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正午攻势(十一)


本站公告

    这种情况在土木堡之战中暴露更彻底,作为皇帝能够调动的军队,是一国军队的实质核心,然而土木堡之战中只调集了二十万明军。十三万到二十万,总得来说,就是二十万以下,这就是明军的人数上限了。



    时间发展到这个时代,这种规模的部队,并不足以在面对其他势力时始终保持人数优势,尤其是在出征战斗时,经常还会在局部陷入劣势,麓川之战的情况就是如此。



    麓川一带复杂的势力环境,让明军不具备短时间内控制所有地区的能力,只能集中优势兵力进攻麓川的重要据点,而在重要据点不唯一的情况下又需要分兵防守,结果就是在局部地区出现明军对麓川军的人数极大劣势。



    而明军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在许多情况获得胜利,至少在英宗的前中期,还是能够做到的,而一切的败局展现其实只是在正统十四年出现了集中的爆发。



    这个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明军具备以少胜多的能力,即明军并不是单纯依靠强大的国力,更多的后备力量,和碾压的人数优势来取胜,相反,它是依靠军队的素质来取得胜利的。



    其实这就像所有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一样,英雄的军队,就是依靠强大的军力,单兵的素质,优秀的战术,明智的战略而以小的成本与代价,拿下不可思议的胜利。



    而往往被抹黑,或者是扮演反派的军队,则是依靠人数优势,依靠蛮力,来填补其军事素质和军事战略上的落后,付出极大的代价来换取战斗的胜利。这种胜利在真正的胜利面前,可能连价值都是有所不如的。



    人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所有的伟大都有其伟大的原因,需要透过表面的幕布,来看到最接近真实的本质。



    在姜榆罔看来,每一个势力的上升期,每一支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部队,都是有其单兵素质乃至整体军事素质以及军事战略占据优势的状态的,他们能够取得胜利,战胜敌人和竞争者,靠的不仅仅是一些看似让战争的天平变得不那么公平的大型优势,相反,正是在一些实实在在的地方的优势,让他们取得了胜利。



    他们没有付出比敌人更大的代价,或者说,他们的确有能力去付出比战场上的敌人更大的代价来获得胜利,但是他们在实际的战争中根本没有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根本不需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单纯的硬碰硬,捉对厮杀,甚至是以少胜多,他们就能够获取胜利了。



    而明军在正统十四年的麓川战场上的情况也是如此,看似明军占据人数优势,但是战场上的优势却不够大。从表面上看,是明军的军事素质落后,战略指挥不当,只是依靠国力与人力来维持战情。



    但是事实恰恰是相反的,明军深入麓川,远离自己的据点,面对的是麓川一带错综复杂的势力。



    战场这个东西,是一个太过抽象的概念,人们提到战场,往往可能想要的是一个一眼就能尽收眼底的,战争双方士兵在此厮杀战斗的广阔空地,但是实际上,战场,尤其是许多大型战争,就像麓川之战这样发生了数次,时间绵延十年的大战,其发生的空间是很大的。



    别说是不能尽收眼底,就算是要从战场的一端抵达另一端,可能都会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而这种时间,对于人力的调度来说,绝不是那种想象中的战场中,可以短时间进行军队调动布置所消耗的时间的。



    军队的调动布置,可以完全超越了人力的基本组织。说的简单点,就是如果想要在这种规模的战场中进行人力调动,那么各个地点彼此之间的军队布置间会失去基本的联系,严格意义上讲,根本不是一支部队,无法彼此帮助,在战术上也不可能实现什么配合。



    在广阔的战场空间中进行军队调动布置,结果就是军队人力的分散,部队的分散,是纯粹意义上的军队实际数量减少。战场的每一处战斗发生的小的战场地域中,分布的其实是调动布置之后的部队,而这些部队彼此间并无基本的联系,根本算不上是同一支部队,在人数上不能合在一起计算。



    而敌人的人数,则并不一定是这么回事了,尤其是像麓川之战这样远征他地的战争,孟养一带就是有几万部队来进攻孟养城,而另一边,江头城附近又有十万人规模的军民守城。



    明军面对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是自己的十几万军队分散到各个战场的部分中,面对不同的敌军,而每一处的明军数量,只有十几万的一部分,像孟养城,说是有一万人都有点添油加醋了。



    而敌人却是在每一个战场的部分中,都具有大量的人力应对明军,虽然他们在每一处战场的战斗部分所分布的士兵是少于明军军队总数的,但是合起来的总人数,显然是要多于明军的。



    敌人在战场的每一个部分之间或许是没有联系的,例如麓川战场的两部分,孟养一带的麓川军指挥者是思机发,而江头城一带的麓川军指挥者是思禄。



    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并不是同一支军队,因为领袖与指挥不同,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也不同。但是从实质意义上讲,他么就是同一支军队,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扩张麓川的势力,消除明朝在麓川地区的影响力,在麓川之战中是明军的敌人。



    他们不是同一支军队,不是因为他们彼此间没有配合,因为地域不同,根本就不可能实现配合。那个时代,是汽车尚未发明,连骑兵的数量都很少的中南半岛丛林地区,不同战场区域间上百公里的距离,决定了它们几乎可以被看做是不同的战场,根本无法进行统筹调度。



    古代的野战条件,要比后来的战争严苛百倍,他们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进行远距离的支援奔袭,所有的战斗都是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也是因此,曾经蒙古的骑兵,那些具备一定程度上的远距离奔袭支援能力的军队,才会在战争中展现出来可怕的战斗力。



    而眼光放回麓川战场,无论是明军,还是麓川军,都没有在整个麓川战场中进行远距离奔袭战斗支援的能力,所以整个战场其实是碎片化的,是分离的。



    以一些人从表面上看来的,不负责任的分析的说法:明军有一支十几万人的部队,而麓川军在江头城只有几万人,在孟养地区也只有几万人,明军面对他们是具备优势的。



    而明军一路从孟养深入麓川,获得胜利,后来又无法攻破江头城,彻底击败麓川势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说明明军的真实战斗力不堪,或者说不够适应麓川的环境,只能依靠人数优势在战争前期获得优势,而一旦进入麓川腹地,人数优势不足以支撑战争的胜利时,明军就难以取得进展了。



    这种说法是极其不公平的,极其不负责任的。因为首先明军这十几万人的部队是出发时的数量,在战争中要面对大量的损耗。而孟养地区是麓川的核心地区,其地理范围相当宽广,北至青藏高原南麓的阿萨姆王国,南至阿瓦王国,这里有大量的城镇村寨,明军不可能对这样广阔的地区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效的控制,只能在最初的进攻中占据最主要的据点。例如孟养城,和孟养城附近的一些重要营寨。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就算是占据了这些主要的营寨,一定程度上在表面上控制了孟养地区,而在实质上,这些主要据点之外的孟养地区,还是掌握在麓川势力手中的。而明军实际上是两次在孟养发生战斗,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要面临数万的麓川士兵,也就是说孟养一带的麓川士兵可能在数量上,要两倍进行看待。



    而明军在战争的过程中,还要发生大量的损耗,这些损耗是难以进行弥补的,这里就要联系到英宗时代,卫所制开始发生的逐步变质了,逃兵变多,并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援;其次就是明朝本身也不具备,或者说不支持更大数量的兵力调动,能调集起来最初的十三万人,已经是极限了,后续并没有能力有效补充兵员。



    随着战争,明军的人数不断减少,而麓川之战并不是一场短暂的战争,它涉及到广大的区域,和相当漫长的时间,也就是说,除了最初的时候,到了后来,明军总共也没有那么多军力,一直拿十三万的总人数去进行军力比较,本身就是不可靠的。



    其次,明军的军力布置是分散的,全部的明军,尤其是进行到了战争后期,深入麓川腹地时,总数少于十三万人的明军,分散于从孟养到江头城的各地,这些明军之间存在相当长的距离,尤其是位于孟养城后方的军队,与江头城附近的军队之间,可能有两天以上的行程。



    在古代的战争环境下,这种行程和距离,就等于这两地的明军其实是两支不同的军队,他们之间很难进行支援,如果说发生了军队的移动,那也是军力布置调动层次的调动,而非支援。



    也就是说,明军虽然人多,但是军力布置是分散的,而每一处分散的战场上。麓川军的人数都是多于明军的。仅仅从后来的表面回推当时的战争情况,所存在的最大的不合理性,就在于每次都是拿全部的明军去比对部分战场上的麓川军。



    举个例子,拿明军最初的全部人数,十三万人,去对比江头城的十万麓川军民,看似是优势,但是明军兵临江头城下时,剩余的兵力已经在七八万人左右,面对江头城的麓川军并无人数优势。



    更可笑的就是那总的明军人数对比孟养城的麓川军人数,以姜榆罔现在所见,进攻孟养城的麓川军有四万人,明军总数十三万人,比起来麓川军岂不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