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商业教父


本站公告

    王林和李炎鸿的谈话很投机。</p>

    李炎鸿为自己能偶遇国内最大的商界精英而兴奋不已。</p>

    王林和妻子说了一声,让他们先在附近逛逛,他则和李炎鸿来到了对方的公司。</p>

    坐在李炎鸿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王林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和他交流起来。</p>

    通过交谈得知,李炎鸿所在的公司,是华尔街道·琼斯的子公司。</p>

    凡是接触过股票的人,对道·琼斯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p>

    道琼斯公司是世界一流的商业财经信息提供商,同时也是重要的新闻媒体出版集团,总部在纽约,旗下拥有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服务,在全球拥有近1700名新闻从业人员。道琼斯编发的股票价格指数更是家喻户晓。</p>

    王林问道:“你为什么要放弃读博的机会呢?”</p>

    李炎鸿道:“在米国的留学生中有一股风气,就是读博士的学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弃学业。起先,我认为自己不会这样。但这家公司老板也是个技术专家,他对我的研究非常赏识。我和他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我决心离开学校,接受这家公司高级顾问的职位。”</p>

    王林对他的履历其实知道一些,但此刻只能当做陌生人,问道:“你在国内是读的哪所大学?”</p>

    “北大啊!”</p>

    “北金大学?那可是国内最高的学府。你学的是什么专业?”</p>

    “图书情报专业。”</p>

    “哦?你当初为什么会报考这个专业?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才对。”</p>

    “我当初想报考的是北大的计算机专业。我在市里读的是重点高中,学校配备了我市的第一个计算机教室。由于我超级喜欢计算机,家里人给我报名参加了电脑兴趣班。为了能经常到机房上机学习,我常常围着老师软磨硬泡,希望能在机房多坐一会儿。后来高考结束,我是市里的高考状元。”</p>

    “厉害!”王林由衷的夸赞了一句,“这么好的成绩,为什么不报考计算机专业呢?”</p>

    “计算机虽然是我喜欢的专业,可北大的计算机专业很热门,万一自己填报了计算机专业而没被录取,岂不落榜?而选择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也许会十拿九稳被录取。我的老师和家人也是这么劝我的,先进了名校再说,再不济毕业了也能进体制内工作不是?”</p>

    王林笑道:“三分考,七分报。你的选择并没有错。图书情报专业虽然冷门,但这其实也是一门信息管理科学,学好了这门科学,也一样有出息。”</p>

    李炎鸿道:“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既然考上了北大,那就好好努力学习。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图书情报学的专业课程以后,才发现这门学科枯燥无味,和我的理想之间相差甚远。我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p>

    王林不由得听得起了兴趣:“后来呢?你是怎么完成学业的?”</p>

    李炎鸿道:“1988年,我放暑假回到家后,父亲就让我到火车站去卖冰棍。暑假结束时,父亲问我:你觉得卖冰棍跟读图书情报专业比,哪个更累啊?我不禁恍然大悟,我才明白,父亲这种教育方式叫作冰棍疗法。”</p>

    说着,他不由得笑了起来:“王总,1988年的时候,我在卖冰棒,看到了你成为百万富翁的报纸,当时我就把你树为我的偶像,后来也一直有关注你的成功。我读了几年书,你已经成为国内最有钱的首富了。”</p>

    <a id="wzsy" href="https://m.wcxsw.org/86953/">《天阿降临》</a></p>

    王林微微一笑,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你就是我的偶像。</p>

    李炎鸿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他的人生经历:“1988年暑假结束,我回到学校后,重新重视起图书情报专业来,成绩也大幅上升,并名列前茅。后来,我的三姐从北大硕士毕业后到米国留学攻读博士,我也决定尝试一下走姐姐的路。”</p>

    从大三开始,他就买来各种有关考托福和考研究生的书疯狂地读起来,过起了从教室到图书馆、到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到米国去留学,攻读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p>

    为了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李炎鸿几乎选修了北大计算机专业所有的课程。他暗下决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而且一定要和他们学得一样好,甚至要学得比他们还好,这样,我才有可能去米国。</p>

    虽然计算机系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但李炎鸿并没有因此轻视图书情报专业的学习。后来更是托福考试学习、计算机专业学习、本专业的学习“三剑”齐发。那段时间里,他承受着一般本科生三倍的学习压力,可坚强的他一直在咬牙坚持。</p>

    后来,他向米国十多所知名大学提出了留学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1991年,米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向他发来了录取通知书。这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全美排名位于前20,很有名气。</p>

    由于是第一次到米国,李炎鸿在师生们面前显得有些拘谨,可这并不能阻止他刻苦求学。为了尽快赶超那些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他不惜挑灯夜战。</p>

    由于自己的优异表现,他被学校聘为计算机实验室主管助理员,这个职位,除了能享受免学费的待遇外,还能得到校方每学期8500至9500美元的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布法罗大学留学的两年是拿薪水的,这是一般米国本土的学生无法做到的。</p>

    “我之所以放弃读博的机会,来这家公司工作,主要是想学习和研究更尖端的技术。我看中的并不是这家公司的薪酬,而是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人才队伍实力。当然了,我并没有放弃学习,对我来说,研究和学习比挣钱更重要。”</p>

    王林认真的听他讲述。</p>

    或许李炎鸿真的把王林当成了人生导师、青年偶像,激动之余,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想法,一股脑的向王林吐露了出来。</p>

    “作为一个成功的前辈——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尊。在我眼里,我们虽然是同龄人,但你就是我的前辈。王总,你有什么忠言要跟我说的吗?我很诚心的求教。”</p>

    王林听完了他的讲述,看着眼前这个诚恳的青年人,不由得心生感慨,说道:“坚持你的梦想,在计算机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你将来一定会成功。”</p>

    李炎鸿问道:“王总,你对计算机也很了解吗?”</p>

    王林道:“略知一二,现在国内的计算机产业刚刚起步,乱象丛生,但同样也是一个机会,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我建议你,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国内发展。或许有一天,你能在国内计算机市场三分天下。”</p>

    李炎鸿神情一震:“王总,你这目标太远大了!我怕完不成。”</p>

    王林道:“我再给你一个建议,扎扎实实的做你最感兴趣的那项技术,并创造出独有的专利,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深耕下去,必定会有所成就。我来到米国后,有空也常常上网,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p>

    “王总,米国的互联网经济正在走下坡路。”</p>

    “这是互联网的泡沫,但很快就会被市场修正。”</p>

    在1994年的时候,米国人围绕着浏览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竞争,浏览器以及网站在那个时候已经非常的普及了,同时那个时候人们也已经看到了网络资讯的发达所带来的种种的便利,于是就开始疯狂的朝着网络经济去进行投资。</p>

    当国内的网络经济还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的过程当中,米国人曾经经历过一次互联网泡沫。</p>

    之所以米国人当初会形成互联网泡沫,除了有大量的网络资金流入而导致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初米国人的网络建设可以说是非常的迅勐。</p>

    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投入了很多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包含的方方面面特别的多,比如说交换机、网线,还有大量的网络无线通信设备等。</p>

    随着这些东西广泛的去进行投资,热钱慢慢的涌入,这就导致很多人借助于网络躺着就可以挣钱。</p>

    市场价格是会自我调节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信用崩盘。于是乎这个泡沫就在越滚越大的过程当中破裂掉。</p>

    “王总,你很看好互联网经济?”</p>

    “当然了。”</p>

    “那你为什么不投资这一块呢?”</p>

    “还没有值得我投资的人出来。”王林露出神秘的一笑。</p>

    “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你的投资?”</p>

    “持之以恒的人。”王林沉声说道,“有真正技术和创想的人。”</p>

    李炎鸿陷入了沉思。</p>

    王林道:“图书情报管理,放在互联网时代,其实就是信息管理。网络上信息众多,又杂又乱,上网冲浪的人想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比较难。因此我以为,信息的搜索,以后肯定是每个人都必需的,也是互联网创业的一个风口。你对此有兴趣吗?”</p>

    “搜索?”李炎鸿双眼一亮,“王总,我也一直在想,我应该朝着计算机的哪个方向去努力,你的话,顿时让我拨开云雾见青天!搜索,对,我以后就朝着搜索这个方向前进!我会加强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积累。”</p>

    王林道:“在你看来,商业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p>

    李炎鸿道:“当然是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

    王林笑道:“技术当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有技术,但拥有技术的人,却并不一定能成为顶级的商人。”</p>

    李炎鸿不解的问道:“那是什么?”</p>

    王林道:“技术本身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因素。”</p>

    “商战策略?”李炎鸿再次陷入了沉思。</p>

    王林道:“这就好比战争双方,谁拥有优势的装备和武器,就一定能赢得战争吗?”</p>

    “不能。”李炎鸿摇了摇头,“这一点,早就被无数战争验证过。王总,你说得对,商战策略和战略一样重要。”</p>

    王林道:“你应该有关注过IBM和微软之间的斗争吧?”</p>

    李炎鸿道:“看到过一些故事。”</p>

    王林道:“微软的崛起,不仅是因为有技术,你看看他们是怎么跟巨头IBM博弈的?又是怎么吞并同行,对抗竞争者的?软件技术,是IBM原本瞧不起的东西,所以才外包给微软去做,结果却反被微软所制。”</p>

    李炎鸿道:“IBM的确走错了一着棋。”</p>

    王林道:“你出国在外,可能不知道国内有一家万燕牌VCD吧?”</p>

    “VCD?我好像听说过。”李炎鸿道,“不过米国并不流行这种机器。王总,怎么了?”</p>

    王林道:“万燕的老总,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VCD的人,可惜的是,他并不懂得怎么运营,更不懂得商战的险恶,他发呢了VCD,并没有去注册专利,更没有注册多国专利,所以VCD一经推出,国内外无数人都在彷效。万燕VCD一手好牌,结果打得稀烂。所以我说,技术很重要,但商业战略更重要。技术只有握在正确的人手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p>

    这番谈话,带给李炎鸿极大的震撼。</p>

    王林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将李炎鸿的思维提前带入了商界。</p>

    李炎鸿和王林相见恨晚,一直留着他谈话。</p>

    多年以后,李炎鸿怀揣不世之才回国创业时,他幸运的在王林手里融到了启动资金。</p>

    当李炎鸿成为互联网的巨头之一时,他再次回想起这次的谈话,不由得感慨良多。</p>

    王林早在1994年,就预言了国内互联网三分天下的格局!</p>

    而他跟随王林的指导,兢兢业业的在搜索领域深耕细作,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p>

    在李炎鸿看来,王林之远见卓识,不输诸葛孔明。</p>

    后世的一次采访中,李炎鸿公开说道:“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只看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掌握住自己的命运。我的贵人,出现在1994年的华尔街,当时我刚进入道琼斯公司工作。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从纽交所门前走过,和我的贵人擦肩而过,还好我认出了他,并主动和他打了一声招呼,所以我才有了今天,才有了今天的事业,有了你们最爱的度娘!”</p>

    记者们大为惊讶,纷纷询问李炎鸿:“李总,你的贵人是谁?”</p>

    李炎鸿饱含深情,眼眶里带着泪花,眼睛望着申城方向,激动的说道:“我的贵人,他就是王林王总!不错,他就是你们认识的那个人——爱秀集团的创始人,我公司最大的股东王林!我愿称之为商业教父!”</p>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