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保障,名帅王翦


本站公告

    “说的不错。”

    “无论是卫青还是霍去病,他们都是朕的大汉的瑰宝,朕的大汉不能离开他们两任何一个人。”

    “他们对于朕的意义,对于大汉的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朕很自豪,朕的手中能有这样两名虎将!”

    汉武帝意气风发。

    他意气风发的底气,正是由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优秀的人才带来的。

    有了他们的兜底,大汉军队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这对有着雄图大略的汉武帝来说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

    卫青最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几乎能适应任何情况任何地方。

    在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下,寻找对方的弱点,既不冒进又不死守,这种帅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士兵的数量优势,最大程度的掩盖单兵战斗力的劣势。

    如果霍去病和卫青是对立面,那么卫青胜算肯定会大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

    是霍去病不厉害?

    根本不是。

    其中最主要的是,卫青他对霍去病太了解了。

    作为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可以说是卫青一手带出来的。

    卫青极为喜爱霍去病这个外甥,因此教会了他很多东西。

    霍去病会的,卫青都会。

    只是这方面可能没有霍去病做的那么极致。

    而卫青会的某些东西,霍去病还来不及学。

    毕竟霍去病太年轻。

    霍去病这种天才,是敢于冒最大的险,夺最大的战果。

    也就是所谓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霍去病初出茅庐之时,舅舅卫青已经为他取得了武帝和军方的绝对信任。

    因此,汉武帝把他视作卫青之后,大汉全面反击匈奴的希望。

    汉武帝看到了霍去病的特点,也看到了霍去病的个人能力。

    所以给霍去病的战马士兵全部都是顶配,战场是最适合他驰骋的广袤草原,他也不用像卫青一样花时间从社会底层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这一点上,霍去病的起点是比卫青高了太多太多的。

    一方面卫青愿意谦让军功,乐意见到自己这个外甥展露锋芒。

    另一方面霍去病本人的能力出类拔萃,给卫青长脸,各方面有利条件刚好在最合适的时间汇聚到了一个最恰当的人身上,促成了霍去病的不世之功。

    霍去病就像一个上天派来的战神,因为只给了他二十多年的时间,所以再不忍为他添设阻碍,一切前提条件水到渠成,只为了他能够全力的发挥。

    而卫青这种的统帅,放在华夏古代任何时期,都可以算是第一档的名将。

    放在战国时期,他就是白起王翦一类强大的统帅。

    放在楚汉,他就是兵仙韩信这等级别的人才。

    放在唐朝,他就是大唐军神李靖一般的强者。

    放在元末明初,他就等于同徐达常遇春。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卫青除了军事成就和霍去病并驾齐驱,还有极其清醒的政治头脑。

    古代能得善终的名将屈指可数,所谓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强大如杀神白起、兵仙韩信,最终都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而卫青在汉武帝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手下,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而且娶了汉武帝的姐姐,自己曾经的主母平阳公主为妻,可谓权倾朝野。

    这样的人在华夏历史上,要么直接篡权、改朝换代,要么被皇帝忌惮,落得个凄惨下场。

    而卫青就不一样。

    他既获得了全军的拥戴,又得到了武帝绝对的信任。

    即使是记述武帝一朝明显偏私的太史公笔下,卫青也没有坐实一点黑料。

    这种军事才能出众、智商情商非常之高同时还品行端正的人,千年难遇。

    以霍骠骑飞扬桀骜的性格,若不是有舅舅的庇佑,想来多半也会触怒武帝,遇到各种阻挠。

    后世普通人心中霍去病的存在感可能更高一点。

    毕竟霍去病完成了封狼居胥这种传奇的标志性成就。

    另外霍去病年少成名和英年早逝确实太具传奇色彩,太令人惋惜了。

    卫青奴隶出身,娶了自己曾经的主母平阳公主,从放羊娃一路干到汉帝国三军主帅,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卫青的传奇色彩不逊于霍骠骑,无奈为人过于谦虚低调,加上外戚的身份,使得他身上多少笼罩了一层阴霾。

    卫青和霍去病这一对舅甥成功的。

    他们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

    所以,对于卫青和霍去病的评价,不应该有偏向于哪一方的情况。

    很多人眼里,霍去病是天之骄子,战争奇才,卫青就好像不过是个军事统帅。

    虽然卫青也强,但好像没有什么闪光点一样。

    但这是因为年轻人的心态,年少轻狂,尤其喜欢霍去病这种龙傲天式的人物。

    如同看《三国演义》一样,好多人就喜欢曹操“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霸气。

    把刘备的隐忍忠义看作是假仁假义,贬的一文不值。

    这种看法是很偏颇的。

    年轻人都喜欢霍去病的张扬不羁和个性十足。

    而上了年纪的人,往往都佩服卫青的处世之道。

    但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华夏军事历史上闪闪发光的明珠。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遮挡住他们的光芒。

    …………

    “说的不错。”

    “对于卫青和霍去病,咱的看法是不分高低。”

    “他们两人的成就都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在大汉,还是在华夏,他们的才能都是非常顶尖的。”

    “卫青这个人,咱很欣赏他。”

    “虽然卫青后来之所以能够发迹是和自己的姐姐卫子夫有关,因为卫子夫被汉武帝看重了,很多人卫青凭借着自己的姐姐平步青云,但是不过卫青并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而是有真才实学的。”

    “他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上大汉的顶尖殿堂,是有原因的。”

    “霍去病是大汉锋利的尖刀,而卫青就是大汉那一堵无法突破的城墙。”

    “有卫青这样的人才兜底,汉武帝怎么能不心安啊!”

    洪武大帝朱元璋作为武皇帝。

    他非常明白霍去病和卫青各自的特点。

    一个擅长闪电战,一个擅长稳重战。

    你要说谁比谁强?

    这真是无法比较。

    …………

    鉴于卫青的表现,以及他的战绩。

    他是配得上华夏十大名帅这个榜单的。

    现在赐下卫青的奖励。

    返青丹一枚。

    替身符一枚。

    寿元丹一颗。

    接下来,将揭晓下一位名帅,敬请期待。

    …………

    “卫青还真是一位传奇的人物。”

    “是啊,从奴隶出身,都能如此传奇,我们这些人,好歹还有些家底,为何干不出一番事业来?”

    “我们?没那个天赋。”

    “也对,卫青的军事天赋可不是盖的啊,我们拿什么比。”

    “也不知道接下来登场的会是谁。”

    “谁知道呢,反正不是咱们。”

    …………

    在众人的讨论下,投影一阵变动。

    而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厮杀声响彻大地。

    天空出现了一片战场。

    大地之上一片狼藉。

    到处都是尸体。

    战场之上鱼龙混杂,各方势力混战在一起。

    战况之激烈,无法用言语形容。

    而后,又是一首熟悉的出场诗:

    少李轻兵去不回,荆人胜气鼓如雷。

    将军料敌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驾来。

    盘点华夏十大名帅。

    上榜人物——王翦。

    所属朝代——大秦。

    …………

    “王翦?”

    “终于来了!”

    始皇帝嬴政的表情略微高兴。

    毕竟轮到自己的手下上榜,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王翦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战功,应该公开于世。”

    “他的名字,也应该响彻大地。”

    …………

    提到王翦,就不得不提到他生存的大环境。

    战国到天下统一。

    这是一个无比混乱的时期。

    也是非常艰难的时期。

    春秋战国,是华夏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公元前七百八十一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国人怨声四起。

    周幽王三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发,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周幽王废皇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

    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与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最终被杀死。

    公元前七百七十一年,西周覆亡。

    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竟有一百七十多个。

    主要的国家有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实力,自然就会爆发很多的冲突。

    可想当时有多乱。

    到了春秋后期,很多小国被灭掉,几个大国逐渐崛起。

    晋国本来就地盘大,吞并了周天子附近的小国,顺便把周天子也纳入势力范围,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最早的霸主。

    秦国闷声发财,打败了西戎,巩固疆域后也吞并了一些小国。

    齐国对山东境内的小国进行了整合,然后一直和鲁国较劲儿。

    楚国默默将周边姬姓小国全部灭掉,成为了南方的超级大国。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

    经过春秋时期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

    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

    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战国初期,晋国的赵氏联合韩氏﹑魏氏灭掉了智氏,三家分晋。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有一位雄才大略的人,也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他想要天下统一,结束这番混乱的局面。

    而天下统一,就必须先要灭掉六国。

    有了这种期待,也就有了王翦表现自己的舞台。

    说到王翦,人们的赞美之词就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秦始皇统一六国有着很多的功臣,他们的功劳是人们无法磨灭的,在这所有的人当中,王翦的功劳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始皇一统六国,他的功劳至少占了三分。

    杜牧说过“周有姜太公,秦有王翦”。

    司马迁说过“王氏蒙氏功为多”。

    还有人认为如果没有王翦,那秦朝的大一统事业也不会这么快成功,可以说王翦的功绩就是大秦统一的基础。

    那王翦究竟是做了什么,被秦始皇这么赏识。

    首先,王翦能成为战国著名的军事家,与他的学习和教育是分不开的。

    年少时期,王翦就对军事十分感兴趣,于是熟读兵书,奋力学习,终于在军事上颇有心得。

    而后经人举荐,王翦来到了嬴政身边任职。

    秦国吞并六国正值用人之际,王翦就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在六国里面,除了韩国以外,其他五国的灭亡几乎都与王翦有关系。

    这点还不能看出王翦的厉害之处吗?

    王翦出生将门,将门出生的王翦自幼受到周围环境的广泛影响。

    除了周边整天举刀弄枪的士兵,王翦还有一个别人所不具有的天生才能——力气很大。

    王翦在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开七十斤大弓,对于普通人而言,别说七十斤,五十斤的大弓都够呛。

    虽然在华夏古代这个力气并非惊人,可是对于十岁的儿童而言,王翦绝对是个人才。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翦的才能越发显露出来。

    早期的家庭环境和身边环境加上个人的才质突出,王翦很快成了秦国的著名将领,其军事思想和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必定是个优秀的将帅。

    在范雎等一干猛人主政之时,王翦一个武将,却能得到他们的尊重,不敢轻漫于他,除了是王翦是武将之外,更多的还是由于王翦本人灵活的处事方式,为人不张狂,不喜欢与人为恶。

    简单点说就是王翦这人很低调,非常非常的低调,再直白点就是王翦明白政治是怎么一回事。

    这也是为什么王翦能够功成名就,全身而退的原因。

    作为这样的一个低调有才能的将领,想不出人头地,那完全没道理了。

    除了自身很优秀,王翦还很会培养接班人,其中培养的最出色的一位就是自己的亲儿子王贲。

    王贲虽然在很多地方不如老爹王翦,可是却也继承了很多的优点,父亲有的他都有,父亲没有的优点他也没有。

    当初这父子俩携手并进,共同在打架斗殴方面颇有建树,一般人跟他父子俩打,基本上都是越是信心满满的来,越是失望的去。

    鼻青脸肿就不说啥了,命丢了也就是个家常便饭。

    由于吃饭的家伙就是砍人头得来的,王翦和王贲对血是天生的喜爱,虽然战场上打的凶,但是他并不喜欢滥杀无辜,这比之前的那位白兄弟好了太多。

    王翦靠着战场看人头,不断在军中和朝堂上树立威信,他的成绩也逐渐被始皇帝嬴政所认可。

    7017k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