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只分配财富。
卫星城自然也是如此。
财政局印不出来钱,财政局能给其他部门发钱,是因为卫星城的居民先创造了财富,然后财政局再将这部分财富分配给其他的人。
但现在,八十多万居民创造不出过多的财富,财政局自然也没有多余的钱来分配给其他的部门。
迟樱也知道孔旋照和孙建设所说属实,是以也只是跟孙建设大眼瞪小眼了半晌,并未多说什么。
财政问题虽然没讨论出个所以然,但迟樱的发言显然起到了抛砖引玉之作用。
李云海皱着眉头,沉吟半晌后缓缓的道,“城主,我也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你说。”
李云海道,“这大半年来,卫星城大多数岗位的人事调动都是人事局经手的,所以我对卫星城目前的人事状况还算了解。可以这么说,但凡要求稍微严格一点点,这些人都是不会被录用的。有的人斗大的字不识一担,有的人分不清东南西北,有的人不会说普通话。”
“就像迟樱局长说的,城池防卫局现在虽然坐拥三支支队,但除了第一支队外,其他两支支队只是初步形成战斗力。我估计他们也只能欺负一下城外的游民,若是跟其他城池的守备力量相比,这两支支队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徐来对李云海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很好,李三思局长提出了我们人事任用的问题,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要说的?”
教育局的局长王敏立刻接着徐来的话道,“我觉得这不是人事任用的问题,人事任用,重在任用,是说我们用人不当。但问题是,卫星城的居民都是这个素质,我们再怎么选拔,顶多也就是矮子里面挑将军。我觉得这是居民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
“依我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人事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王敏的话,徐来非常赞同。
他一向觉得,卫星城想要发展壮大,教育可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现在与当年不一样,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教育,都越来越以“城池”为单位。
卫星城本来底子就薄,倘若不一开始就狠抓教育问题,可能到后面其他城池都普及多少年多少年的义务教育了,卫星城的居民还全是文盲。
然而,还没待徐来鼓励王敏,沉默良久的农业局局长古建通却是开口了。
“王敏局长说人事问题的根源是教育问题,这我同意。但他说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就能解决人事问题,这个说法我觉得不是很妥当。”
王敏反问道,“不妥当?哪里不妥当?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难道解决不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
古建通老神在在的道,“可以自然是可以,没有人说不可以,我也没说不可以。但问题是,怎么来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可不可能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王敏道,“古局长后面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可不可能提高?”
古建通说道,“这道理很简单,谁都知道提高城池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但为什么其他城池不把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到跟枢纽城一样的水平?因为提高不了。就拿卫星城来说,我们的经济是小农经济,我们的社会是农耕社会。”
“我们这个城池,绝大多数财富都是靠着土地得到的,说通俗点就是种田。但问题是,种田能种出什么花样出来?卫星城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那么多,每平方米的土地承载力就那么高。有限的土地和有限的承载力,根本养不出太多的不事生产的受教育人口,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此言一出,王敏立刻便沉默了。
徐来也沉默了。
然后,徐来惊诧的看了一眼古建通。
古建通是燕钊给徐来推荐的,徐来对古建通的了解仅仅是对方在泗水城时好像就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
现在看来,燕钊给他推荐上来的这位农业局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古建通说的对的。
他说的那些话,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
在卫星城生产力水平过低的情况下,不可能大幅度提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因为一个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是需要脱离生产的,至少是半脱离生产,意思就是不可能在读书的同时还干活。
你读书,不干活,那就需要别人供养你。
生产力如果低下,像古代,像封建社会,那么需要全家人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才能供养一个脱离生产的人去接受教育。
生产力如果一般,像裂缝爆发前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加班加点,也能供养一个脱离生产的人去接受教育。
生产力如果发达,像以前的米国,只需要一个人朝九晚五,便能供养全家脱离生产。
而现在的卫星城,显然是属于第一种情况。
王敏悠悠的叹了口气。
“所以说,没法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喽?”王敏道。
古建通摇了摇头,“不是没法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很难大幅度、普遍性的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因为城池财政根本养不起这些人。不过还是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提高人口数量,更多的人口就可以供养更多的受教育人口。其二是发展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改变卫星城小农经济和农耕社会的情况。”
“不过说到发展科技,问题就又回来了,因为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大量的受教育水平极高的人才,所以……”
说到,这里,古建通看了一眼徐来。
徐来接过古建通的话道,“所以,古局长认为,我们目前只能先提高人口数量,然后供养一小部分人脱离生产,接受教育。再让这些接受过教育的人反哺卫星城,如此循环反复,是这个意思吧?”
古建通重重的一点头,道,“不错,这个法子很笨,起步很慢,但却一定能行得通。”
“好,说的很好,我赞同古局长的看法。”徐来为古建通鼓掌,旋即又道,“目前,我们分析出了卫星城诸多方面的不足。有财政方面,有人事、人员素质方面,有教育方面,有人口方面,有科学技术方面。但我认为,这些总结起来,应该还是人口数量和教育的问题。”
“八十三万人口难以给城池财政提供充足的收入,同样也难以供养太多人脱离生产接受教育。教育方面的短板直接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不可能,工业和农业也难以发展。同时还间接影响到了财政方面、人事方面、人员素质方面等等。”
迟樱缓缓点了点头,道,“同意。”
孙力道,“同意。”
孔旋照、李云海及其他部门的首要领导也先后表示同意。
确定了人口数量和教育方面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徐来再次就其他方面和各部门的首要领导深入交谈。
卫星城的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少问题的。
比如说,工业产能问题。
卫星城的工业产能等于没有。
比如说,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业产值问题。
卫星城的农业产值倒是有,但是效率低下,一个务农的成年男子基本上只能养活一两个人。
比如说,能源问题。
由于手握天然气矿的缘故,能源问题短时间不会掣肘到卫星城。但随着卫星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也会相应的紧缺。
还有关于应付空间裂缝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卫星城的突变者仅仅只有十几名。
比如说,卫星城的血清研究,尚未起步。
比如说,迟樱手下的城防局,没有任何面对空间裂缝的经验。
这些都是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也同样重要,但却不像人口问题和教育问题那样是卫星城长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根本问题。
任何一座大型城市,都至少有数百万的人口和大量的受过教育的高级人才。
最终,在商量过后,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
数日后,时任卫星城城主徐来在卫星城第二届政务工作会议上宣布了该决议。
决议的内容如下:
以人口发展为基本盘,以经济建设为主线,以教育普及和科技推进为百年大计。坚持提高工业产能与农业产能并举,坚持关闭空间裂缝和血清研发并重。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压制一切不稳定因素,消灭一切敌对因素,全力发展壮大的方针。
……
……
2073年3月30日。
徐来在自家别墅的院子里,躺在躺椅上,懒洋洋的晒着春天的太阳。
艾米丽坐在徐来身旁,为他剥着水果吃。
昨日,徐来召开了卫星城第二届政务工作会议,宣布首届部首全会上通过的决议。
除此之外,他还对卫星城的行政部门做了一些调动。
成立两个新增部门,人口管理局和海事处。
人口管理局负责处理跟卫星城跟人口有关的所有事项,包括统计、落户、收编、出生和死亡等等。
当然,人口管理局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收编游民,协助他们落户卫星城,以解决卫星城在人口数量方便的短板。
人口管理局的首要领导么,徐来钦点的局长是瓦连京。
瓦连京担任人口管理局局长一事,徐来提前和瓦连京商量过,对方知道了工作内容后表示了同意。
至于海事处,徐来并未在政务工作会议上公布海事处的职能。
原因很简单,不能公开。
上次听到解甲的想法之后,徐来真的觉得建造“漂流城”是一条行得通的道路。
不然那么多舰艇一直停泊在前线基地,属实是有点浪费了。
总部到现在都不知道徐来劫持诸多舰艇回来,漂流城一事自然不能公开,是以徐来特意想了海事处这么个混淆视听的名字。
而漂流城一事保密性如此之强,徐来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选一个人让他担当海事处的领导。
经过左思右想之后,徐来选中了乌拉。
对于建造漂流城一事,乌拉没一点儿经验,但徐来也不需要他有经验。
徐来需要的只是,乌拉老老实实的领着这份薪水,安分、听话即可。
除了新设人口管理局和海事处之外,徐来还在科学研究处下面设立了血清研究所,用以研发三大血清。
只不过因为科研人员短缺的缘故,这个血清研究所短时间内派不上用场。
至此,卫星城方面,囤积了大半年的公务,徐来已经处理了个七七八八。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