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冠受并没有坐在居高临下的龙椅上,而是在偏殿设了两个蒲团,与达摩席地对座。
永平不安地在他的怀中扭来扭去,伸出稚嫩的小手,想摸一摸眼前和尚的大光头。
永平在长安很少见到僧人,由于元冠受抑制佞佛的政策,许多的僧人都还俗成为了农民,每个寺庙只允许视寺庙规模大小留下数人到数十人不等的僧侣。
而寺庙所包庇的所有田土,都在清理后该退回百姓的退回百姓,该没收的没收,西魏境内对寺庙所属田地是没有免税政策的,反而还要比平常百姓的田土税率要高一点点。
如此这般,元冠受在僧侣们的口中,自然没什么好名声,不过这对于达摩来说却不大一样。
达摩并非中原人士,而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种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
而之所以会不远万里到中国,也是有一番说法的。
达摩从天竺出发前他问师父:“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作佛事呢?”
达摩的师父说:“你所要推行教化的地方,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你去了那里,不要在南方久留,那里只崇尚功业作为,看不见佛家道理。”
于是达摩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了三年之后,终于到达了南梁境内,广州刺吏萧昂欢迎他们,并且上表奏禀萧衍。
萧衍邀请达摩来建康论佛,本以为这是一场佛教盛事,然而达摩与萧衍话不投机,便途经南梁向西到达巴蜀,又向北来到了长安。
“达摩大师在看什么?”
元冠受见达摩盯着大殿的梁柱发愣,拍下了永平小公主一直在倒腾的手,笑着问道。
“至尊所住宫殿,不甚奢华,与梁国菩萨皇帝萧衍似乎差异很大。”
达摩用还算能听得懂的汉话说道,似是察觉到了自己的失利,歉意地双手合十。
“哈哈,达摩大师出身南天竺王室,不也一样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吗?那大师应该知道,人对于物欲享乐的追求是截然不同的。”
“我要...我要...”
永平咿咿呀呀地还想摸达摩的秃脑袋,达摩见永平这副模样,还真的笑呵呵地把脑袋伸出去给她摸了摸,永平小公主心满意足地拍拍手咯咯直笑。
“听说在南天竺,摸人的脑袋似乎是很不尊重人的一种行为啊。”
达摩摇了摇头,道:“至尊洞见万里,确实有这种说法,不过贫僧却不甚在意,以贫僧看来,人无分高低贵贱,皆可成佛。世间礼节风俗种种,若是站的高了来看,不过是与蚍蜉互相较劲一般可笑罢了。”
元冠受若有所思,他将前世学到的几个词用了一下,道:“可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至尊用的倒是贴切,看来至尊虽不礼佛,但只这一句话,便是有佛性之人,胜过梁国菩萨皇帝不知多少层境界了。”
元冠受莞尔,这达摩倒非是神神叨叨难以接触之人,他复又问道:“萧衍与大师说了什么?”
达摩略一回忆,缓缓叙述道。
“菩萨皇帝问我‘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
贫僧说并没有功德,见菩萨皇帝疑惑,便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
菩萨皇帝问:‘怎样才是真功德呢?’
贫僧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
菩萨皇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贫僧说:‘空寂无圣。’
菩萨皇帝没有再问,贫僧见菩萨皇帝无佛性亦无佛心,所作所为皆为己求,便辞别菩萨皇帝离去了。”
佛心与佛性...元冠受咀嚼了许久,他按捺不住心头的疑惑,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达摩大师,这世间可有前世今生,可有诸天神佛?”
达摩不假思索地回答:“回至尊的话,贫僧说过,世人皆可成佛,其意便是,诸天神佛皆是众生。若为求来世而修今生,便入了菩萨皇帝的迷途了,若是至尊担忧清理佛寺而犯下罪孽,也万万不可做此等念想。”
见元冠受久久不语,达摩肃然道:“贫僧由建康至成都,所过之处,高门大阀奢靡无度,底层百姓受尽苦难,而出剑门关,便宛然换了一个新的世界,百姓无饿殍之患,至尊令生民活命,便已是天大的功德。”
元冠受点了点头,他明白达摩的意思了,世上并无神佛可言,所谓神佛,不过是人心罢了。
神佛由人而来,千百年后,达摩成佛,关羽成神,可他们生前,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物质消陨,精神不灭,这些年来,他已经找到了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既然上天让他再活一次,既然这一切不是一场虚空大梦,那元冠受就要切切实实地向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他的目标很简单,结束这个佛陀坐看人相食的时代。
元冠受与达摩相谈甚欢,令宫女奉上茶汤,两人又聊起了天竺的种姓制度问题。
“至尊是说,想用‘科举’这种方式,打破贵族的世袭化?”
“是的,朕不想让中国成为天竺那般,以出生高低贵贱就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国家。朕想为百姓建立一个能上升的通道,如果他足够勇武,那他可以从军,从小兵开始逐步积累军功晋升。如果他富有智慧,那他可以去科举,从县试到郡试到道试,最后通过三年一次的国家考试来为官员队伍选拔人才。”
达摩点了点头,他放弃王子的身份出家为僧,虽然僧侣在天竺社会地位甚至高于贵族,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于天竺社会种姓制度的一种无声反抗。
在达摩看来,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有一颗佛心,便可成佛,绝对不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生条件所决定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