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要是这么容易就收缩了,几十年后的美国就不会一地鸡毛了。
只要有一点能够争取的余地,谁会把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地盘拱手送人?
“可我们要避免殖民后遗症出现在本土。印度的那批人是特例,相信谁都不会把塔塔、比拉尔、阿里汗大君那些人和普通人相提并论。”艾伦威尔逊叹了一口气道,“眼下殖民地还有很多,一次撤退去几千上万,最终都回到本土的就不知道多少了。而目前,苏丹的独立是非洲英属殖民地独立的开始,我们提供一个范例,约定成俗,以后的殖民地独立就按照现在的标准办理。”
“说的对,现在看着问题不大,但放在整个殖民地的框架里面,就变得很大了。”约翰脸色微变,想到本土未来遍地都是异族的场景,就感觉不寒而栗。
如同艾伦威尔逊所说,这只是一个苏丹,可在非洲英国手中可不仅仅是苏丹。
就算不负从前从开罗到开普敦的盛况,现有的殖民地生活的侨民,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就算是英国不在追究殖民地的统治,真的抽身而退,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当初在南亚的统一行动,说不定会长达几十年。
那个时候两人都不一定还能顾得上,所以提供一个范例处理和当地人通婚的群体,已经势在必行,这也是给其他殖民地专员,提供一个按部就班的例子。
这当然是不容易的,连同驻军加上喀土穆的侨民,倒谈不上多么棘手。棘手的是这些人和殖民地结合的后代,这群人怎么处理。
这也是约翰觉得棘手的地方,看着同样是殖民地专员的艾伦威尔逊,“要是马来亚出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现在是苏丹出事,不是马来亚出事,我的朋友。”艾伦威尔逊纠正着多年老友,“这件事,我们要让苏丹独立的代表主动提出来,减轻我们不近人情的道德负担。既然他们想要争取独立,相信做出这样的承诺不成问题。”
艾伦威尔逊虽然是打算,让殖民地的英军抛妻弃子,不能把和当地人的后代带回英国。
但这种事比较得罪人,他不想自己不顾风险的去做,最好是苏丹人主动提出来。
约翰要是知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句话,肯定会用来形容同事的鸡贼。
明明就是自己要斩断一些侨民管不住裤裆的产物,却非要苏丹主动提出来。
这是当然的,独立后的新政府,难道不准备展现一下博爱?
只要苏丹人提出来,艾伦威尔逊绝对一点不客气,直接就顺势答应下来,以尊重苏丹人民的情感,让英国的私生子留在苏丹,为这个新生国家发光发热。
这也是为了这些边缘群体好,英国本土虽然有印度社区,但人数并不多,不客气的说,都是当初艾伦威尔逊亲手发的居住证,人均百万英镑资产。
这样的人伦敦政府是欢迎的,伦敦市民也不会反感到哪去。艾伦威尔逊也就大方这么一次,那种事以后根本不会再有了。
从这一点来说,他不愧是印度人民的老朋友,给予了印度特殊的待遇。
现在时过境迁,苏丹的情况和印度又不太一样,关键是苏丹这个国家在非洲,要是大方的把人都接回去,以后非洲殖民地独立都有样学样,弄回去一群黑人?想想都难受。
黑和绿占一样就算了,要是两样都占,帝国公仆可不过去自己心里那一关。
他一直都尊敬农业时代最成功的和平教文化,尤其是那种极难同化的特点,什么中国、什么印度也就图一乐,和和平教的扩张速度一比什么都不是。
真当三大宗教出现最晚,扩张速度最快的宗教是开玩笑,没大航海基督世界都被包围了。
两人经过了商量之后,马上分别行动,清算英国殖民苏丹,留下了多少和殖民地人组成的家庭,应该是不多,要是法国殖民地就不用查了,拉丁人是著名的管不住裤裆。
世界并不是围着一个帝国专员转,在他忙活着大英帝国在苏丹收尾工作的同时。
世界各地也都发生着各自影响深远的大事,虽然美国还没忘记对华约成立展开抨击,但艾森豪威尔并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对抗上面。
他虽然是一个军人总统,却启动了美国的大基建工程,他利用在二战中积攒的声望,推动了美国具有战略性的高速公路计划,庞大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艾森豪威尔力排众议,开出了用联邦财政投资、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税收的一揽子方法医治通货紧缩的药方。
在摆平了各方反对意见之后,这一项一直服务到二十一世纪的大基建工程,在一九五五年正式启动,长期投入的资金预计高达千亿美元,占据美国当今国家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一封从吉隆坡的电报到达苏丹首府喀土穆,这个消息是来自于南越,吴庭艳发起了全民公投,形势对保大帝非常不利。
作为一张被法国人用过的牌,保大帝美国人显然使用不太顺手,还是希望更加和美国有渊源的吴庭艳,来控制住这个抵抗亲苏力量南下的桥头堡。
爱丽莎这一封电报,是因为得到了保大帝的询问,一旦公投结果对他不利,原来的承诺是否有效,这个承诺当然是艾伦威尔逊,马来亚华人眼中的中堂大人做出的。
接到了电报的艾伦威尔逊,马上回电给爱丽莎,之前的承诺当然有效,让保大帝放心。
和妻子保持联络,就不用往吉隆坡发电报了,帕梅拉蒙巴顿已经返回英国,并不是因为妇女运动在打拳,而是北海石油出现了好消息,如果说其他石油资源的发现,利益还是被英国的石油公司得到,那北海石油的发现,给英国带来的好处更大。
要知道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英国就是有赖于北海石油的产出,在欧洲一片哀鸿遍野的情况下,保持了不错的经济发展。不然早在石油危机期间,英国的经济就被意大利也超了,变成欧洲老四。
有属于自己的石油资源在手,英国在应对中东局势的时候,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英国发现北海石油的消息,带来一个出人预料的后果,法国政府对阿尔及利亚的态度日益强硬,土伦港登船的法国远征军,带着法国政府的期待,法国军方的雪耻信念,再次踏上了征途。
几乎每一天,地中海都有新的运兵船出现,在法国人看来,越南毕竟远在万里之外。而阿尔及利亚只隔了一个地中海,绝对不成问题。
而法国的各大报纸,以十分激进的口吻进行鼓动,“阿尔及利亚是法国国土向南的自然延伸,我们绝对不抛弃阿尔及利亚的兄弟。”
此时此刻,不能缺少英法同盟另一方的支持,返回伦敦的帕梅拉蒙巴顿,让手中的传媒力量加入进来,口号更进一步,“没有阿尔及利亚人,只有戈壁法兰西人。”
一直和丈夫保持通信的她,相信艾伦威尔逊的话,“强力镇压的事情一定要有人做。我们的法国朋友愿意这么做,我们应该采取鼓励态度,然后偷偷的把趁着注意力不在我们身上,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得到了祸水东引的指令,始作俑者帕梅拉蒙巴顿,就直接去找英国石油公司的人去谈。
因为北海还涉及到了荷兰、谈判的对象还有英荷壳牌石油公司。
帕梅拉蒙巴顿在石油领域是一个新人,和这些老牌石油公司相比可能经验不足。
但有艾伦威尔逊的言传身教,帕梅拉蒙巴顿很明白布伦特原油的重要性,不然她也不会直接启程回来,和相关的石油巨头见面。
事实上布伦特原油的发现,不仅仅是震荡了这些石油巨头。被震惊的还有英国政府,到了现在,任何国家对石油的重要性都毫不怀疑。
现代社会是离不开这种燃料的,可长期出产石油的地方是波斯湾。欧洲各国都对波斯湾的石油极为依赖,这种隐患各国政府并不是看不见,而是确实没有办法。
之前和伊朗的冲突当中,英国依靠着波斯湾的驻军,和世界帝国的影响力,和伊朗政府交手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让出了不平等的分配协定,和德黑兰握手言和。
这里面也有美苏两国明里暗里的施压,英国不得不注意吃相,不能在像是战前那样不讲理。
虽然表面上没什么,和伊朗的对抗也取得了体面的结果。但那次事件还是让伦敦心中警惕,对石油依赖波斯湾的处境忧心。
而现在,工党政府似乎可以暂时放心了,如果是一个大油田,毫无疑问将满足英国很大的需求,摆脱受制于人的处境。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