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治的疑惑


本站公告

    这也难怪,都说乱世的皇帝,盛世的肥猪。

    大唐刚刚立国的时候,从太宗皇帝李世民,到一些郡王,诸如河间郡王李孝恭,皇族成员中不乏战功卓著、武艺高强的将军。

    但是随着盛世渐起,皇族的成员就不可避免的变得骄奢淫逸,对于太宗皇帝“后世子孙不得抛却武艺”的训话,当成了耳旁风的不是一个两个。

    皇帝是逃不了的,作为大唐最直接的代言人,他自然不能懈怠。但是皇子中,擅长武艺的,真就是凤毛麟角。至于雍王,早年间除了学习儒家典籍以外,那就是玩乐了。

    正是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下,今日李贤的表现,绝对堪称震撼人心。以至于,震撼震撼的,就震撼到了皇帝的金銮殿中。

    金銮殿是皇帝的寝宫之一,而此时改造成了类似灵堂的构造,宽阔的大殿内部,只有一个巨大的香炉,还有一个灵位。

    而此时的李治,就跪坐在香炉之前。

    香炉内总有三炷香处于点燃状态,不曾断绝。

    不论是谁,这个时候看到李治,都不会把他和大唐的皇帝联系到一起。

    蓬头乱发夹杂着白发,油渍麻花的不说,就是一袭麻衣,也被烛火烧的到处都是小洞。

    太子李弘猝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惨剧,放到谁的身上也承受不住,哪怕这个人是皇帝。更别说身在洛阳行宫,李弘猝死前夜,为了考校太子,是他下令将部分奏折送过去的。

    这些天来,李治一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正是那些劳心劳力的奏折,断送了孩子的性命。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说皇帝绝情,可是皇帝也是人,不可能对自己的亲生孩子的猝死,视若无睹、为自己开脱。

    远远的看到皇帝这个样子,大明宫内务总管姜暠也是感同身受,不由自主的压低声音,轻声呼唤了两声:“圣人,圣人。”

    闭目沉思的李治,睁开眼睛,看了一眼香炉里刚烧到一半的檀香,叹息一声,也不起来,就原地挪了挪,面向姜暠的位置。

    扯开嘴唇间的黏液,李治沙哑的嗓音响了起来:“有何事?可是大臣们要朕停止悼思,回去上朝?”

    姜暠连连摇头:“非也,圣人,朝堂中的大臣们,也知道您此时是何等的悲苦,并未有人上奏请您上朝。不过侍中,倒是送来一封书信,说是有些私下里的话,要跟圣人说说。还有前内务总管李荇,今天也送来了一封书信,想来是禀告雍王府的事情的。”

    “哦?”

    李治并不意外张文瓘会写信给自己,作为侍中,本身就有指摘帝王过失的职责。那封信不用看,也是商量回去上朝的。之所以没有上奏,则是张文瓘个人素质的体现。

    当官,尤其是当侍中这样的大官,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后行。

    别的不说,要是张文瓘首先上奏,后面必然跟上来一大堆请求皇帝回去上朝的奏折。如果没人打头,大臣们才不会做这种得罪皇帝的事情。

    至于跟风....

    法不责众,就是皇帝发怒,最后倒霉的,也只有领头的一个罢了。毕竟大臣们上奏是有理有据,皇帝有肆意胡来的特权,却也得有一个度。

    对于张文瓘,李治还是比较欣赏的,虽然明知道信的内容不会太令人舒服,却还是命姜暠取来。

    正午的阳关穿过殿门,正好照在信上。在验看了火漆和张文瓘特有的密信痕迹没有问题以后,李治才打开了信。

    第一张纸写得满满的,内容果然不出李治所料,是委婉的请求皇帝不要过于悲伤,如今朝政耽搁多天,尤其是关于安东都护府的事情,没有皇帝参与,臣子实在是不方便定夺。

    安东都护府的事情?

    李治只是想了一下,就猜到是怎么回事儿了。

    自从总章元年,大唐灭亡高句丽,并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以来,高句丽的遗民。就总是不安分。

    攻其国、掠其地、善其民。

    这是标准的灭国战争流程。

    想要让新纳国土上的人民听命,最好要善待他们,让他们清楚,新的统治者,比原本的统治者,要好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这样的政策,终究是有时限性的。从总章元年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七年的时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获得那些遗民的归心。

    既然如此....

    “杀”这个字,只是稍稍浮现,就被李治给掐灭了。

    杀人是行不通的,高句丽有数十万的百姓,全部杀掉,大唐的凶名,就洗不干净了。

    可是,说到底,高句丽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啊。

    就在李治脑子里思绪万千的时候,手里却感觉到了异样。

    明明第一张信纸末尾,已经有了署名,但在它下面,却还有一张纸。

    这是怎么回事?

    掀开第一张纸,只是看了一眼,李治就被第二张信纸上的内容,吸引了。

    看完信后,这些天来,李治的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微笑:“呵呵,难得你有对兄长的敬孝之心啊,跟你相比,李显就落了下乘,回来的路上百般拖延不说,每到一处繁华一点的地方,总要胡吃海喝一番。”

    对于李显,李治实在是寒心,这是非要拖到入葬以后,才返回长安的举措。

    相比较之下,李贤就要好了太多。

    想到这里,李治抬起头,对姜暠说:“李荇的信呢?给朕取来。”

    姜暠并没有转身,而是在怀里拿出了李荇的信。

    同样检查了火漆和保密措施的存在以后,李治才打开信封。

    看了一遍,李治脸上的笑意顿时更灿烂了一些。

    “练武?虽然多年没见,但朕还记得你那筷子粗的胳膊腿儿。不过,能坚持下来,获得李荇的尊敬,还是不错的,看样子你确实有坚持下来的心。也罢,朕先看看你能不能坚持下来,要是能,朕自然有最好的人手,来传授你射箭的技艺。”

    笑了一会儿以后,再想想以前的事情,李治却收敛了笑意,不由自主的疑惑起来。

    李贤这个孩子,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小的时候,他曾亲自教导过一段时间。

    按他的了解,李贤回来奔丧,表现应该不会比李显强多少。

    可是,如此巨大的转变,是怎么回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