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过年


本站公告

    这个时代,农村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外出务工青年,所以家家户户都是圆圆满满。人多力量大,一进腊月,各家各户就都开始忙着筹备过年了,不但是准备过年期间的吃、穿、用,还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来串门的亲戚朋友。

    尤其吃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粥,就揭开了年的序幕。古代的春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北方有民谣:“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进了腊月最先准备的就是吃的,这时候在农村就开始忙活蒸馍馍了,每家都蒸一部分豌豆馍馍,豌豆里放点糖精兑水,蒸出来的豌豆馍馍真是又香又甜。再就是用大铁鏊子烙煎饼,烙上两大盆的糊子,差不多够吃一个月的了。

    像高玉德、刘立本这样的相对富裕家庭还要做一些年糕和枣糕,蒸几条大面鱼等。这些都是小孩子们期待的精品,高加林也是很喜欢吃。

    过年期间喝的稀饭大多是麦子米,基本是提前用碾压好,每个村里都有一个碾,到了腊月使用碾就需要排队,到了晚上都有推碾的。

    腊月底,村里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炸一些麻花,地瓜片,面片等作为小食品,用来春节招待客人用的,麻花有甜味的,有咸味的,在这时可真算是美味了,一般都能吃到正月十五。

    在农村过年就不得不提到杀猪,这时都是自己家不靠饲料催肥的大肥猪。今年,高明楼和刘立本家里各杀一头猪。高加林也想凑热闹,把自家的猪宰了。却被高玉德夫妇狠狠收拾一顿。家里就这四号人,一头猪吃一年也吃不完!

    高加林揉揉红红的耳朵,就是老妈拧的。他索性拉着刘巧珍,去刘立本家看热闹去。

    高加林最喜欢看杀猪的场景,和一群小孩子凑在一起,挤着看热闹。

    只见大肥猪还在嗷嗷叫着,几个壮劳力抓腿的,揪着猪耳朵的,一下子就把猪掀到杀猪床上,杀猪的在猪脖子下方准备一盆热水接猪血用,瞅准位置,一刀子下去,当真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就听那猪“娓娓”的叫唤几声就没动静了。

    接下来就是屠宰分肉的环节了。大师傅技艺娴熟,一刀划开,臭烘烘的一大堆内脏就掉落出来,落到大盆里。这些叫猪下水,最为不值钱,也是有人要的。有的人家专门要猪的“三件子”,肠、肚之类的器官,回去卤了吃。西北有道著名的小吃,葫芦头泡馍,就是采用猪大肠作为主要材料。

    接下来杀猪师傅一柄屠宰刀如臂使指,庖丁解牛般熟练,眨眼间,大肥猪就分成了一块一块的肉。

    高加林反而不稀罕肥猪肉,他拿下四个大猪蹄,准备回去给刘巧珍做冰糖猪蹄,这可是他擅长的拿手菜。刘立本是他老丈人,自然不会向他收钱。

    眨眼间,一头猪就被众人分得干干净净。就连猪头,也被买走了,拆分了卤一卤煮一煮,家里来客人吃饭的时候切上一盘当作下酒菜。

    刘巧珍埋怨高加林只拿了四个猪蹄,连父亲刘立本特地为他们准备的肥膘五花肉都没要。高加林哈哈一笑,“媳妇,你瞧好吧!我做的猪蹄儿能馋死你!”

    冰糖烧猪蹄是一道十分独特的鲁式菜肴,不过后世已经传播开来,就连高加林这样的宅男也会。

    这道菜在这个时代推广不开,原因就是太费糖。高加林拿出一大把冰糖用开水沏开、化好备用。看得刘巧珍直心疼!

    高加林让刘巧珍把各种香料用纱布包好,制成香料包。他则开始处理猪蹄,用刀子把毛刮干净,特别粗的毛还要拿镊子都拔下来。然后洗净,大刀斩成块。高加林麻利地把葱切段、姜切片,放到小碗备用。

    准备工作就此结束,下了就该点火撑锅,正式烹制。首先锅中做油,四成热时,下入冰糖水炒至红色。这时候就该下入猪蹄了。猪蹄全部倒入,高加林用铲子上下翻飞,用大火将其炒匀。看着差不多了,倒入一两白酒,一大勺酱油。

    高加林舀了两瓢水进锅,让水刚刚淹过猪蹄就行。然后把香料包和葱姜一股脑倒进去,等水开了以后,把灶台的火弄小。就这样保持小火,焖烧1个小时。

    一个小时后,高加林揭开锅盖,猪蹄已经烧得差不多了。高加林用筷子蘸了蘸汤汁,尝了尝咸淡。又给里面撒了一勺盐,然后继续焖烧了半个小时,这回一开锅,香气扑鼻,猪蹄已经彻底熟烂了!

    关火盛菜,这道冰糖烧猪蹄儿就算完工了。

    刘巧珍夹起一大块,使劲儿吹了吹,然后咬了一小口。那种香甜滑嫩的感觉,让她忍不住惊叹不已!

    “太好吃了!加林哥,你还真有一手啊!”

    冰糖猪蹄具有味道鲜甜、口感柔嫩、营养丰富、解馋下饭的特点,不止是高加林,所有尝过的人都夸好!

    转眼,一大锅就只剩下寥寥无几。高玉德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阻止大家再下筷子。

    “加林,你个没眼色的!有了好吃的不给你丈人家端一点,光顾着自己吃!”

    他这么一说,高加林倒是脸皮厚无所谓,刘巧珍有些挂不住了,连忙说:“爸,没啥,我爸妈有的是好吃的,先紧着咱们家,不着急!”

    高玉德却不同意,把锅里剩下的挑到一个小盆子里,嘱咐高加林现在就送过去。高加林无奈,只得拉着刘巧珍去给丈人家送去。

    刘立本一家见高加林小夫妻过来,也是分外高兴。他们家正在写对联,见高加林来了,立即要请这个文化人女婿写几张。高加林也不推辞,原身的毛笔字也是练过的,大笔一挥,几个对联就出炉了。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

    刘立本看了连声叫好,自己女婿写的这对联词意新潮,又喜庆又光荣。

    高加林和刘巧珍在刘立本家里也是众星捧月,送来的猪蹄也受大家的热评欢迎。俩人在这边有吃有喝,都忘了还要回家包饺子呢。

    这时候,从大年三十下午就开始垛馅子包饺子了,这顿饺子一般是放在大年初一凌晨四点多吃的。刘巧珍自然要回去忙活这个事。

    天刚擦黑就要忙着去祖坟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高家村村里每年都有请家堂的。高明楼打头,带着高姓众人,一起参与这个仪式。高加林自然也少不了,作为高家的优秀青年代表,一晚上就有的忙活了。选出来的代表要去其他请家堂的那里去磕头。村里的路上连雪带泥,这一群老少爷们满村子磕头,磕了半晚上,弄得高加林晕头转向,腰膝酸痛。

    这个时候年三十晚上的主要娱乐项目就是一家人凑在一起打牌。高玉德夫妇不会打牌,高加林和刘巧珍对此也没兴趣。一家人坐在炕头,吃着饺子,拉着闲话。后来饺子都吃饱了,也都累了,高玉德夫妇就歇下了。

    高加林和刘巧珍回那栋新窑洞,高加林摸黑搂着媳妇给她讲鬼故事,吓得刘巧珍直往他怀里钻。后来发生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大年初一,高加林被早早的叫起来放鞭炮、吃饺子,换上新衣服去村里拜年。他和刘巧珍身上带足了零钱,见了小孩都要给人家压岁钱。当然,见了爷爷奶奶辈也要跪下来磕头,老人们也会象征着给点儿磕头,五分一毛就算大钱了。

    高加林夫妇早上转了一圈,掏出去近10块钱,赚了不到5毛钱。算是大亏特亏!

    小孩子们有了钱立刻贡献给了村里的小卖部,买点鞭炮或者买付新扑克等,否则就会被父母收缴了。所以今天村里小卖部的生意也特别好。

    初二作为女婿要去丈人家过。高加林和刘巧珍回门,也受到了刘立本家的热情款待。除了吃饭聊天,就是喝酒打牌,一闹就是一整天。

    过年农村的集市也是热点。高加林自然也要去凑凑热闹。他和刘巧珍两人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兴高采烈的拉着手,一路前行。

    来到大马河桥的石栏杆上,高加林四下张望,四面八方赶集的人群正源源不绝地通过大桥,进了街道。远处城市中心街道的上空,腾起很大一片灰尘,嘈杂的市声听起来像蜂群发出的嗡嗡声一般。

    今天县城南关的交易市场热闹得简直叫人眼花缭乱。一大片空场地,挤满了各式各样买卖东西的人。以菜市、猪市、牲口市和熟食摊为主,形成了四个基本的中心。。

    另一个最大的人群中心是河南一个什么县的驯兽表演团,用破旧的蓝布围了一个大圈当剧场,庄稼人挤破脑袋两毛钱买一张票,去看狗熊打篮球,哈巴狗跳罗圈。

    市场上弥漫着灰尘,噪音像洪水声一般喧嚣,到处充满了庄稼人的烟味和汗味。市场上所有卖东西的人都在吆喝,尤其是一些生意油子,那叫卖的声音简直成了一种表演艺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