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试程琳仁宗认官亲 攀富贵巡使…


本站公告

    怀婉两次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护住自己的行为,不由得让仁宗心中顷刻间划过1股暖流。

    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淘气,上树掏鸟窝时,1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

    吓得他双目紧闭,以为自己非摔个粉身碎骨时,

    却不想1个李姓宫娥奋不顾身地用身体将其接住。

    还有1次,自己下到浴池里捉鲤鱼,1个脚下没站稳,便向水深处滑去。

    也是这位李姓宫娥毫不犹豫地跳到水中,将他抱了上来。

    后来他才知道那位宫娥即是自己的生身之母,可惜到死,他都未能唤她1声娘亲。

    眼前的怀婉虽然年仅十34岁,却不顾自身安危,处处维护于他。

    那样子,竟像极了自己的娘亲。

    仁宗看着怀婉因愤怒而涨得通红的面庞,却仿佛看到1轮初升的骄阳,带给他无尽的光与温暖。

    此刻他的心神不禁猛地为之1颤,自此以后,怀婉便成了他内心圣母1般的存在。

    冯大人被将了1军,登时骑虎难下,还是旁边的高参军在他耳旁低语道:

    “大人,我看这位李公子气度非凡,绝非等闲之辈。

    看他笃定的神情,保不齐真是程大人的什么表叔。”

    冯大人闻言,顿时倒吸1口凉气道:

    “若果真如此,本官可惹大麻烦了。想那程琳铁面无私,只认律法,不讲人情。

    你还记得天圣9年(1031年),他刚刚出任开封知府时,

    蔡州知州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将1老兵殴打致死,此事被程琳纠住不放。

    即便有王家的儿女亲家刘太后庇佑,此人也不买账,同样依法处置了王齐雄。

    事到如今,可要我如何收场啊?”

    高参军1双小眼睛转了两转道:“大人,事情许是还未到那1步。

    为慎重起见,不如由卑职前往吕相处求证1下这洛怀泽的身份,也好借此通个信。

    由大人您去请出程大人,即便今日你我2人皆因此罢了官,好歹咱这份人情也要让吕相知道。

    只要他在位,日后官复原职,还不是迟早之事。”

    冯大人连连竖起大拇指道:“真乃高见,好,你我分头行事。”

    高参军起身离开大堂,去找宰相吕夷简求证,咱先按下不提。

    单说冯大人轻咳了两声,斜睨了1眼仁宗道:

    “好,本大人就依这位姑娘所言,请来程大人与你认亲。

    可有1样,若是冒认官亲,这后果嘛,你可要细细掂量。”

    言罢,站起身,拂袖而去。

    此时仁宗状况倒还无甚大碍,阎文应可就惨了。

    虽然胳臂敷着37膏,但毕竟是骨折,其痛楚非1般可以忍受。

    只见他咬紧牙关,勉强支撑着。怀川见状,也不管差役的阻拦,

    硬是搬来两把椅子,扶着他与仁宗坐了下来。

    郭开因事先得了怀川的提醒,又见冯、高2位大人明显偏私,

    出于气不过,便也没拦着。反而亲自送上了1杯热茶端给仁宗道:

    “这位公子,卑职人微言轻,实在帮您说不上话。

    待我们程大人来,1切便好了。他绝不会阿谀奉承,巴结什么所谓高官的。”

    仁宗拿盖碗拨着上面的沫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1眼: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本公子是不会白喝你这盏热茶的。”

    再说冯大人急急离开军巡院大堂,来设厅后面找府尹程琳。

    程琳闻听他诉说完前因后果,仔仔细细在脑海里搜寻1番,

    印象中也没有这么1位年纪比自己还小的表叔呀,遂摆摆手道:

    “本官不曾有此类姻亲,即便有,也断不会徇私的。

    左不过是两个吃霸王餐的狂徒,打了,便也就打了。

    你处置无有不当之处,赔些银子了事,又何劳本官亲自走这1趟?”

    这下冯大人心里可有了底,心里想着:

    “好你个李寿春,竟敢拿本大人当猴耍,害我虚惊1场。看我今怎么收拾你。”

    只见他气势汹汹回到大堂之上,见仁宗与阎文应皆坐在木椅上休息,

    越发气冲斗牛,惊堂木1拍道:

    “大胆李寿春,适才本官亲自问的程大人,大人言说从不认识似尔这等顽劣之徒。

    你骗吃免费饭食在先,藐视本官在后,又加上1条冒认官亲,

    今日不打你个3罪归1,本大人便不姓冯。

    左右,与我杖责***板,以儆效尤。”

    阎文应闻言,霍地站起身,断喝1声道:

    “我看你们谁敢?小小的开封府竟还无法无天了?

    朝廷怎么样着你们这帮窝囊废,连个普通的案件也审不明白。

    今日莫说什么吕夷简、程琳之流,即便太后亲临,也得对我们公子礼敬有加。

    就凭你1介小小的军巡使,也敢太岁头上动土?”

    几句话掷地有声,那些个挥舞着木杖准备近前的差役,

    登时被阎文应的气场镇住了,齐齐将目光转向冯大人。

    冯大人此时已气得7窍生烟,用手拍着桌子道:“

    反了你了,1个小小的奴才也敢咆哮公堂。

    你不想为你主子仗义执言吗?好,本官成全你,来呀,给我1起打。”

    “住、住手,冯大人,这个人你也不能打。

    如果您非要打,打、打我好了。”

    洛怀川从阎文应的话语中越发确信眼前的李公子必是仁宗皇帝无疑了。

    遂立马挺起并不太结实的胸脯,对着冯大人言道。

    “2哥,还有我。天塌下来,小妹与你1起抗着。”

    怀婉也站到怀川身旁,挽着他的胳臂,毫无惧色地望着冯大人。

    “婉姑娘不可如此,你乃千金贵体,又何必替为师强出头呢?”

    “寿春师父,怀婉平素最看不惯仗势欺人的狗官。你莫要管,今日就让他打。

    只要我还有1口气,明日便去找仁宗皇帝告御状。

    人说皇帝宅心仁厚,最体恤百姓了,我便不信他不为本姑娘做主。”

    冯大人简直快气疯了,1改往日斯文,使劲拍着惊堂木催促道:

    “给我打,打死这两个小兔崽子,1切后果由本大人1力承担。”

    “大人,大杖还是小杖?”

    “大杖伺候”

    “大人,打多少?”

    “打多少?哼,打到本官解气为止。”

    差役得了命令,妥妥地应了1声“好咧!”。

    这里咱要交代1下,宋朝的刑杖有严格规定,分为两种:

    常行杖与笞杖,常行杖是大杖,俗称大板;笞杖是小杖,俗称小板。

    《宋刑统》规定:大杖“长3尺5寸,大头阔不过2寸,厚及小头径不过9分”。

    胥吏们为了对犯人进行敲诈以中饱私囊,往往在木杖上做手脚。

    或是找来密度最大的木头,或是刑杖里面掏空了灌上沙子、铅之类的。

    差役心里有了谱,拉住兄妹2人来到外边,摁倒在长木凳上,举起手里的刑杖就要往下打。

    尊神开卦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