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少年包青天》惊人的回报率


本站公告

    曹轩回到《少年包青天》剧组之后,剧组又开始了马不停蹄地拍摄。

    从11月初开机,到现在刚刚步入2月中旬,《少年包青天》已经拍了三个月,进度也基本上来到了后期。

    像是陈道名、郑佩佩等重要配角,都已经先后杀青离开,余下的戏份都是主角团的。

    目下,整部剧的七个案子已经拍完了四个,只有第二案《血祭坛》、第三案《隐逸村之迷》,以及少部分的第六案《魔术幻影》。

    其中,《魔术幻影》因为没有包拯的出场,是剧组专门用来顶曹轩不在时拍的剧情,零零散散,拍得极碎。

    曹轩特别不好意思。

    但没办法,这就是请大腕演戏的副作用,身上的事情太多,没办法踏踏实实一直待在剧组。

    就连老戏骨陈道名,拍戏期间也请了好几次假。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不过,曹轩虽然请了假,但不轧戏,保持了角色创作激情。

    同时还配合剧组安排,甚至主动要求赶戏,尽可能的削减负面影响,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大腕明星了,导演和演职、幕后人员也都少有微词。

    但曹轩还是觉得这样不好,作艺做事不能光比烂,跟那些流量明星拼敬业,但凡像样点的演员都是行业楷模。

    所以,不能说比流量明星好就是好演员,而是要有更严格的要求,与那些真正优秀敬业的演员对标。

    这次给了曹轩教训,以后接戏,还是要规划好档期。

    不敢说完全杜绝过多请假这种行为,但是能避免还是要尽量避免。

    抛开第六案不说,余下的《血祭坛》和《隐逸村之迷》这两个案子,绝对是《少年包青天》最惊悚的两个案子。

    《血祭坛》那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山洞祭坛,凶残的杀人手法,《隐逸村之迷》恐怖诡异的干尸,再配合那几首阴间BGM和镜头剪辑,绝对堪称无数人的童年阴影。

    甚至可以说,《少年包青天》让诸多人印象深刻,类似的童年阴影绝对功不可没。

    不过曹轩他们拍摄时,倒没有电视里那么惊悚。

    那个所谓的干尸,就是木头和布做的,画了一层油漆,一点不吓人。

    但那个山洞就有点难度了,毕竟环境阴暗,几个雕像也刻意往心惊胆颤了整,再加上打光制造的阴森气氛,颇有几分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风格。

    曹轩和任权这帮男演员都有点犯嘀咕,那个几个女演员就更别说了。

    最后曹轩出了个好主意,在每次拍摄前,弄个音响放《好日子》和《恭喜发财》,山洞的阴间气氛瞬间变得正能量了起来。

    演员也没了害怕等负面情绪,可以投入拍摄,不过后遗症就是容易笑场,而且是只要一个人笑,一群人都绷不住。

    导演专门安排摄影师把这段录成花絮,他觉得可以宣传时候用。

    ………

    曹轩从二月初返回剧组,一直到3月上旬杀青,就请过两天假回京城参加了元宵晚会,余下连商演都推了,全身心的拍戏。

    3月8号,妇女节

    《少年包青天》历时四个月,终于全部杀青,曹轩等人参加了剧组安排的杀青宴,欢聚解脱的同时,也是彼此告别。

    特别是主角团,一起待了四个月,感情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释小龙,抱着曹轩和两个姐姐哇哇大哭。

    第二天,任权和胡婧双双赶奔秦省,参演《西游记后传》。

    前者已经说了,饰演佛主转世乔灵儿,而胡婧则定下了白莲花这个角色,算是双女主之一,另一位是碧游,仍是原版的演员娟子饰演。

    李兵兵则是去横店和张卫剑、李小路、苏有鹏拍《少年张三丰》。

    内地第一经纪人王晶花的眼光不是盖的,张卫剑北上大陆拍电视,立刻被她给盯上了,直接给拿下了个女主,点子踩得不是一般的准。

    曹轩则没有急着离开粤省,而是和赶来的陈勇商量发行的问题。

    《少年包青天》的首播平台已经定了京城台,毕竟是投资方之一,这个事先就说好了的。

    京城台开价每集20万,这个价格在市场上不算低,毕竟《少年包青天》集数在这摆着,40集就是800万。

    好在京城台并非独播,陈勇另外又找了两家首播平台。

    第一个是魔都台,也是每集20万,第二个是香江TVB翡翠台,这个也是陈勇的老关系,没有按集数算,直接打包价500万。

    800+800+500=2100

    光是光是首轮播映权,《少年包青天》就成功回本,甚至可以说是大赚,毕竟实际投入的资金也就1000万左右,现在直接翻了一倍。

    而且在2100万并不是全部利润,《少年包青天》还有其他收入。

    目前的电视剧市场,赚钱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渠道。

    ①内地播映权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把片方电视剧卖给某家电视台。

    首轮最贵,如果是独播更不用说,很多都是天价。

    像是《少年包青天》想要拿下大陆市场的首轮独播权,最低也要50万一集,甚至要更多。

    一部剧2000万+的支出,哪怕是那些经济大省的电视台也不一定能吃得消,所以很少有电视台玩这么大。

    一般都是几家电视台共同首播,降低购剧价格,平摊风险。

    除了首轮,还有二、三轮,这个价格对比首轮肯定要大跌,而且不一定能卖的出去。

    只有那种首轮收视不错的火剧,才能吸引其他电视台购买二、三轮播映权,而且越火价格越高,卖出去的也越多。

    理论上,一般首轮不会超过3~4家,第二轮不会超过6~8家,不然大家一起播,影响收视率,至于第三轮,那就几乎没啥限制了,给钱就卖。

    这里面还有一个潜规则,让片方可以超出数量限制,那就是另外把首轮、二轮播映权卖给那些城市电视台,也就是所谓的市级、区级电视台。

    这些电视台不上星,对那些省台上星卫视的收视影响寥寥无几,很多省台都不重视。

    所以,在没有明确合同规定的话,片方是可以走这个漏洞的。

    但关键就在于很多市台买不起,而且购剧欲望不强烈,很多都等着第三轮片方白菜价甩卖时占便宜。

    极少数特别火爆或者意义特殊的剧,少量市台才会出手,但价格也会比省台低很多。

    当然,以上只是大部分正常的播映权模式,实际上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法。

    比如有某家电视台彻底买断一部剧的,还有第二轮多家电视台联合一起买剧,买下了几家电视台平分,还有不允许片方卖第三轮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电视台想省钱还要最大限度提高收视率,片方则想尽办法从电视剧上多捞一点,双方根据各自利益,各种扯皮。

    ②港台及海外播映权

    港台地区还好说,现如今很多电视剧都是港台内地两头卖。

    大部分都是先在港台/内地播出,收视火爆后,再引进内地/港台。

    当然,也有两地同时首播的,但这种情况不太多,非常考验片方的人脉和电视剧本身影响力。

    至于海外就更难了,除非人家主动引进还能卖上点价,要是批发销售,价格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③赞助费和贴片广告

    赞助费很好理解,一般就是商品植入广告或者某某景点、地区出钱邀请剧组拍摄,用以宣传。

    现在市场还不是特别成熟,只有极少数剧组能得到一笔可观的赞助费。

    等到后来市场成熟了,赞助费将会成为影视剧的重要收入,甚至有剧组仅靠赞助费就直接回本小赚的例子。

    至于贴片广告,算是时代特色,也是植入广告的一种。

    一般都是片尾出现一个大大的广告图片,把片尾字幕和视频盖住,故而叫贴片广告。

    这还算普通的,过分点甚至会出现在正片,在左上角、右下角出现个图片或者几行字。

    不过后者比较影响观剧体验,而且算是抢电视台的活,所以很多电视台明令禁止,贴片广告也大多都是在片尾出现。

    这个贴片广告,全靠片方操作,有的人一部电视剧能拉到几千万的广告费,有的人一毛钱都卖不出去。

    所以这方面,片方重视却也不重视,全看命。

    ④广告兑换时间

    这个就比较复杂了,简单点来说,就是把电视台出让一部分广告时间,片方去拉广告,拉多少都算是片方的。

    很多电视台购剧资金不够,就会采用这个方法,用来抵除购剧资金。

    这个方法在九十年代和世纪初并不算罕见,不过后来随着各种原因,这个模式就比较少了。

    与之前的贴片广告类似,这个法子全靠片方操作。

    有些人如鱼得水,甚至一分钱不要,专门运作广告赚钱,有些人则根本不沾这套,只要真金白银。

    ⑤DVD版权

    这个也就一说,盗版横行,即便卖出去了,价格也就那么回事。

    以上这五个渠道,算是如今电视剧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余下还有一些分支,利润有限,而且比较复杂,就不一一列举了。

    《少年包青天》首轮卖得不错,港台也成功卖出播映权。

    但是赞助费,由于不是都市剧,不好插植入广告,也没什么景点邀请宣传,收入廖廖。

    贴片广告倒是卖出去了三个,一家100万,再度进账300万。

    这个价格算是中等水平,考虑到陈勇和曹轩都没什么广告商渠道,也还算不错了,甚至要不是曹轩戳着,连300万都卖不出去。

    贴片广告的受挫,也让陈勇打消了兑换电视台广告时间的想法,老老实实选择真金白银。

    2100万播映收入加300万广告费,是《少年包青天》的第一波收入。

    曹轩占20%的份额,也就是能分到480万,而曹轩的投资仅仅是300万。

    并且这300万投资,曹轩实际投资仅为150万,其余是他的片酬。

    就算把他的片酬全部折算成钱,曹轩投资差不多是250~270万,如今几乎翻了一倍。

    这还只是第一波,《少年包青天》如果能达到原时空的火爆,二轮、三轮有望再进账1000~1500万,还有贴片广告,也能多加几个。

    如果陈勇他们够给力的话,《少年包青天》总收入有几率突破5000万。

    那时,曹轩能分到1000万,除去税务,也有大几百万的利润。

    回报率肯定和投资企鹅没法比,但是关键企鹅那边短时间内见不到钱,还得往里边砸钱,而《少年包青天》则是实实在在的回血。

    同时,《少年包青天》将近五倍的回报率,也让曹轩看到了影视行业的暴利。

    他不求每部剧都能这么赚,翻个两三倍他就美滋滋,乃至只翻一倍,只要有得赚,也值得高兴。

    要是偶尔能蹦出和以小博大的大爆款,翻个十几倍,更是睡觉都能笑醒。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