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外的青瓦台阶上停满了车,连街道的一边也停满了车。
高中三年,他每次路过这里,只能用鼻子闻一闻里面散发出来的香气。
没有想到,今天的他,竟然走进了这个他神往已久的地方,而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位美丽的小姐姐。
当他们走进烤吧店时,许多人抬起头,望着他们。
从人们的目光中,他似乎读懂了一点点。
一位姑娘从椅子上站起来,来到车护士身边,耳语了几句。
车护士的脸红如晚霞,耳语后,姑娘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从车护士的脸部表情,他就能猜出那位姑娘耳语了什么。一对大男大女肩并肩走着,当然会引起人们的误解。
“车护士,好!”
“车护士,今晚你也有空来烤吧店。”
座位上先后有人站起来打招呼,车护士一一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没有想到车护士已经成了环江县的名人,前不久,她被评为环江县人民医院最美护士、西原市最美天使。
人一旦出了名,那认识她的人就多了。
烤吧店有三层,层层坐满了人,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见到有如此多的人,多多少少有点怯场。
车护士不但不怯场,从一楼走到三楼,脚步轻盈自在,宛如闲云流水,笑声朗朗,宛如小鸟啾啾。
“小姐,你预订的房间是那个?”一位美丽的服务员穿着一身红衣服,微笑问道。
三楼都是包间,每一个房间都有名字。
“雅兰阁。”她微笑答道。
“小姐,先生,这边请。”服务员微笑着对他们说,用手指了一下左面,开始转身带路。
走过三个房间,终于看见了“雅兰阁”三个大字。
服务员拧开房门,微笑说道:
“请!”
车护士对他说道:
“云,请进。”
他也不客气,走了进去,房间除了餐桌、椅子外,左面墙壁上贴着一张临摹画,临摹的是徐悲鸿画的九方皋。
九方皋来源于《列子》所载故事,九方皋能相千里马,且其相马不看表象,而能洞察其本质。
自古以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徐悲鸿深知这一点。
“云,这马为什么要套上缰绳?”车护士问道。
“伯乐遇见了千里马,为千里马套上红缰绳,以便区别于其它马。”他若有所思。
“好伟大的一位画家,今天在这里观摩他的画,依然能够感觉到马的恣意潇洒。”车护士说道。
“今天的人们多数知道徐悲鸿先生画的好,可并不知道他的青春曾经也如我一样四处流浪,生活艰辛。”他淡淡说道。
“这我还真不知道,我还以为徐悲鸿先生是一个富家子。云,你给我说说一下大师的青春年华,让我更多了解一下大师。”她说道。
要的烤肉还没有上来,反正闲坐着,就当是找话题,他开始讲述起了徐悲鸿大师的流浪生活:
从13岁开始,父亲就带着徐悲鸿前往外地谋生,他们一路流浪卖画,来到繁华的无锡。
在无锡,他看见了一个个富人出入各种高级消费场所,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同时也看到了低层人民的挣扎,衣衫褴褛的乞丐穿行于街头巷尾,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在无锡,让他对百姓之苦有了切身感受,他开始深深地同情低层人民,试图做出一些为低层人民服务的努力。
他在精心画好的作品上开始署名“神州少年”,盖上“江南贫侠”的印章。
他原名徐寿康,后来自己改名为徐悲鸿,是要让自己从个人的康乐安宁之中脱身出来,成为空中长久悲鸣的鸿雁,为这世上的不平之事奔走。
年少时期的志愿,徐悲鸿终其一生,没有改变。
没有父辈显赫声名的支撑,没有过多的金钱,推动他一步步走下去的,是他从小立下的志愿——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这个动力驱动着他,让他不断地学习绘画,谋求变革。
不过,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而且遍布荆棘。
徐悲鸿19岁那年,父亲因病过世,他随后前往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
当时,在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教授的同乡徐子明先生收到他的来信,决定帮助他。
徐子明将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带给著名教育家、复旦公学校长***。
***看了徐悲鸿的画,非常欣赏,表示可以安排徐悲鸿到学校任教。
当徐悲鸿辞去家乡的3份教职,来到上海,找到李校长时,李校长却对他说,徐悲鸿还是个孩子,无法胜任教职。
徐悲鸿丢了家乡的工作,在大上海无法立足,流落于上海,找不到谋生的出路,长久和低层人民混迹在一起。
后来徐子明介绍他去见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恽铁樵看过他的画后,并没有为徐悲鸿在商务印书馆谋得一份工作,反而说“徐悲鸿的画不合用”。
刚刚经历丧父之痛的徐悲鸿,丢了工作,找不到新工作,身上没有分文。
他饥寒交迫,流落他乡,绝望之中,来到黄浦江畔,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望着滔滔江水,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对他的嘱托,家中两代画家,父亲殷切地盼望他能够后来居上,超越先辈。
透过滔滔江水,他仿佛看见母亲和弟妹还在家中承受着生活的重压。
他是长子,有责任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冷风渐渐吹醒了他,当他转身离开黄浦江畔时,他告诉自己:“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
后来,徐悲鸿报考了震旦大学。被录取后,他向同乡的商人借贷交学费,然后一边靠作画取得微薄的收入,一边开始求学生涯。
因才华出众,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徐悲鸿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赏识。
为了画好马,徐悲鸿在书摊上浏览书籍和有关马的图片,钻研马的解剖构造图,还去马场,观摩马,一看就是数小时。
在他的画中,那些奔跑的马匹栩栩如生,骨骼线条流畅,肌肉遒健,这些都是因为大师下过常人难以下过的苦功。
他生活贫寒,时常因作画忘记吃饭,但对画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直没有停止。
后来,他在法国拜了达仰为师。时年68岁的达仰,是19世纪末期法国学院派绘画名家。
达仰对徐悲鸿的教诲,对徐悲鸿影响非常大。
达仰说,自己17岁时成为柯罗的学生,柯罗教他要真诚,要自信,不要舍弃真理以徇人。他对徐悲鸿说:“学画是件非常艰苦的事,希望你不要趋慕浮夸,不要甘于微小的成就。”
达仰教导徐悲鸿,勿甘于微小的成就,他牢记老师的教导,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终于成了一代宗师。
散发着香气的烤羊肉串打断了他要讲的故事,他们从徐悲鸿大师的故事情节中走出来,开始了晚餐。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