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打仗,多重城池,而不重乡邑。
这是因为城池里面有谷仓, 有财帛,有打仗需要的物资。
但有一点,粮秣是从地里种出来的,不是城市里本来就有的,关中的良田在渭水两岸,并不在魏军占领的大城里面。
刘封这一次大举北伐关中,之所以敢在陈仓、峣关没拿下时疾进, 就是想的夺取魏国的后方补给。
如今正是九月末, 十月初, 关中秋收的时节,乡邑的大田里面,到处都是金黄色的麦子。
既然关中有粮,那汉军要是再从巴蜀运粮过来,才是真的傻了。
刘封不是什么善人,就食于敌国的计谋,早在春秋时的孙子兵法中就有阐述,这一次,汉军的军粮补给,当然要靠关中的收成来填充。
至于说,就食于敌,会不会引起关中百姓的反抗,这么想的话,那纯粹是多想了,百姓把粮给了汉军, 他们的安全自然由汉军来保护。
城内死守的魏军,那就不好意思, 只能饿肚子或吃吃陈粮了。
十月上,一支支的增援军队从蜀郡北上,开始向汉中、关中方向而来。
蜀汉朝堂内部,由于刘禅的力量被提前清除,又有费祎、王异留守成都,再加上朝中官员多为刘封亲近之人,这一次的增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拦。
和以往诸葛亮几次北伐不同,这一次的增援除了一批批的人之外,并不需要运输粮秣,甚至连器械,刘封也下令不要运来。
关银屏、吕玲绮的宣教司宣传队,是第二批进入汉中的队伍,这支特殊的队伍,有男有女,总体来说,还是女子居多。
他们中间,有不少人的祖籍就是关中,当初离乱之时,迫不得已逃到了巴蜀,现在有机会回到故土, 心情激动可想而知。
人心的争夺,是关中得失的根本。
三国鼎立末期的关中,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浪涌。
魏国世家大族林立,各种军屯、民屯多如牛毛,在乡邑的坞堡里面,什么都没有的屯民、田奴、牧奴,是最被压榨的一群贱民。
他们中的许多人,祖一辈、父一辈都是奴仆,到了他们这一辈,身份还依旧是奴。
生而为人,却只能被他人驱使。
这些人渴望改变贫苦的生活,但面对魏国世家统治一切的强权压制,任何的反抗,最后都是失败,就如黄巾起义一样。
要是刘封没有领着汉军到来,贫苦的关中百姓只能再等上几年。
历史上,蜀汉亡国之后不久,雍凉地区就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西北边民大暴乱。
齐万年、郝散、秃发树机能这些边地的胡人英豪揭竿而起,参与其中的乱民,虽然多数是氐羌、鲜卑胡人,但也有相当部分的汉人贫民。
西北边民之乱人数最多时,集结流民俱有二十余万众,攻城掠地,势不可挡,西晋大将胡烈、牵弘、周处等人,在镇压暴乱中俱战死。
一直到司马炎泰始年间,这一场边乱才在文鸯、孟观等人的弹压下平定下来,晋军在立国后不久就弱不禁风,原因之一,就是在大西北损失了太多的将领。
蜀汉国势日上,刘封麾下,良将如云,谋臣也有不少。
定汉中的策略,早在诸葛亮为相时,就有定论,刘封继丞相之位后,又召集幕僚,集思广议,就收拢关中人心,进一步提出了“新约法三章”的口号。
第一章,复十五税一:即土地产量为十份,拥有土地的大族、富农、平民与佃农五五开后,再向汉国交一份的税。即地租率为百分之五十,税率为十分之一。
第二章,杀人者死,这个很容易理解,杀人者要处死。
第三章,伤人及盗抵罪。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相比高祖刘邦时的老约法三章,刘封这一次加上了十五税一这一条,以表示自己是汉景帝的子孙,要恢复当年文景之治休养生息的政策。
对关中的有地士族来说,赋税减轻,有利于他们稳固自己的家族,积累财富;对于关中普通的贫民来说,不是什么恶耗,相反,还是解放的福音。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封继承先祖的政策,这一点,即便有人质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有大汉皇室子弟背书,有宣传舆论鼓动,有强力的军队加持,三管齐下,刘封版的汉代乡邑包围城市策略在关中必有所成。
十月上旬和中旬,在短短的二十余天时间里,汉军在关中百姓的支持下,以雷霆攻势让渭水畔的一座座县城和乡邑闻风而降,夯土城垣上大汉的旗帜再一次升起。
——
华州。
司马师大营。
不想急战的司马师,正在和郭槐作别。
郭槐要马上出发入长安,司马师希望,她能游说郭淮、郭配,尽出长安之兵,与他一起,再来一次东西夹击,把刘封在新丰的汉营给一举击溃。
这一阵子,刘封领着汉军东进到新丰,司马师本以为要来一场大决战,结果刘封却突然停下了进军的脚步,扎起营垒守御起来。
与此同时,汉军各部就像蝗虫一样,不去打长安等大城,却跑到渭水两岸宣传鼓动,帮着各地坞堡、田庄抢收粮秣。
汉军有了粮食,又得到了民众的支持,相比之下,魏军这边粮秣要从河东、河内等地运来,路程上远了不说,还要承担途中的损耗。
本来有利的地利,被刘封这么一搞,竟然变成了汉军有利、魏军吃亏的状态,司马师感到自己又生生被戏弄了一回。
与此同时,陈仓、安定、长安等地隔绝于后,只靠着水路和小道通行,求救的急报一封接着一封送来。
洛阳朝堂上,一直看好戏的曹爽也有些坐不住了,开始催促司马懿尽快让司马师出兵解围,这更让司马师压力倍增。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