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一万年前


本站公告

    原路上山,从坑里爬出去,回到酒店,先好好洗了个澡。这边提交任务,同时也开了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三维设计软件。

    他也会这个,直接照着脑子里头记下来的那个来画出了洞体的结构。

    五点多时,听到林昭在阳台活动,林双也走上阳台,打了几个手势。

    “昨天晚上去探险了?”

    林昭一进门就直接开口。

    “您怎么知道?”

    “你说呢?”

    “不是昨天晚上,是今天。”

    “哼!”

    林双给她看洞结构图:“我看这个洞没有影响到酒店这边。”

    “现在最优的方案是这样的。”林昭拿了纸笔,画给他看。

    “无论堵还是不堵,都有风险,最大风险就是路上的人和车。所以我们要在洞口做一个池,引流,用排管。管径不要太大,这样铺在路面上,越过公路。”

    “在排管上面,加盖子,路面会有一个小坡度,但也不影响驾驶。这个成本最低。”

    “引水往下,这里做一个湖,按着你这个构造,在山体表面我们做行道,沿路建一些亭子。”

    “您想的?”

    “嗯。”

    “那个坑呢?”

    “坑的前端,要打掉一些,边上要做引水和防护,不能再让泥土往里面崩了,然后里头,下面用混凝土梁做底,这样可以不让过大的石块落下去。”

    “这个工程要抓紧,南海那边可能又会有台风形成,如果到这里,后果不堪设想。”

    “对了,我有一个想法。”

    “又有想法了,说吧。”林昭笑盈盈看着他,像个宠弟的大姐姐。

    “昨天我看你们在扫监控,盯着看挺辛苦的。”

    “所以?”

    “我想是不是可以编一个智能程序,把画面文字化出来,毕竟多数情况一个机位对着的影像还是不变的。”

    林昭点点头:“这想法很好。”

    “您知道我说什么?”

    “知道啊,...”

    林昭看看外头,“好比说现在这里有个窗机对着外面拍,如果镜头里突然出现另一个叠加影像,就转成文字,什么东边来了个喇嘛,西边来了个哑巴,喇嘛手里拎着五斤挞嘛,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别着喇叭的要用喇叭换手里拎着挞嘛的哑巴的挞嘛,拎着挞嘛的哑巴不愿意用...看着我作什么?”

    “您这么皮的事,她们知道吗?”林双小心问道。

    当然小腿又挨了下。

    “这个东西,现在没有的吧?”

    “没听说,我让人去开发。”

    林双点点头:“我也想试下。”

    “你不是在弄虚拟仓库?”

    “一起想。”

    “行吧,那我让她们也一起想,这个东西早点出来比较好。”林昭眨眨眼,“用途很广。”

    “是!”

    确实用途很广,现在国内有天网系统,大量的监控铺在城市里,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的数据,这里头又有很多是无用的。

    可真到了有案子,又得人肉眼去找线索。

    如果说可以用智能程序,把影像转成文字,不但这个信息存储量可以瞬间小无数倍,有事的时候效率也会千倍提升。

    甚至有可能在案发时第一时间提供报警。

    难度其实只在于,如何去设计文字与影像的匹配对应。

    林昭没觉得林双不会设计,但这家伙到现在也没真正拿出个好程序出来,这种事,不能靠个不差钱的大明星。

    “关于他们说的良渚遗址的事,您觉得可能吗?”

    “我觉得可能啊,但你没有发现对吧?”

    “确实没有。”

    “其实你没发现是正常的。”林昭笑道。

    “为什么?”

    “良渚古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们懂得利用地利?”

    “对,显然在那个时期的古人在建城时对地理位置是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当然这可能是无数经验的积累。”

    林昭在电脑上点开地图。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临海东、苏州、常州、绍兴、宁波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这里显然也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林双盯着地图:“正常来说,应该是整片的,没有说到就是暂时没发现对吧?”

    “对!”

    林昭接着讲:“良渚人已经开始了稻作,会烧陶器,会制作玉器,也有大量使用竹器,当然,竹器保留下来不多的最大原因是竹子会腐烂。”

    “作为钱塘江流域的文明,最要防范的是什么?”

    歪头看林双。

    “洪水?”

    “对,良渚古城外围的北面和西面,存在着一个共计11条坝体共同构成的古代水利系统。由秋坞、石坞、蜜蜂弄等10条堤坝以及长约5km的塘山长堤构成,占地很广,控制范围达100多公里,兼具防洪、防潮、航运、灌溉和滩涂围垦等综合功能。”

    “所以?”

    “天目山系作为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雨水充沛,夏季极易形成山洪,对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形成直接威胁。古人通过设计施工高低两级水坝,将大量的来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内,用以防洪。

    此外,当时轮式交通及配套道路系统尚未形成,水运是最便捷合理的运输方式。高坝所在的山谷陡峻,降水季节性明显,夏季山洪暴发,冬季则可能枯水断流,不具备行船条件,而通过筑坝蓄水形成的库容,则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运输网,方便运输。”

    林昭这边解释,林双那边点头,仿佛能看到五千年前这片大地上,先民劳作的模样。

    “他们在流域的上中下游兴建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有效利用附近一带断断续续的山包和山岗,节省了极大的工程量,这些都充分表明他们已经具备全流域的水资源规划和改造能力。”

    林昭看向林双:“竹山正是一个上游地,他们不会忽视。”

    “所以您推断,在竹山肯定他们也实施了大量的工程。”

    “是的,不但是有工程,肯定有遗址,只是几千年过去,这里都被竹子盖住了。”

    “难道真的会在洞里?如果当年他们利用这些洞,这早就会被水泡没了吧?”

    “所以不太可能是这些洞,当然,还得让人进洞去好好地看一下,也许你没看清楚。”林昭看眼林双,“你这个图不能给出去。”

    林双点点头:“我那个竹楼的建议呢?”

    “那看他们要不要做,我是觉得无所谓。但从县里来说,他们肯定是希望用这个工程来带动产业发展,毕竟这也是个生意。”

    生意啊...林双点点头,看看林昭。

    林昭这通分析给他打开了一个很大的思路,从文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有话就说吧。”

    “我想到了一个东西。”

    林双看看窗外,“对人来说,盐是很重要的吧?我不知道古人什么时候知道盐是很重要的......”

    “那应该是非常早了,动物都知道盐重要,人怎么会不知道,只不过,他们早期应该是从岩土里头,或是从动物体内得到补充。”

    林昭露出微笑。

    “你说得没错啊,盐是很重要,中国古代人们食用的盐种有海盐、池盐、井盐、石盐。这些盐种分别产自不同的地方,自然条件各不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良渚是在近海口发展,因为那里靠海,不缺食物也不缺盐。”

    “那这里呢?如果这里有大型的聚居点,这里一定需要盐的吧?”

    “只是靠运盐进来吗?毕竟这里是上游,还是不太方便吧?”

    林双摸着下巴,“别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生产,盐呢?难道不是作为战略武器来用?总不会是江浙沪包邮吧?”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