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上尊号


本站公告

    第1143章  上尊号

    这日退朝之后,章越,王珪领着百官走到宫门外。

    几十名官员如众星捧月一般,围着章越,王珪,冯京三人。

    章越以一等看似闲聊的口吻对一旁的王珪,冯京,也是对旁官道:“如今政通人和,是当给陛下议一议尊号的时候了。”

    听了章越言语,冯京神情一动。

    冯京看王珪的神色知道章越早与对方通过气了,不由生气不说话了。

    章越故意对王珪道:“设熙河路和平青唐时,大臣们两度加尊号,皆为陛下所推让。本朝历代皇帝都有加尊号,唯独陛下不曾加尊号。”

    “此乃我等宰辅之过。”

    王珪点点头,对一旁的冯京道:“然也,天子尊号皆有宰相劝进。陛下不肯加尊号,就是我等宰辅失职。以后如何称之?”

    下面一众官员们听了王珪的这般表态后,一并称是。

    冯京心底大骂王珪,章越二人谄君媚君,但他在朝必须守士大夫的风骨和底线,于是反对道:“我不曾听闻尧舜有尊号。”

    “始皇之前只称皇或称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则改称为皇帝。皇帝便已是至尊无上,陛下既不愿再加尊号,也是体念天下民生困苦,疮痍未复,喘息未苏。”

    “再说加礼尊号,典礼甚大,实不用这般劳民伤财。”

    冯京差点没将之前两路伐党项失败拿来说。

    如今因为变法,征党项骂声一片,你王珪,章越二人不规劝天子,反而上尊号此举好意思吗?

    实在是无耻之尤,脸都不要了。

    章越道:“陛下有仁心之举,但我等宰辅岂是有目无珠之辈。陛下功德巍巍,自古圣君所不逮,理宜恭上尊号。”

    冯京心底大骂,面上笑了笑道:“既上尊号,此后也当封禅泰山了?”

    不少官员听了也是无言,宋真宗当年封禅泰山,在士大夫口中传为笑柄。

    须知封禅泰山的帝王一共五代九位,最早起于秦始皇,之后有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玄宗这般帝王。

    到了宋真宗一共是第九位。

    不过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到了宋真宗封禅泰山后,再也没有第十位帝王封禅泰山了。

    为何?

    封禅本是盛事但被你真宗一搞,后来的皇帝都羞与你为伍。

    宋真宗前脚签订澶渊之盟,后脚就封禅泰山。

    他怕宰相王旦反对,还私下贿赂于他。

    真是越缺少什么,就越标榜什么。

    章越,王珪此言一出,冯京都要气炸了。

    章越还未说话,却见蔡确道了一句:“那也是未可知也。”

    听蔡确的意思,看来皇帝封禅泰山也是提上日程了。

    蔡确说完横顾四周,其他官员不敢出一词。

    章越见百官皆默然,此场景一言概之,人心不服。

    但是事情不管这么多,政事堂上官员们一商议,拟定了尊号。

    同知太常礼院的程颢列席。

    程颢道:“尊号之制,实如臣议君。既是臣议君,不尊则不美。”

    “陛下谦冲务实已是五次辞去尊号,如太平实则伤陛下圣明,反之又担心陛下不受。”

    章越看得出程颢也不赞成上尊号,认为皇帝两个字够用,不过对方比较灵活。

    一旁蔡确王珪知道程颢程颐都是章越提拔的。

    程颐在攻夏之事上反对章越,程颢在上尊号事上也反对,颇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不过这不是也看出章越不结党营私吗?

    王珪道:“此一时彼一时,仁庙曾受八次尊号。先帝虽在位四年,也受了尊号。”

    程颢道:“可是仁宗皇帝也有二十年不受尊号。”

    蔡确道:“程太常,陛下受不受是陛下事,太常礼院负责草拟便好。”

    章越心道,上尊号一事也是中书三宰执唯一毫无分歧,同心一意的地方。

    若是程颐说不拟便不拟,程颢却变通多了言道:“也罢,国家盛事时方上尊号,我们就当兰州那边已是打赢了。”

    蔡确道:“西夏已从兰州撤围,说是打赢了也可。”

    程颢当即列举官家功绩然后道:“太祖十八字尊号,真宗皇帝二十二字尊号,皆不便记忆,下官以为四字尊号正好,如太宗皇帝‘法天崇道’之尊号。”

    王珪道:“不好,还是依前例十二字尊号为好。”

    程颢暗暗摇了摇头。

    三日后,王珪章越蔡确等宰执率百官至东上閤门请求天子加尊号。

    百官入殿后,官家看着下列的章越,他心知此事出自章越的策划。

    说实话他对上尊号一点也不感兴趣,他在位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几乎什么爱好都没有,又怎么可能对区区虚名感兴趣呢?

    但章越加尊号的意图,他也很明白。

    这正是当日他与自己所献的三策之一。

    官家道:“朕听闻皇以道,帝以德,王以业,制其名而用其实业,何必用尊号来自饰。纵使上百字尊号,于朕又有何用?”

    章越道:“陛下,此乃百官所望,人情所愿,恳请陛下受之。”

    官家道:“熙宁元年时,宰臣上尊号,司马光与朕列举五位先帝拒尊号之事,又言此非先王典礼,乃起于武唐之后,中宗之时,劝朕拒加尊号。”

    章越心道司马光是老调重弹了,当年英宗皇帝时,也是他站出来反对上尊号。

    官家继续道:“朕也是深以为然,便是三尺孩童,亦知上尊号之事,于朕无加损。”

    听到这里,大家都知道官家拒绝之心非常坚定了,也就算了。

    章越知道官家这人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忠实信徒,极现实主义。如果上尊号能给他带来一百贯钱的收益,他就办了,如果不能,抱歉这等慕虚名的事他坚决不干。

    官家根本没有按照他要求的路线走。

    章越道:“众臣之心拳拳,陛下还请受之,切勿负了众意。”

    官家深深地看了章越一眼,章越亦抬起了头。

    在数日之前,章越从十七娘那得知了一个消息。

    钱乙到汴京后,因缺人照顾,十七娘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位女使差给了对方照顾起居。

    钱乙这人一生勤于医道,对于女色看得不甚紧,不过这名女使却温婉贤惠,颇得钱乙的喜爱。

    一日女使看钱乙忧心忡忡,不由相问什么事。

    钱乙不肯说,女使询问再三。钱乙说,官家不知节劳,且忧思过度,再如此下去只有三载的寿命了。

    而他钱乙如此负责诊治官家病情,太医院视他为眼中钉,他担心自己以后受到牵连。

    女使听了非常惊慌,立即禀告给了十七娘。

    十七娘让女使对此事守口如瓶,不要告诉钱乙已转告了自己。然后十七娘又告诉了章越。

    章越得知此事后,不由感叹钱乙真是神医。

    其实不用钱乙告诉自己,他也知道历史上的结局。

    ……

    章越心情非常复杂。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遇之恩,犬马相报’等等念头从脑海中闪过。

    而今最要紧的事,就是将官家对自己的托付完成。

    章越正色道:“陛下,这些年收复故地,剿御边寇,皆出自陛下庙算,筹划周详。臣斗胆试言,陛下的功业已是远迈数位先帝,故臣再三恳请。”

    不仅官家,连众臣都觉得章越今日有些过了。不过章越是宰相,再三坚持下官家也不得不收回成命。

    “容朕思量。”官家肃容道。

    ……

    众臣退出大殿,百官看向章越都是费解纳闷之情。

    你章越往昔也不是那么谄君之人,那么就是太想升官了。

    天子加尊号后,会对劝进的宰执们进行封赏,你章越作为为首倡的宰相肯定会加官。

    可是你如今官至集贤相了,除非是史馆,昭文,为了其他些许加官如此积极是为何呢?

    那就是表忠心了,甚至这尺度比王珪和蔡确还要大。

    章越不顾这一切,先行回到视厅。他先合衣躺在后厅的床榻上小寐了片刻,而这时候听得外头一阵细碎的声音。

    章越心情不好,故睡得不深,还隐约听得几句。

    “丞相还在安息呢?”

    “是啊,捷报外头都传开了,他还在泰然高卧呢。”

    “诶,这是谢安孔明的风范,我等若搅扰了丞相千秋大梦,岂不是大罪。”

    “你去,你去,我怎敢惊扰丞相。”

    有人叹道:“丞相日理万机,这一切着实不易。我们让丞相睡一会儿呢。”

    “丞相他太不易了。”

    “可是百官都在堂外等着呢。”

    “等着又如何,程颐有个徒弟等了半日,身上都落了雪,反而是佳话,今日百官候着,日后传出去也是一段千古佳话啊!”

    章越越听越觉得不像话,可是偏偏这一刻自己眼皮子犹如千斤重般,无论如何就是抬不起来。

    又过了片刻,有人抵近轻呼道:“丞相!”

    “丞相!”

    章越猛然醒来,觉得头疼欲裂,但见蔡京等中书五房检正却弯着身子站在门槛,满脸喜色情不自禁地道:“恭喜丞相!贺喜丞相!”

    章越定了定神,当即披衣而起,走到了政事堂外,却见百官去而复返,皆手持笏板整齐肃立在堂下。

    他们见章越步出齐声道:“拜见集贤相!”

    但见一旁的蔡确捧书奉上道:“启禀集贤相,兰州大捷,杀党项国相梁乙埋。”

    “吕公著致书,党项国主愿割定难三州!”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