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章 毛遂自荐


本站公告

    卫允?为什么会是卫允,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永安帝为什么会问卫允,难道是在预示什么?



    殿中众臣之中,有过半的人心中忽然一凛。



    先帝在位时,便极为宠信卫允,如今新帝继位,难道这份荣宠还能长盛不衰的延续下去不成?这是此刻,殿中超过半数的大臣们心中共同的疑惑!



    卫允自人群之中站了出来,冲着永安帝的曹皇后分别行了个礼,说道:“陛下,臣也想不出此时该让那位将军去,值此危急关头,陛下若是实在不知该让那位将军领军去救援蜀地的话,微臣倒是愿替陛下效死!”



    永安帝有些失望:“卫卿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吗?难道锦衣卫之中就没有能够领军的人选?”



    卫允道:“回陛下,锦衣卫之中,唯有黑甲军的几个将领有些许统兵之才,然而此刻,黑甲军全员,已悉数在庆州张千均将军账下,微臣实在想不出,如今锦衣卫之中还有哪一位同僚,能够统领十万大军!”



    永安帝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几许无奈。



    这时,永安帝身旁的曹太后却忽然抬手高声说道:“等等!”



    所有人的目光悉数朝着曹太后看了过去。



    只见曹太后看着卫允,面带些许不解,问道:“方才卫卿之言是何意?”



    “太后,卫卿不是说了吗,锦衣卫之中能够带兵的如今都在庆州,在锦衣卫同知张千均的帐下听命,与英国公老将军一道······”



    永安帝正说着,忽然才回过味来,有些诧异的看着卫允,亦问道:“卫卿方才所言何意?”



    和曹太后一模一样的问题,一模一样的语气。



    卫允躬身拱手,恭敬的朗声说道:“回陛下,回大娘娘,微臣,锦衣卫指挥使,兼户部侍郎卫允,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娘娘效死,愿为大周效死。



    如今蜀地之危,已然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若当真朝中无适合的武将可用的话,微臣向陛下和大娘娘毛遂自荐,领军救援蜀地!”



    秦国尚未统一六国,自李冰风秦王之命修建了都江堰之后,蜀地便是天下闻名的粮仓,天府之国的名号,更是传遍天下。



    汉高祖刘邦以区区汉中之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了天下,立下了大汉数百年的基业,凭借的除了手底下的一干子文臣武将之外,和作为汉军粮仓的巴蜀之地为汉高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亦离不开关系。



    蜀地若是当真失陷了,那大周每年的赋税便要少上一小半,更加关键的是,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呀。



    泱泱大周,竟然连一个已经四分五裂近百年的吐蕃都打不过,那其余几个如今尚在观望的邻国会作何感想,难道他们不会也想着趁这个时候参与进来,一起分一杯羹吗?



    如果局势真的发展到了那种地步,那才是真正的危险,大周再强,那也强的有限,而且大周一直以来强的就不是军事,而是经济。



    到时候周遭的邻国尽皆举兵,边疆之地四面开花,大周便是长出了三头六臂,那也是顾不过来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辽国的态度,若是辽国这个时候也参与进来,对于大周而言,那才是真正的面顶之灾。



    光一个西夏就已经让朝廷够头疼的了,如今再加上一个吐蕃,此时的大周,必须以雷霆之势,打出声势,打出态度来。



    “陛下!卫侍郎忠君爱国之心,虽然令人佩服,可领兵出征绝非儿戏,卫侍郎一个读书人,难不成还以为自己是卫青霍去病了不成?”



    第一个站出来怼卫允的,是卫允的师伯,工部的秦尚书,虽然话说的并不好听,可卫允却听出了那严厉的话语之中的关爱。



    领兵出征,若是胜了也就罢了,可若是败了,那可是大罪,如今的卫允已然官至正三品的户部侍郎,接下来只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将来就算是坐上韩大相公位置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没来由的跑去带什么兵,打什么仗,光是做个锦衣卫的指挥使秦师伯已经够介意的了,但那是元祐帝下的圣旨,钦点的卫允,秦师伯就是心里有意见,也不能说。



    好在卫允的锦衣卫指挥使只是个兼差,如今更是已然做到了户部右侍郎,顶替了秦师伯原先在户部的位置,秦师伯在替卫允高兴的同时,心里也感到很欣慰。



    可现在,卫允竟然主动请缨,毛遂自荐的想要去领兵打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打仗是要死人的。



    秦师伯自然不会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卫允踏上那条‘不归之路’。



    “陛下,咱们就算是再不济,也不需要卫侍郎一个文官去领兵打仗,冲锋陷阵!”武军都督府的一位都督佥事颇有些义愤填膺的道。



    满殿的文武百官,纷纷站出来附议,反对卫允一个文臣跑去领兵打仗。



    “陛下,蜀地之危,已然迫在眉睫,卫侍郎一介文臣,此前又从未有过领兵作战的经验,陛下,大娘娘,三思呀!”



    曹太后亦深以为然,“卫卿的忠心哀家和皇帝都看在眼里,可行军打仗并非儿戏,我泱泱大周,还没有让一个文臣去冲锋陷阵的道理。”



    卫允笑了,笑的从容坦荡,看了看曹太后,又看了看永安帝,说道:“陛下,大娘娘,臣虽不才,却也读过一些兵法,习过一些武艺,而且臣一手组建的锦衣卫与黑甲军究竟如何,陛下和大娘娘以及诸公皆有目共睹!”



    “卫侍郎此言差矣,诚然,卫侍郎组建锦衣卫与黑甲军功不可没,但领兵打仗并不同于这二者,卫侍郎是探花出身,难道竟不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道理吗?”



    “方才卫侍郎说自己读过一些兵法,习过一些武艺,可却从未真正的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纸上谈兵的道理难道卫侍郎也不懂吗?”



    “还是卫侍郎觉得,十万大军的生死,西蜀百姓和府军、边军的生死,西蜀的存亡,都不重要吗?”



    ·······



    一连串的喝问,质问,犹如一道道炸响的雷霆,不断在卫允的耳畔回响,不停的萦绕在养心殿空旷的大殿之内。



    这一回,真正的是文武百官都站到了卫允的对立面。



    卫允身上秦家的光环,英国公府的光环,先帝宠臣的光环,第一次失去了效用。



    面对这些质问和疑惑,卫允没有说话,只微笑着,微微躬身,抬着头,看着坐在长案之后的永安帝,黑白分明的眼眸之中,平静如水,没有半点波澜。



    似乎那些质问和疑惑,都好似没有听到一样。



    永安帝的面色微沉,目光还是一如刚才的凝重,望着卫允的那一双平静的好似镜子一样的眸子,永安帝的心里竟莫名的生出一股期待来。



    可同时,联想到卫允的身份,先帝宠臣,英国公府的女婿,永安帝的心中却又莫名的联想到方才文武百官否决让英国公世子张千重为统帅的缘由。



    什么拱卫汴京,护卫官家和太后的安危,等到敌国大军真的打到汴京城下的时候,就算是一百个张千重,只怕也是不够用的。



    真正不想让张千重领兵原因,还不是因为怕英国公府坐大!



    可卫允又是英国公女婿,俗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若是让卫允领兵的话,那还不如让带兵经验丰富的张千重去呢!



    就像方才其余众臣们说的那样,卫允一个文官,读过一些兵书,练了几天的武艺,或许知道一些兵法,懂一些军事,可统领十万大军,未免有些太过匪夷所思了些。



    永安帝还没说话,一旁的曹太后就又说了:“众卿说的有理,卫卿的忠心可表,然领军的人选,还是再另行推举吧!”



    还推举?



    卫允翻了个白眼,张千重也不能去,自己也不能不去,汴京城里还有谁能去?难不成真要从西北那边调兵回来,那样岂不正中了西夏的下怀。



    若的那么做了,那不是让西夏唱的这一出两面夹击,围魏救赵的把戏成功了吗!还有先前出征之前商定的战略,便要就此被彻底打乱,到时候西北那边的战局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样子,那可就说不好了。



    卫允上前一步,高声说道:“陛下,大娘娘,先前陛下也说了,如今咱们大周能够打的将领,不是在西北,就是在北地!”又冲着五军都督府的几个武官拱手一礼说道:“几位大人抱歉,本官怎么说,没有半点遍地诸位大人的意思!”



    而后又对着永安帝和曹太后说道:“如今西蜀情势危及,咱们在这儿多拖一刻,便多出一分的变数,微臣斗胆,请陛下的大娘娘早做决断,以解蜀地危局!”



    这时,永安帝才恍然大悟,卫允这是以退为进呀,方才众人极力反对张千重领军,可偌大的一个汴京城,除了一个留守汴京的张千重之外,还真找不出一个真正能打的将领来。



    卫允为什么要毛遂自荐,还不因为如今朝廷无人可用,若是不用张千重的话,难不成真让谢秉德那样的草包去?



    一个领着五万大军,还能够被一伙打残了的流寇叛党,不过数千人马逆风翻盘,连战连败,损兵折将,甚至还丢了荆襄四府之地的‘人才’,永安帝敢让他领军吗?

58xs8.com