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回 祭孔圣仁宗品御酒 动梁尘…


本站公告

    就见邵雍身着月白色袍衫,头戴儒巾,步履悠然地来到仁宗面前见礼。

    随后重整衣冠,净手后,到孔像前的香案上鞠躬上香。

    见孔子塑像居中,座北朝南,着王者服,外罩儒衣。神态祥和,一双慈爱的眼睛似乎在于他交流。

    首献开始,由仁宗做为正献官,将黄色的帛及青铜爵供奉到香案后,由邵雍宣读并供奉祭文。

    而后文武百官及全体参祭人员对着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

    之后邵雍宣布由宰相王随、陈尧佐分别担任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酒供奉在香案上。

    接下来,开始表演“宫悬之乐”“八佾之舞”“轩悬之乐”“佾之舞”“登歌”等祭孔乐舞。

    这一百多人参演者皆是经过洛怀川精心挑选,并请专人加以严格训练培养出来的。

    但闻整个中楼回荡着金、石、丝、竹、革、木、匏(páo)、土八音跃动的符章。舞乐之人皆身着簇新的服饰,伴随着庄严肃穆的曲调,整齐划一地舞出了雍容大方的韵致。

    而祭孔时的音乐,无不是按照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仁宗诏宰辅吕夷简等人修订的祭孔乐进行的。

    即升殿与降阶乐奏《同安》;奠币乐奏《明安》;酌献乐奏《成安》;饮福乐奏《馁安》;送神乐奏《凝安》。

    那些原本对此次祭孔持反对意见的老臣,见洛怀川的安排周到细密,祭礼程序无不合规合据,顿时对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仁宗更是欣慰至极,作为一位帝王,亲临一家酒楼为“卖新”镇场子,本就引起台谏官一番非议。

    若不是这“颜如玉”就乃奉真宗皇帝所酿,台谏这一关,还真就不好过。

    而洛怀川却将此事与祭祀孔先圣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更是让他们彻底无话可说。

    遂环视一下众人,朗声言道:

    “小师父能将孔先圣的祭礼操办的如此庄重周全,定是倾注了大量的心思,花费了诸多银两,朕又岂能让你负担?”

    洛怀川闻言,遂躬身施礼道:

    “官家多虑了,此番一干费用早有人甘愿代劳。此人便是沈懋勋家的五公子沈麒麟,故而小民今日特意请他前来观礼。”

    仁宗闻言,微微颔首道:

    “你说的可是号称沈百万的那个珠宝商人么?朕晓得他,据说他起死回生,还与你那徒儿梦仙道人有关。如此,也算此人有心了。”

    “官家,如今祭礼完毕,还请品鉴草民酿制的‘颜如玉’酒。”

    言罢,就见洛怀川将手一挥。耳闻吱呀呀一阵声响,众人只觉得自己所在的位置发生了旋转。

    登时以为发生了地动,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正当惊魂未定之际,却见眼前竟出现了另一番天地。

    但见假山喷泉、小桥流水、四处团花锦簇,百鸟啾鸣,耶然置身世外桃园一般美妙。众人免不住又是一阵啧啧的赞叹之声。

    洛怀川对着兀自迷茫的仁宗道:

    “官家,此乃机关之妙用,稍后尚有惊奇呈上。”

    言罢,望向孙无择。

    孙无择会意,来到仁宗前方站定,清了清嗓子,高声唱喏道:

    “有请溢香楼沉香姑娘为天子敬献‘颜如玉’酒。”

    话音刚落,但见一位身材袅娜的女子怀抱琵琶缓步走上前来。每走一步,她的脚下便会踏出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来。

    她先是与仁宗见礼,随即来到木凳上坐定,拨弄琴弦,轻启朱唇,轻轻吟唱起来。正是真宗皇帝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干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身后一群如花般的女子翩翩起舞,一个个妆容精致,发髻高束。头戴珠冠,身披彩衣,项饰璎珞,臂佩宝钏。

    有的手捧花盘,腾空而起;有的脚踏彩云,逆风飞翔;有的如剪水的燕子轻盈飘落。

    但见衣袂飞扬,长带摇曳,随着身躯转动,鲜花纷落,暗香幽幽。

    其中尤以一位拨动凤首箜篌的女子最为出彩,便是醉香苑的香碧荷姑娘。

    只见她身子微微前倾,双手快速滑动,玲珑有致的身材越发显得香艳醉人。

    随着清澈柔美的乐音不停地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眼前再也不是靠卖艺为生的苦命人,而是九天仙女下到了瑶台。

    当月音戛然而止时,人们依旧不愿移开双眼。洛怀川轻咳了两声,对着仁宗道:

    “官家,您曾答应草民为一女子钦赐芳名。这位弹琵琶的沉香姑娘便是白矾楼遴选出来的绝色佳人,还请官家践诺。”

    仁宗微微一笑道:

    “这个自然,君子尚一诺干金,况朕乎?”

    言罢,对着沉香姑娘言道:

    “沉香姑娘,你歌声美妙,如莺啼燕转。竟将先皇这首《劝学》唱的珠圆玉润。

    朕现为汝钦赐芳名颜如玉,愿你将这首曲子传唱出去,同时为‘颜如玉’酒扬名。”.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