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回蜀禀报


本站公告

    成都,丞相府。

    昨夜方才赶回来的费祎今天一大早就来求见诸葛亮,主簿胡济亲自引着他进了丞相公房,屋内不仅诸葛亮在,张裔、蒋琬、杨仪等一干府中大吏也早已在此端坐相侯。

    近些日子,孙权打算僭逆称帝一事牵动着季汉朝野上下的神经,如今汉吴谈判终于有了一个勉强能够接受的结果,诸葛亮等人悬着的心总算可以落下了。

    “文伟,星夜兼程地赶了好几天的路,一直也没有个休息,今天一大早又把你叫过来,真是辛苦你了。”诸葛亮笑着说道。

    费祎拱手道:“国事为重,祎不敢言辛苦。”

    “嗯,如果国家能再多一些像你这样公忠体国、不辞劳苦的青年俊杰,我大汉何愁不兴旺?”

    诸葛亮感慨过后,接着说道:“文伟,说说这次谈判的详细情况吧。”

    费祎拱手称是,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丞相,诸公,祎和尚书令此番使吴,与吴国重臣诸葛瑾、陈化、裴玄总共进行了四次谈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吴主最终同意不称皇帝只称帝。”

    “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你和孝起能迫使孙权答应,想必费了不少口舌吧。”

    费祎道:“是的丞相,之前我们曾反复提出只能册封吴王为国主,但吴国君臣听后是断然拒绝,谈判几乎陷入僵局。

    最后无可奈何之下祎才把临行前丞相交代的最后底线拿了出来,并摆出了一副吴国再不答应我大汉就要与其断盟开战的态度。果然,吴主在考虑了两天之后还是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孙权能答应得这么快,想必册封一事没能谈妥吧?”

    费祎道:“丞相料事如神,东吴君臣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受我大汉册封,我与陈孝起思虑再三,若是执意要求东吴接受这个条件,谈判恐怕真的会破裂。

    是以祎擅自做主,许诺只要吴主不称皇帝,我大汉就不强求册封,两国平等相交、永结盟好。

    祎此行未能成功使东吴称臣纳贡,以致汉室蒙羞、国威沦丧,还请丞相降罪。”说罢,起身离开座位,正面朝诸葛亮躬身一拜。

    诸葛亮向外摆了摆羽扇:“文伟不必如此,临行之前吾曾授汝临机决断之权,只要孙权放弃皇帝称号,其余任何条件都能答应。

    此番使吴汝与陈孝起都做的很好,能够促成孙权只称帝而不称皇帝,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吾以为汝二人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明日吾就会上奏天子,给汝和陈孝起请功。”

    “是啊文伟,你和孝起已是尽可能地为我大汉保存颜面了。孙权只称帝、不称皇帝,就表明东吴的地位仍在我大汉之下,只要日后我大汉收复的州郡越来越多,国力愈来愈强盛,某相信终有一日他孙权会心悦诚服地对陛下称臣纳贡的。”张裔也附和道。

    蒋琬道:“不错,此番能够说服孙权放弃皇帝称号,咱们丞相府也算是能对朝野内外、天下臣民有个交代了,汉吴两家也不用走到断盟开战的地步,东线没有战事压力,我大汉仍然可以专注西线。”

    “如今关中魏军退保长安、漆城一线,雍凉都督又从曹真换成了夏侯儒,杨明之不久之前送来急递,言说经过情报分析,夏侯儒此人虽也精通兵法、擅长军计,但说到排兵布阵、临战指挥却是不如曹真。

    杨明之建议丞相抓住曹真不在关中这个大好机会,尽快开启第三次北伐,一举收复长安、夺取整个关中。

    而一旦长安得复,我大汉的声势将会再上一个大台阶,到那个时候我大汉与东吴的国力差距将会大为缩小,甚至可以说是几乎相若。

    再加上我汉军战力强悍,军威远播,不怕压不服东吴,也不怕孙权不会低头。”杨仪道。

    诸葛亮道:“开启第三次北伐为时尚早,现下我大汉还是要以休养生息、积蓄军资为第一要务。哈哈,话扯远了,咱们还是议议孙权称帝一事的手尾。”

    顿了一顿,又朝费祎微笑着说道:“文伟,回去坐下吧,此番使吴汝是功臣,不必妄自菲薄。”

    “诺。”

    待张裔重新落座后,张裔问道:“对了文伟,陈孝起为何没有和你一起回朝,谈判不是结束了么?”

    “回君嗣公,因为吴主称帝在即,东吴提出两国是否划分天下疆界、各自攻取魏贼窃据的州郡,免得日后会起争端,所以孝起兄就留在武昌继续与诸葛瑾等人商讨此事,某就先一步赶回来禀报。”费祎答道。

    张裔颔首道:“原来是这样。”转身拱手对诸葛亮问道:“丞相可知此事?”

    “我知道,文伟之前发回的奏报中有提及。此举也算是好事,可以加深我大汉与东吴的联盟关系,更好地促使两国合力对付曹魏。”诸葛亮道。

    张裔面带疑虑地说道:“只是这样一来,我大汉就不能尽取北方之地了,日后形势有变,莫非咱们要眼睁睁地看着划分出去的州郡落入东吴手中?”

    “哈哈,君嗣公也太实诚了,此一时、彼一时,以后之事如何能够断定?到时候自然还是各凭本事,用实力说话。”杨仪语气淡然地道。

    张裔自是明白这个道理,之所以还要明知故问,无非是担心诸葛亮会把此事当真做实,朝主位上的诸葛亮瞧了一眼,见他微微一笑,遂放下心来。

    诸葛亮道:“孙权君臣当然也不会当真,双方无非是做个样子、求个心安罢了。”

    “敢问丞相,那咱们该如何与东吴商讨此事?陈孝起还在武昌等着丞相的具体方略。”费祎问道。

    诸葛亮沉吟片刻,答道:“这两天吾就给陈孝起去一封信,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是,祎明白了。”

    洛阳,魏宫。

    不久之前,曹叡也收到了汉吴两国谈判已经结束的消息,得知季汉和东吴顺利达成合意,盟约关系不仅没有破裂,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趋势,他的心情十分糟糕,纵然已是深夜,也派人将陈群、华歆、孙资等一干重臣叫进宫来商议对策。

    “众卿,细作回报,孙权应允了西蜀的要求,在不用接受刘禅册封的条件下只称帝、不称皇帝,两国继续合力对付我大魏,咱们的离间计没能成功啊。”

    蒋济迅速看完详细探报,施礼奏道:“陛下,此事的确有些出乎咱们的意料,没想到西蜀竟然想出称帝而不受封的条件来引诱孙权接受,此举既能满足孙权更进一步的欲望,又能抱拳西蜀所谓汉室正统的颜面,真可谓是两全其美之策。

    蜀人能想到这个妙策,当真厉害。这回的离间之计已然无效,咱们就只好等待下次机会了。”

    “咱们还有机会么?”曹叡信心不足地问道。

    刘晔回道:“当然还有。陛下,孙权向来首鼠两端,叛魏就蜀、叛蜀就魏对他而言就像吃饭喝水那般寻常,只要咱们耐心等待,就一定能找到机会。”

    “嗯,但愿如此吧。”

    刘晔又问道:“陛下,不知是否打探到那个想出只称帝、不受封妙计的高人是谁?”

    “这个倒是探察到了,据说是伪雍州刺史杨清。”曹叡道。

    刘晔惊道:“竟然是他?此人智计百出,果然是个劲敌啊!”

    “是啊,须得设计除之。”一直没有发言的华歆忽然阴恻恻地说道。

    众人听了俱是一惊,默然不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