时大家就经过协商,作出了这个决定。
“因为要去我们东方制药参观,所以人员的确定不应该是我们制定,所以希望你们在座的各位选举出五十名代表来,我们负责一路的吃、住、行,到时候让代表们把你们所见到的,所听到的回来讲给大家,这样也就省的大家对我们的制度心存疑虑了。”轩辕勇在台上最后说了这样几句话。
今天会场内外已经来了数千名哈药厂的职工,轩辕勇的这番话让大家又陷入了争论之中。
不过这一切都和陈雨等人没有关系了,在礼堂留下了张小南和几名东方制药的工作人员后,其余的所有人包括陈雨在内一起来到了办公大楼。
哈药厂后勤部门的人早已经等在那里了,各种繁琐的交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而东方制药第二批的二百多名工作人员也在中午赶到了哈尔滨,下午就直接进驻了哈药厂。
加上第一批的工作人员,东方制药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了将近300人之多。不过各种账目、单据、库存等等问题的交接、核对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会完成。
陈雨的办公室设在五楼,过去这是一个小会议室,现在临时改成了陈雨的办公室。虽然门上没有任何的标牌,不过内部人都知道这里才是新药厂的第一“要地”。
就在第二批工作人员进驻药厂后,陈雨正在办公室处理着各项工作,张小南敲敲门从外面走了进来。
“什么事儿,小南?”陈雨抬头问了一句。
“上午安排的哈药厂去咱们那里参观的人员已经定下来了,这是名单,一共五十名。”说完张小南把手里的一份名单递了过来。
“好的,你去安排吧,所有的环节都尽量要考虑周全,毕竟他们背后可是代表着近万名职工啊,要安排好,规格高一些,千万不要出纰漏。”陈雨一边看着名单一边叮嘱着。
张小南点点头刚要返身出去,陈雨突然叫住了他:“咦,小南名单上的这个张库是他们厂子的原工会主席吗?”
“是啊,他是你们离开的时候才来到会场的,脑袋上还缠着绷带,不知道在哪儿受得伤,走路也一瘸一拐。不过在群众中的威信好像还是很高的,一直乱哄哄的场面等到他的出现才平静了下来。五十名代表还是他领着选出来的呢,看样子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工人,要不是有他出面,这五十人估计到现在还选不出来呢。”张小南说。
因为张小南那天没有和自己一起来,所以他并不知道发生在张库身上的事情。
“你们定的什么时候走?”陈雨问。
“明天早上8点准时从药厂出发,大客车已经联系好了,家里那边也都通知了。”负责此事的张小南回答。
陈雨点点头:“好吧小南,要特别照顾一下那个张库,他受得伤挺重的,记得多留意一下。”
答应了一声,张小南离开了陈雨的办公室。
因为刚刚接手哈药厂,百废待兴,而且哈药厂的规模又是相当的大,虽然几百名工作人员一起努力,不过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可以说所有的东方制药来的工作人员们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工作得十分辛苦。从来哈药的第一天开始,接连三天,所有人都是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休息,有的部门甚至要忙到后半夜。陈雨和轩辕勇率先垂范,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的。而在所有的工作人员中,最辛苦的要算陈风他们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陈风的手下已经由当初的不到二十人发展到了接近四十人,当然队伍的主体还是由当初那批和他一起在老山前线出死入生的兄弟组成的,后来又先后吸收了几批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退伍的军人,有很多都是有过上战场的经历。这次来哈尔滨,四十人的队伍只留了几名在家里,其余的全带到了哈药厂。不过即使这样,人手还是不够。
这次接受哈药厂后,因为哈药厂的面积实在太大,而且厂房又很多,为了避免这个非常时期产生不比较的损失,所以陈雨请林南风出面从省武警总队借调了六十名战士来帮忙看守一下。即使这样,每天晚上,陈风还要和赵建、高明等人多次地对药厂各处进行巡查,每天都几乎是忙个通宵达旦。
这一切陈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的努力和付出陈雨自然不会忘记。
三天后,张小南和去东方制药参观的五十名代表回来了。
其实这三天里,哈药厂来签合同的工人也有很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二千多人和东方制药签了用工合同,而剩下的工人们大多处于观望的态度。
去东方制药参观的代表们一回来,大家将看到的,听到的一讲述,一传十,十传百,来报名签合同的工人人数剧增,当天下午就又有两千多人签了用工合同,甘心情愿地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而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技术、有能力的工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这些人的带动,改制中原本最让陈雨担心的问题竟然以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顺利地度过了。
当天下午,张库竟然也来应聘了,当时陈雨正去四楼找轩辕勇,在走廊里看到了脑袋上仍缠着绷带的张库。张库并不认识陈雨,可是陈雨却对他印象很深,看着他进了走廊尽头的大会议室,陈雨一时来了好奇心,也跟着走了进去。
因为现在是聘用职工的最忙乱的时期,所以,东方制药的人事部临时设在了这里。而旁边的几个办公室都是人事部门办公的地方。
会议室里的人很多,足有二三百名工人,十几名穿着东方制药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各处忙碌着。因为一切都是临时组织的,所以工作的环境比较简陋,几张长条办公桌后面是东方制药的工作人员,对面则是排成几排的哈药厂职工。
让陈雨感到意外的是,张库并没有打算应聘职位相对清闲的管理部门,而是拿着简历直接来到了一线工人的应聘所在点。
要知道管理部门的应聘名额虽然很少,不过依照他的能力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张库应聘的是生产车间。前面虽然已经排了很多人,不过大家看到张库,还是很有礼貌地给他让了出了个位置,看来大家还是很尊敬此人的。
推脱不过,张库只能提前交了简历。
看着张库把简历交给了东方制药的工作人员,陈雨绕过了众人来到了办公桌后面。东方制药的工作人员看到陈雨,急忙站起来点头示意了一下,表示了自己的尊敬。
陈雨示意他继续工作,自己则拿过了张库的简历翻看了一下。
张库的简历填写得很工整,看得出填表的时候很认真。张库的学历不低,文革初期毕业于哈医大。
履历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奇怪。按照张库的年龄计算,他在药厂工作已经快三十年了,其中在生产一线的时间最长,足有二十多年,而担任工会主席的时间最短,才两年多的时间。不过在履历上只填了在一线的工作履历,而担任工会主席的这段时间却没有填。看看他的履历,张库曾经在哈药厂最大的生产车间担任过将近十年的负责人,看来对于一线的工作他一定是很清楚的。
递完履历表刚想离开的张库突然看到一个年轻人把自己的履历拿到了手里,虽然对方没有穿着东方制药的制服,不过看办事的人对他的恭敬态度,也知道这个年轻人不是等闲之辈,所以他也是很奇怪地看了看对面的陈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