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回 惊魂魄吕乾脱蟒口 求借宿…


本站公告

    吕乾原本想着打个溜须,不想却拍到了马蹄子上,顿时撅起嘴来,捂着肚子叫道:

    “哎哟,公子,我这突然间肚子疼,你且往前走,我出个恭,随后追你。”

    言罢,兀自飞速钻进石级旁的树林里。寻了一棵大树,解开腰带,刚蹲下身子解的酣畅淋漓,忽觉脑顶一股凉气逼人。

    下意识仰头一看,只见一条碗口粗的巨蟒正顺着树干往下爬。直吓得吕乾妈呀一声,发出一声刺耳的惊呼:“公子,救我。”

    话音未落,提起裤子便跑。

    司马光见他肚子疼,便未走远,而是背剪双手,俯瞰着逶迤绵连的山脉。

    耳闻吕乾发出凄厉的求救声,当下心中一紧,快步跑进树林,却不由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一条大蟒缠住他的身子,正欲张开大嘴,对着吕乾的头颅猛咬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司马光抽出腰间短剑,瞅准蟒的七寸,狠命劈了下去。眼见着蟒头落地,蟒身扭了两下,最后软软地摊到地上。

    再看吕乾,早已吓得面色苍白,浑身止不住地发抖,脚已迈不动步子了。

    司马迁一面抬手轻抚他的背部,一面扶住他往石阶上走,口里安慰道:

    “别怕,那大家伙已被我宰了,你已平安脱险。”

    吕乾足足愣了半天,猛然扯住司马迁的胳膊往山上疾走。待确认彻底安全了,方才一屁股坐下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断断续续道:

    “多、多谢公子救命之恩,不然,小的今日可便交代在这了。不过公子胆子可够大的,若是一般人,怕魂都吓没了。”

    司马光微微一笑,摆弄着手里那柄短剑道:

    “还记得那是在圣九年(1031年),也即是六年前,爹爹带着我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

    不想在栈道上遇着一条巨蟒拦路,个头要比今日这家伙还要大上一圈。爹爹倒还镇定,跟随的小厮当即吓得晕了过去。

    见此情景,我毫不犹豫地抽出爹爹腰间利剑,一下扎进巨蟒尾巴。

    只见那蟒疼得浑身震颤,一个翻身,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打那以后,爹爹便将那柄剑送与了我。

    临行前,你还不让我带,嘲笑本公子不伦不类,咋样,服了吧?”

    吕乾这会已彻底缓了过来,挠挠头道:

    “公子批评的是,还是你有远见,有胆识,小的心服口服。”

    司马光闻言,站起身道:

    “你小子少来溜须拍马那套,走了,再不走,天就晚了。”

    就这样,二人又走了一段距离,终于来到了嵩山书院前。

    远观其势,但见嵩阳书院属于灰筒瓦覆盖、硬山卷棚式建筑。形制古朴雅致,代表着儒家质朴、中庸、谦和之理念。确是一处绝佳之讲学、读书、著书之好所在。

    此时已迫近黄昏时分,三三两两的学子进进出出,边走边研讨着学问。

    司马光拉住一位年轻人道:

    “打扰了,敢问这位兄台,院长可在?”

    青年人闻言,停下脚步,回身指着一位中年男子道:

    “瞧见没,那位面上有须者,便是院长谢大人了。”

    司马光谢过他,径直来到谢大人面前,躬身施礼道:

    “晚生夏县司马光拜见院长大人,因山下客栈满员,我主仆二人无处栖身。固特来此叨扰,求借一晚。”

    谢大人捋着黑而直的胡须,上下打量他一眼道:

    “原来你便是那个七岁能诵《左氏春秋》,尚能晓得其中要意,且以‘砸缸救友’轰动洛阳的小君实(司马光字君实)。

    好啊,竟长成英俊的后生了。我曾闻老友孙文举提到过你,言说你曾与明道(1032)年间,以郊社斋郎之身份拜访过他。

    夸汝学识广博,犹精通历史。要知道我那老友可是心高气傲得很,既然对你赞誉有加,想必有些真本事。

    我且问你几个问题,若答得合我心意,今后的嵩山书院任你来去自由。倘若徒有其表,怕只好夜宿孤山了。”

    “但请院长大人发问,晚生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言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且说自始皇以下,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则天女皇,隋文帝、宋太祖、何人堪为汝心之最?”

    司马光闻言,略一沉吟道:

    “我心中所赏,非大人口中所言,乃五代后周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是也。

    此人曾因家道败落而到江陵贩茶,因办事谨慎,为人厚道,被郭威收为义子。

    继其帝位后,便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之宏伟夙愿。

    更以诚信御群臣,以坦义责诸国。大邦畏其威,小邦怀其德。真正做到了无偏无倚,王道荡荡。故为吾心之最。”

    谢院长闻言,不禁微微颔首道:

    “可惜这位干古帝王年仅三十九岁便离开人世,不得不说乃乱世之悲哀。

    窃认为论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且不言始皇帝将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成为干古一帝。

    单言刘彻开创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尊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太学之举,足令我辈读书人敬仰。

    况其善识人、能容人、会用人。于晚年敢下罪己诏,深责己过,世间帝王除此,更有何人?”.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