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虎式”在这方面占据了先机,他们收到步兵警告后就先一步抢占了位置做好瞄准准备,有的甚至都已经装好了穿甲弹。
深田少佐凭着自己的判断直接给部下下了详细的命令:“目标850米左右,各单位自由射击!”
“轰轰!”一阵炮响,“虎式”抢先朝八路军坦克发射了炮弹。
坦克战这东西通常是先开火的占便宜,因为首发如果能命中目标就意味着己方马上就会少了几个威胁,就算首发没有命中,紧接着第二发也能提前根据第一发的偏移量进行较正,第二发就会比敌人首发准得多。
这样一轮轮打下去,先开火的一方肯定会更占优势。
然而,让深田少佐大跌眼镜的是,炮弹的烟雾过后他发现敌人战车居然全都安然无恙!
“这是怎么回事?”深田少佐在望远镜中仔细观察目标,一边看一边带着不可思议的语气自言自语道:“这不可能,这些战车……顶多就是中型坦克,它们的装甲居然能顶得住‘虎式’的88炮?”狙
直到深田少佐看到其中一辆坦克装甲前嵌着一枚尾部炸成菊花似的穿甲弹,他才不得不信。
其实就算“虎式”的钨芯穿甲弹都不一定能在这个距离上击穿加厚装甲的T44,更别说是鬼子的穿甲爆破弹了……鬼子对这种穿甲弹有种执念,他们总是希望穿甲弹在穿透目标装甲后能炸死敌人坦克兵,虽然这毫无意义。
这种穿甲爆破弹要是能击穿目标它的杀伤力就相当大……对坦克而言没有多大区别,因为实心穿甲弹穿透坦克装甲后,产生的碎屑已足以杀伤内部乘员,即便幸运的因为命中部位的原因碎屑没有进入驾驶舱,但一辆不能动的坦克在战场上还会是威胁吗?坦克乘员爬出来后不就是步兵的靶子?
如果不能击穿,这种穿甲爆破弹就毫无意义,它甚至还会降低穿甲能力。
这种炮弹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有用:攻击敌人炮楼或碉堡。
因为炮楼和碉堡很容易被击穿,实心穿甲弹无法对躲藏在其中的敌人造成大伤亡,穿甲爆破弹却并非如此。
然而,拥有更多炮楼和碉堡的恰恰是鬼子自己。狙
此时这种炮弹打在T44的装甲上只能勉强穿了一半,尽管彼此只距离八百多米。
八百多米的距离,这是坦克营营长夏志坚仔细计算确切的说是分析过的。
他是这么跟王学新说的:“我方如果有激光测距仪可以准确测量目标距离,就应该避免距离目标为整数!”
王学新想也不想就表示同意。
原因很明显,在不是整数的情况下激光测距仪依然能准确的计算出目标的距离提高我方坦克首发命中率,而敌人坦克却因为这距离不是整数出现估算困难。
所以,王学新在作战计划中提出距离敌人1000米左右的方案就是错的……王学新只简单的认为在这距离上敌人无法击穿我军坦克而我军却可以,那不是稳赢了?
但王学新没考虑到一点:穿甲弹即便没能击穿坦克,其震动及能量传递以足以让里面的坦克乘员负伤、暂时失聪甚至牺牲都有可能,就算坦克乘员抗得住,T44能否抗得住不出故障?还有刚研发出来的激光测距仪是否能抗得住?狙
因此,不能简单的想着能否击穿的问题,还应该考虑敌人是否能命中的问题。
接着夏志坚又分析道:“沙沟镇内有零落分布着民居,受其影响很难有1000米距离以上的战场,因此只能少于1000米,我实地考察后认为800多米是可行的!”
夏志坚的建议当然是对的。
主要是八路军不知道鬼子“虎式”的穿深数据,所以担心800米以内会被它击穿,如果发生这事就太不划算了。
同时王学新也意识到一点:自己的指挥只看数据,有点脱离实际的战场情况了,以后要多和前线部队沟通沟通多了解一点环境。
夏志坚的建议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鬼子“虎式”虽然都抢在八路军前头开火,但23发炮弹仅仅只有3发命中,而且这3发都没能穿透。
深田少佐这时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八路军这种新型坦克连“虎式”都无法穿透,那是不是意味着它的火炮也进行了升级有把握穿透“虎式”?否则,八路军坦克为什么停在这距离?狙
想到这里,深田少佐抓起话筒就大喊:“前进,全速前进!马上!”
深田少佐这个命令是正确的,坦克正面对决时其实没有多少撤退的空间。
因为它撤退需要拐弯需要掉头,这过程就会把薄弱且被弹面积大的侧面装甲暴露在敌人炮口下,接着就是后部装甲。
所以,真正的撤退应该是全速前进冲向敌人坦克。
这样一方面可以近距离与敌人坦克拼刺刀使自己的穿甲弹也能击穿敌人坦克,另一方面有可能与敌人坦克交错而过然后再找机会撤出战场。
然而一切都太迟了……
“虎式”车身才刚动,八路军坦克就发出一阵“轰轰”的炮响,深田少佐这边很清晰的听到“铿铿”一阵脆响。狙
深田少佐马上就知道事情不妙了,那是穿甲弹命中“虎式”的声音。
先不说敌人穿甲弹能否击穿“虎式”,就凭这命中率也能够帝国战车兵喝上一壶的。
再定睛一看,深田少佐原本还抱着一点希望的心马上就冷了下来……放眼望去,已经有八辆“虎式”呆在原地无法动弹,也不知道是被击穿还是因为故障。
但从它们坦克舱盖上隐隐冒出的一点黑烟看,它们多半是被击穿了。
“那是什么战车?”深田少佐脸色“唰”的一下就没了血色:“它不仅能挡住‘虎式’的88炮,还能击穿‘虎式’的装甲!”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